影响曲线旳两类因素 实际浮选过程仅发生在曲线的部分区间,我们把这部分区间称为浮选作业的工作区间。虽然影响浮选过程的因素众多,并非所有因素都能影响到工作区间的曲线,研究发现,大量的影响因素只是给浮选过程的快慢带来影响,但是较小影响或是不影响精矿回收率、精矿品位与产率之间的内在规律,为了方便我们后续的研究,按照能否改变曲线对影响浮选过程的因素进行分类: 第一类因素能够改变曲线:这类因素能够改变矿物颗粒集合的状态,造成工作区间的曲线的改变,矿物颗粒的解离、团聚、絮凝以及分散等因素都能够改变颗粒集合的状态,称为第一类因素。 第二类因素不能改变曲线:这类因素不能改变矿物颗粒集合的状态,不能改变工作区间的曲线,仅能改变曲线上工作点的位置,若矿物颗粒在矿衆中足够分散时,浮选设备的性能,矿衆的环境等并不能改变矿物的性质,这类只能造成精的回收率沿着曲线波动的因素,称为第二类因素。 如果浮选的环境能够保证矿物颗粒充分的分散,那么矿粒的集合状态就只是依赖于矿物的解离状态,而只有在进入浮选工序前的破碎、磨矿作业才能改变矿粒的解离状态,因此,在浮选过程中设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不能再次改变矿粒的集合状态,也就不能引起曲线的改变。对于同一种待分的选矿物而言,不同的曲线的位置的高低就体现了分离质量的好坏,曲线的位置越高,其分离质量越高。 在实际的选矿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少设备损耗,破碎、磨矿作业不可能使全部的矿物颗粒达到卑体解离的状态。从经济收益层面考虑,对于精矿品位的要求也就远远低于纯矿物的品位,因此选矿厂都会回收一些低品位的矿物,进而提高精矿的回收率。而往往多回收的这部分矿物基本是是含有连生体的矿物,同时也会夹带少量的举体脉石矿物。所以,大部分浮选选矿厂的曲线工作区间都处于回收连生体的区间中,取得优异的选矿指标的关键在于控制含有连生体的矿物颗粒的回收量。 当矿物颗粒在矿装中能够足够分散时,由于浮选的各项环境因素不足以引起连生体矿物颗粒的破碎,连生体中的有用矿物成分与脉石矿物成分或者是一起进入精矿流被选出,或者是随着尾矿流排出,任何因素都没有对连生体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起到分选作用,进而都没有引起连生体回收区间的曲线变化。所以,此时处于连生体回收区间的曲线中的某些第一类因素会转变为第二类因素。一般情况下为了简化数学模型,曲线模型中的参数不会太多,只要试验个数不少于模型中的参数个数,就可以确定曲线模型,因此,没有必要盲目地对不能改变曲线的第二类因素做很多条件试验,造成资源的浪费。 2 k7 g! y9 a- _, D
' I3 R+ @+ i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