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30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学习笔记(非数学专业组)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906

主题

66

听众

17万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5 17:49
  • 签到天数: 22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社区QQ达人 邮箱绑定达人 元老勋章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优秀斑竹奖 金点子奖 原创写作奖 最具活力勋章 助人为乐奖 风雨历程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13 1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0. 写在前面( r5 s) Q' ?2 F  v
    这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组),本来是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报名的。准备的过程大概不到一个月吧,挺仓促的,好在学校竞赛培训的老师很负责,做的辅导课件帮了我很大的忙。最后很幸运地获得了北京市数竞的二等奖和全国数竞的二等奖,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吧。在这里把我的学习笔记(参考我校培训老师的课件)分享出来,大家可以对照着查缺补漏,希望对参加数竞的小伙伴们有帮助。(文中截图出自我校数竞培训老师的课件)整体竞赛难度怎么说呢,还是看运气 年份,今年的题就比较简单。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吧,掌握好基础的知识点,才能应变越来越花里胡哨的题目。
    # C8 `! f$ `+ K: o
    & _. O" b6 s  n4 @9 V& z1 \" T4 Y+ H$ G8 J2 y7 J
    1. 求极限问题
    1 |2 [  _( S, V8 `0 t1.1 洛必达
    2 N* s) I' A# U% F$ u+ \没啥好说的。
    ' Z" m$ V% e+ S+ O# T3 ^$ I
    4 J% D. X5 I7 ?1 a" ^) w/ ]+ P0 x4 q2 R0 E& y9 y
    1.2 等价无穷小
    4 G! i9 p6 R, m2 m; S+ b. S 1.png
    1 g1 M5 T5 k& {8 W6 \' ?2 [  v5 e5 c8 J1 F% G
    1.3 Taylor公式
    0 U9 j" n9 c# d4 K. E熟记公式~1 @5 n) b0 V# F1 P4 {

    1 g1 z4 Z) A) B) ^# d$ ~8 W  N3 Q3 n3 d1 I% f( K. r
    1.4 两个重要极限3 D9 i5 h+ n( U8 Q
    有关ln和e的极限,背下几个常见极限就好。
    # y" |" ~& e  N4 _9 _' G: b% K7 G
      P1 G& G: y/ X1 N+ l6 F/ q
    1.5 利用导数或微分定义
    # N& m; Z" M% F+ G, |看到函数题干中有f’(a)的值(不为0常数)和f(a)的值(为0),就联想到是否可以联系导数定义解题。% C: p8 d3 t7 G/ D8 ^

    : W2 P, h" Q8 C1 C8 Z
    8 B9 h/ o* P3 `2 _* Q/ O; H1.6 微分中值定理! A4 p/ Z% L3 q: r1 G) H  x& ?5 G
    遇到求f(a)=a的a存在性证明,考虑零点定理) u9 O/ k" ~  E$ g

    * Y1 k! i' J  i6 ?. L8 O遇到形如求f’(b)=2bf(b)的存在性证明,考虑用前一问和题干中的零点构造出罗尔定理的两个相等点。构造函数往往带有e^x8 F' x) K. m' U9 z

    & X  P' y8 ]/ L  `4 y% W+ p1.7 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原理证明存在性) o+ i; n( E' |3 g0 c
    有这个思想就行。
    - j2 X& ~3 h2 u: R" U$ R
    % F- @6 K. F# S/ f5 m! @2 ]% j) l: C. {
    3 s( s8 r# V6 E# O/ I1.8 利用积分) J7 O. y/ G8 Y. g/ g
    看到含f’(x) 的不等式,就要想到对两边积分,这样一边可以得到f(x)
    0 j7 c  ^4 v" S' j8 n/ Y0 `9 g: E- Z4 O2 _
    把不等式的一边先等价无穷小化简,再不等式通过两边取积分,化简的一边化为这样的形式(另一边是导数积分完为f(x)),方便判断收敛性:
    $ G/ m- S7 ~0 n
    5 L9 o4 t0 F1 S4 q* x2 h+ l; d1 V 2.png
    " O; X; n8 ~4 }/ R8 ?9 q4 }- c: y" N  J% x# ~2 k
    3.png 4 n$ F/ Q4 y0 U, A5 M) h; Q
    2. 导数的计算, |* A9 W" r* g. o1 u/ O6 _. q
    2.1 分段点或特殊点处求导:直接利用定义
    9 o7 E$ L2 A* w' e如有x值使得函数f(x)=0,求该点导数。' {* s0 h' ~" X3 g; k: o3 `$ A5 ?

    . T4 |4 f. V5 |
    , x5 \# `5 s. B; m, I4 W; R2.2 隐函数求导 对数求导
    % W9 r* V2 ]' b/ E- p7 \4 b0 ]! l; D当幂数为f(x)等形式时考虑对数求导,消除幂数中的f(x)
    # O' I8 V& S8 j0 }; `
    0 ^% }/ m( ^: }7 Y1 c; n1 B& A+ S
    : {$ W4 D. f3 J: ?& r; s2.3 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求导
    ! a) m: G% G; {6 @; A! l/ I% a理解过程。+ p) w, ^! H& I3 w" X$ n5 `3 b

    ; Z7 U, B! m7 h+ E# R5 i% [: Q' M. G6 P( T3 m
    2.4 高阶函数
    , i4 z! `- k2 s: e* aLeibniz公式
    0 f$ k% _/ ]& A' \/ x7 ?+ y
    ! c' M- r7 B9 E: X" L7 C9 Z
    ! g- Z* G" c9 U" N, m0 {4 \0 @9 E8 ]常见高阶导数
    ! O2 D* a( P% r( ?9 x 4.png 6 ^4 C4 q/ p; @$ ^9 |

    : w+ R2 t( z) O  {7 ]- h: H 5.png
    3 s" L' h( f' W8 N' I 6.png / f  ^0 Y5 O' {# N* V* s' x
    3. 导数的应用3.1 一元函数应用3.1.1 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

    没啥好说的。: l/ U% y0 r% }, B, _9 w# D

    + A  z- u; T' t0 ]

    3.1.2 不等式的证明
    •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3 f4 f- E: ^( B) P
    7.png ) f! M9 w9 k# w6 T, f
    4 P, [3 v9 V0 `3 Z1 _
    3.1.3 确定方程实根个数

    利用零点定理(至少有一个零点)+单调性(导数)(至多一个零点)来确定方程实根个数。

    • 存在性:零点定理
    • 唯一性:单调性/Rolle定理反证) l: P+ }3 Y* q0 L! K; K
    8.png
    . T. U  l7 C3 _, Q/ b" k. |. T" y4 a6 } 9.png
    6 i2 H! t% y5 d) C0 J# l) I 10.png : E# v1 s0 D! T) K5 T
    11.png
    : g- s* s( Z( a 12.png   {' `8 B0 B7 y% E# K& r+ D
    13.png
    % Z$ ^0 P6 @; i% g* Q. V4 r 14.png   P6 Z# Y# Z  B# m
    15.png
    ' c4 l6 [3 V0 O+ Q0 y0 k3 c3 Y8 b: |' k4 x1 N
      d* Z1 l- z0 }( }; b

    $ k. `" U! R) k5 j
    % p% i4 |1 \' p  T/ H0 R
    2 B; ~  B: p9 L0 E- n; y
    - q: H4 `/ l' [- I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1-9 13:27 , Processed in 0.406430 second(s), 55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