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3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考] 2022内蒙古国考面试技巧:结构化面试审题和作答常用技巧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浓眉毛        

580

主题

1

听众

2399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4-20 09:12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管理员

    自我介绍

    群组站长地区赛培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5 11: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今天,小海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结构化面试如何技巧性审题和作答。

    审题

    正确审题是作答好题目的关键,也是明确作答方向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快速提取题干有效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考生获取题目的方式有两种,听题和看题。

    1.听题听关键。在考官读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不是一字不漏地进行记录,而是记录题干中的关键词,如在应变、人际题目中主要记录出现的问题、发生的情境、身份定位、矛盾的焦点、限定或提供的其他条件等。若未听全,一般情况下可以请考官再读一遍,检验并补充自己记忆的关键点,但要注意,答题时间是需要累加的。

    2.看题抓核心。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审题,寻找题干中的核心点和方向点,从而使答题有重点。在审题时,一定要找准题干中的主体、核心方向、限定条件等关键信息,如在计划组织题目中,主要审有几问,问什么,题干中给出的活动类型、主题、主体、对象、问题等关键词。

    作答

    1.如何自然开头在面对题目时,大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想法,但是不知道从何谈起,进而令自己更加紧张,但其实我们在作答时可有多种形式的开头。

    (1)结合情绪、经历。开头可以结合情绪或者经历,使答题更加接地气,比如在面对负面的社会现象时,可以用“让人感到悲伤”“听后让人更加深思”等个人真实感受来开头。

    (2)结合现实背景。可以结合现实背景开头,展示自己对题目更深的认知。比如关于地摊经济的题目,可以结合疫情背景展开,如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重振经济,地摊经济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3)结合题干信息。当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帮助我们答题时,大家可以结合题干信息开头,将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另外,结构化面试中同一岗位作答题目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作答时不能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因为过于死板和僵化,作答要灵活化,不能模式化、套路化。

    2.如何充实作答不同题目类型有不同的充实方向,综合分析题要有理有据;人际应变题要全面解决问题且措施要切实有效;计划组织题要方式有效、内容清晰。比如在综合分析题目中,大家需要用充实的内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用有效的操作来论述自己的措施,切忌假大空、喊口号,比如要论证“深入基层很重要”,可以从深入基层对基层的重要性和对基层干部的重要性两个层面展开。

    结构化面试的技巧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不同题目有着不同的技巧,但最主要的还是从题干本身出发,问什么答什么,找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答题的时候,答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希望各位同学掌握技巧,多说多练,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国考进面试的小伙伴,进面试学习群,我不断发的面试真题,还有复习的资料,还有这个热点时政。


    国考面试课程优势

    全程双向可视--王牌讲师与学员实时交流,个性化指导

    王牌小班授课--7-12人小班授课

    王牌讲师24小时全程督学、盯学、答疑

    每天晚上王牌考官做点评,一个一个过关,指导。三天击破模板,发散个人性思维,把握得分方向,要点重点内容,用一分钟准确审题。面试直接不走弯路,直接上重点路。应届生学面试面试我们要优选师资,选班型,选服务[哇]

    想上岸就找乐考无忧

    都是十年以上的王牌讲师和面试考官全程指导。

    乐考无忧小海微信151449680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地址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5-17 06:34 , Processed in 0.593892 second(s), 5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