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7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数据时代聊聊小数据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3503

主题

538

听众

5990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7 15:12
  • 签到天数: 691 天

    [LV.9]以坛为家II

    社区QQ达人 元老勋章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优秀斑竹奖 金点子奖 原创写作奖 最具活力勋章 助人为乐奖 风雨历程奖

    群组2013年国赛赛前培训

    群组2014年地区赛数学建模

    群组数学中国第二期SAS培训

    群组物联网工程师考试

    群组2013年美赛优秀论文解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5 14: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现在好像人人都爱说“大数据”,就像平时我去开会,不是用大数据分析这个,就是用大数据建构那个。可是我最近看《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ACM)上面提到了几次小数据,我觉得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概念。


      什么是小数据?小数据就是个体化的数据,是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化信息。比如我天天都喝一两酒,突然有天喝完酒了胃疼,我就想了,这天和之前有何不同?原来,这天喝的酒是个新牌子,可能就是喝了这个新牌子的酒让我胃疼。这就是我生活中的“小数据”,它不比大数据那样浩瀚繁杂,却对我自己至关重要。


      第一个意识到“小数据”重要性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德波哈尔·艾斯汀。艾斯汀的父亲去年去世了,而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几个月,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就注意到老人在数字社会脉动中的些许不同——他不再发送电子邮件,不去超级市场买菜,到附近散步的距离也越来越短。


      然而,这种逐渐衰弱的状态,真到医院去检查心电图,却不一定能看出来。到急诊室检查的时候,不管是测脉搏还是查病历,这个90岁的老人都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异常。可事实上,追踪他每时每刻的个体化数据,他的生活其实已经明显与之前不同。这种日常小数据带来的生命讯息的警示和洞察,启发了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小数据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医学证据,它是“your row of their data”(他们数据中属于你的那行数据)。


      人们爱说,大数据将改变当代医学,譬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等,不过由个人数字跟踪驱动的小数据,也将有可能会对个人医疗带来变革,特别是当可穿戴设备更成熟后,移动技术将可以连续、安全、私人地收集并分析你的数据,这可能包括你的工作、购物、睡觉、吃饭、锻炼和通讯,这些数字追踪将得到一幅只属于你的健康自画像。

      

      这样一来,小数据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研究的可能性:能不能通过分析年老父母的集成数据,进而获得他们的健康信息?能不能通过这些集成数据,比较不同的医学治疗方案?譬如数据跟踪能说明你散步可以走多远,你多早离开家,那就可以表明关节炎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更令人期待的是,小数据或许还将成为人类攻克癌症的一个好帮手。现在许多人认识到需要用患者的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我们要特征化所有患者。肿瘤细胞的DNA引起不同的癌症病人非常不同的变化。譬如,大致相同的基因变异或删除只占患者的10%。即使是同一个肿瘤,其细胞的变异也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二次变异,对患者的治疗影响很大。所以,对许多患者用同一个治疗方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个性化或者说层次式的药物治疗是要按照特定患者的条件开出药方——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人下药”。这些个性化的治疗都需要记录和分析个人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小数据。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数据就不重要。在医学上发现治疗的一般规律需要大数据。欧美各国都在计划编制患者信息的数据库,不但为了癌症治疗,也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集成大量在线数据库可以推动个性化用药,减轻他们的痛苦。从大数据得到规律,用小数据去匹配个人。


      大数据流行,大家就“言必称大数据”,可这并不是做学问的态度,不要碰到大量的数据,就给它戴上一顶帽子“大数据”。就像20年前,系统工程也很时髦。哪怕是做报告谈到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都说那是系统工程。可系统工程又怎么样呢?“那是很难的”,就没有下文了。我们应该敞开思想,研究实际问题,切忌空谈。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9-16 05:06 , Processed in 0.605310 second(s), 5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