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北狼666 于 2016-5-6 15:49 编辑
建模经历 目前大三,接触建模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参加 2015 年国赛获省里的一等奖,2016年美 赛获二等奖,对于建模,觉得自己都还是个菜鸟,正在努力地补脑中...... 初次接触建模是在大二结束暑假的时候,参加 2015 年的国赛,之前都没接触过建模,不知道建模是什么,建模比赛又是怎样的,但是听说学校暑假有培训,假期也没什么事可做,就报名了。我们学校的建模比赛是由理学院组织的,我是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的很多学生 都了解这个比赛,班上也没参加过的人,知道比赛需要三个人组队后,我就懵逼了,根本就找不了队友,班里参加的人也已经组完队了,没办法,但知道可以跨学院组队,就随便喊了 俩在学校里的高中同学。假期培训的时候,不出我的意料,只有我一个人去培训,俩队友都没来,培训结束后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赛,我就和其他同样缺人的队重新组了个队,队伍是 临时组的,虽然也是同一学院的,但大家都不熟,对于建模也都是第一次接触,暑期虽然经过培训,但是对建模还是非常模糊,学校的模拟赛我们做的也是一塌糊涂,自己做的什么都 看不懂,软件也用了相对于简单的 SPSS,软件操作步骤也是参照网上的视频,建模论文的 基本结构都没做到,模拟赛是严格按照正式比赛的时间的,提交后整个队都有点郁闷,觉得自己太水了,但是后来发现有很多队连论文都没提交,心里也就释然了不少,大家都水得不 行。 模拟赛的结果没公布,其实结果想也知道,之后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就到正式比赛了,在这个月的时间里,我就自学了 Matlab,在网上买了个视频,比较贪玩,只学了前面几个 基础部分,懂得了一些基本操作,我觉得学会利用matlab 的 help 命令功能是挺重要的,很 多不懂的命令都可以通过 help 命令来查看其用法。除了 matlab,其他软件比如 lingo,R, SAS 我也都了解了一下,但是后面的比赛都没用,所以现在也忘的差不多了。其余两队友我也没怎么联系,所以当时也也不知道他们学了什么,但是后来我成了队里的程序猿,很水的 程序猿。 一个月晃眼就过,比赛的前几天,我把电脑清理了一下,把可能用到的软件都安装好,学校提供了机房,但是里面人有点多,我们三个就商量白天去图书馆,方便查阅书籍,晚上回寝室弄,因为都是男生,都住在一栋楼,方便些。比赛题目出来时,还是挺兴奋的,但看 完题目后三个都傻眼了,A题是太阳影子定位,B 题是互联网出租车什么的(我们最终选的 A 题),我们先是查资料,看看哪个题目容易上手点,查完的结论是哪个题都不知道怎么做,先试了试 A 题,不行又换 B 题,B题懵逼了又返回来看 A,所以我们在选题上浪费了很多时 间,第二天才选定题目,其实选题没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我觉得最多一上午就应该选定了,因为其实每个题目都不简单,都会遇到难处。选完题目我们开始集中查阅资料,第一问相对 来说比较简单,但我们也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晚上我开始写第一问,队友开始研究第二问, 编程我就只用到了 matlab,编了非常简单的程序,就是把计算步骤转换成编程语言,还用 到了拟合工具箱。第二问我们在第三天中午算出来了结果,也不管正确不正确了,就继续解决第三问,第三问需要处理视频图像,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什么也不懂,还好我用过一点 PS,于是很水的用 PS 把视频转为图像,通过坐标点来一帧帧的得到数据,最后弄完已经晚 上了,而论文我只写了第一问,也都还不完善,还要画图编程啊什么的人,后面队友也帮忙 一起弄,一直弄到凌晨提交论文之前,中间我和一名队友轮着写,最终还是完成了第一篇建模比赛论文,论文的质量相比于模拟赛的时候进不了不少,但是还是非常水,排版也不美观,公式的编辑也不规范,论文中最最重要的摘要部分也没写好,最终得了省内的一等奖也算是 不错了,毕竟大家都第一次参加。其实很后悔大一时候没参加建模比赛的,拿国赛来练手实在太奢侈了。 国赛完了后,老师说可以尝试一下美赛,知道美赛是要英文写作的,心里是非常害怕的,
英文我的英语很烂,四级考了几次才飘过的,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报名了,觉得这是对自己不 小的挑战吧,对英语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还有再不参加就只有 17 年的机会了,而那会也 已经大四了。我想参加,但是国赛的队友并没有参加美赛想法,没办法,又重新找了班上的同学,是俩女生,虽然建模方面差一些,但英语都比我好得太多。美赛是在暑假期间,我们 没留在学校,而是都回家了,其实这样挺不方便的,比赛交流只能远程了,而且有一位队友的家里没网,最终我们只有两个人比赛,在家比赛其实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不用担心电,网 和吃的东西,比赛四天家里人都挺关心我的,各种吃的,虽然累,不过挺开心的。 有了上次的国赛的经验,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懂得地方,暑假回家就开始恶补,把 matlab 没学的部分学了,美赛论文的排版最好是用 latex,latex 排版出来比较美观,我又学了latex, 学的也不精,不过配上美赛模板还是能够应付比赛的。美赛是四天的时间,比国赛多一天,因为要因为写作,时间上也是很紧张的。题目出来后,便开始紧张地看题,因为要翻译出来,而且要翻译准确一些,才对题目的理解更清晰,网上有人会过一段时间提供翻译版本的,比如数学中国论坛里面,不过最好是自己翻译,因为时间很宝贵,可以借助谷歌翻译,百度翻 译,有道翻译这些。翻译完题目就要选择题目,16 年的美赛有 A,B,C,D,E,F 六道题,前三道 是 mcm,后三道是 icm,即数学型的和交叉学科型的,我们选的是 E 题,关于水资源方面的, 和我的本专业联系很大,我的专业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选完题目就主要开始查找资料和查找数据,资料差不多都是找的中文的文献,因为英文的对我来说还 是太难了,数据是在叫世界银行的网站上找的,这个网站是免费的,好像不用翻墙就可以进去吧,忘记了,国外还有很多数据网站的,可以到一些建模论坛里看一下或者问一下,找数 据是很重要的。在第三天的时候我们就把大概的模型建出来,结果并不好,但也没办法了, 因为还处理很多东西,最后还要翻译,写作的听一些大神都是最好说直接用英文写,但对于英语不好的,用中文写完后再来翻译也是可以的,我们最后其实大多都是用软件翻译的,自 己根本没时间来修改,美赛的英文写作很重要,是决定能否拿好的奖项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最后只拿了 H 奖,估计跟英文方面有很大关系。 每次比赛完后,都觉得非常佩服自己,熬过比赛的几天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参加建模比 赛对自己的帮助挺大的,除了在写论文方面的提升,我觉得帮助更大的是看待问题和处理问 题的方式和方法。不止于建模,建模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其实我觉得建模比赛并不只是为了一个奖项,更有收获的是每次比赛完后自己的成长,每次比赛 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现在大三了,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在准备建模比赛,刚刚参加完数学中国的网络挑战赛,为今年的国赛做准备,之前很纠结,决定考研后再参加建模比赛会不会影响考研,但我最终 还是没放弃建模,为了更远的目标吧,我想我不会后悔,我相信建模能带给我更多。
文章凝结作者心血,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