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题: 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 Y& e0 P; N4 j, o2 X, K6 i1 o4 X - J5 \8 \) T: H# Z) R4 M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B2 @7 }" @8 Z8 v1 A
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对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均可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国城市低保对象总人数为2200.8万人,各级财政累计支出低保金17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02亿元。低保对象月人均领取低保金65元。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的实施,对于巩固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作用。 & |$ d1 C- y Z: N
但是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保障标准的确定问题。既要能维持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避免标准设置过高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既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又要考虑财政承受力;既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防止各地在标准的高低上互相攀比。二是保障对象的资格问题。如何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如何合理平衡收入因素和资产、教育、住房、赡养问题等非收入因素,如何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分类施保”政策,避免出现贫困家庭保障不足,相对富裕家庭领取低保的现象。对这些问题,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尚不多。
+ v$ n! W3 X+ z" C9 x1 p1.分析、确定制定保障标准的主要依据。
# s/ b" A3 q( d5 O$ V; Z0 y2.试就以上一个或两个问题,运用数学工具,建立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 _7 N ]- R+ U- \$ ?. b& ^
3.对模型作实证分析,并与当前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比较。
. T5 f, O, g; U5 v. D4.撰写一篇短文,说明模型的主要特点和你的方法和结论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利于有关职能部门采纳你的方案。
3 H$ x) J" q3 f; V- {6 e( P ! n* w! }& s+ t3 w5 Z' E6 G; M
$ D, k( X. C$ z6 [% G
B题: 多商品配送问题 / ` |8 p4 f. h1 \# S+ j
; y; P0 G6 x- s/ ~; [' k
考虑供货商的多种商品配送问题.假设该供货商在某地区有多个仓储的货栈,它们位于该地区的不同地点.供货商的目标是按照不同零售商的需求将商品及时发送给零售商,使总成本尽可能小.这里的总成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运输成本,它与运输的时间和运输的商品相关.(2)由于货栈可以以不同价格将同一种商品供给不同的零售商,且同一种商品在不同货栈的售价也可以不同,这样零售商会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选择发货的货栈.另一方面,每一时段每个商品在货栈中的存储量有一个上限.当一个货栈被指派为一个特定的零售商提供规定数量的商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零售商的需求和货栈储量不平衡的情况.当某时段容量不足的时候,货栈通过提前或推迟供货给零售商的方式来补偿需求.如果提前供应,将会导致零售商的商品持有成本上升, 因此零售商会向供货商索要赔偿;若推迟, 则会降低货栈的信誉,且零售商也会向供货商索要赔偿.所以,提前和推迟所带来的赔偿都是供应成本的一部分,而赔偿费用与商品的价格和提前、推迟的时间有关.
/ A0 o$ I8 t. C2 ^7 Z现假设在一个周期(例如一年)开始时,每个零售商对所有商品在不同时间(时段)的需求已知,以及商品的价格已知,问题是供货商如何安排不同时间(时段)的供货,使得一个周期的总成本尽可能小.
; u" {1 J; d- I8 d2 e+ ^' y* ]1.对此问题,并针对你所理解的实际中的多商品配送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讨论求解算法的设计. + M% u1 `% A4 K
2.分析当运输成本和运输的时间是什么关系, 提前、推迟惩罚与商品的价格以及提前、推迟的时间是什么关系时,或在其他你认为合理的假设下,该问题可以有快速算法求解.这里,你对这些关系的假设应与实际背景较吻合. 3.举一个和几个实际算例来说明你的算法或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