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6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为什么网站项目只需测试5个用户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sdccumcm 实名认证      会长俱乐部认证 

59

主题

165

听众

5484

积分

升级  9.6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28 12:07
  • 签到天数: 83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邮箱绑定达人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风雨历程奖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科学狂想曲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学术交流B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3 19: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本帖最后由 sdccumcm 于 2013-6-13 19:33 编辑 % B9 x$ `" n5 {, t4 s" e

    # p( o8 K/ a) t0 n1 l人们总是认为,用户测试是一个复杂且代价昂贵的事情。一个网站设计项目需要一个庞大的预算和长长的时间表。其实,可用性测试并非如大多数人认为的是浪费资源的事情。在你可承受的测试成本范围内,使用不超过5个用户,即可达到很好的测试效果。最初的研究过程中,Tom Landauer  和我得出了一个可用性测试方面的,关于测试人员的数量的公式:
    : j4 O9 K/ ?$ f' o& X/ w4 b
    7 K& P: S/ T. {  W- H假设一个可用性测试的测试人员数量为n,N为所有可用性测试发现的问题总数,L是单个测试人员的问题发现率。
    - |  F  |* s, V: \% J- J4 C
    3 S2 i- k4 _- H1 C* rN(1-(1-L)n)
    ( U4 _8 Y8 n1 O- o! z  M! b6 A% H) |0 s! V* |! j/ L- j: s
    我们发现,大多数项目的平均的问题发现率为31%。当 L=31%时,可以得到如下的图形:/ ?! ]# z& t$ ?5 ~) \

    " D2 g' }. W! k4 G. ~http://img.linux.net.cn/data/att ... g0p38u80cvedpzj.gif! ~; `$ T& O# _$ K
    , E& ~8 p" s; @- _
    user testing diminshin returns curve
    . k, O0 s- t2 s$ z" s1 H) F9 v7 i' V$ z* q; L; B) `
    当用户为零时,发现的问题数目是零,即“零用户零发现”。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用户几乎发现的三分之一的设计的可用性的问题,和零发现截然不同。当我们看第二个用户的测试情况时,可以发现,有一部分问题是和第一个user重合的。人们之间的行为或发现有一定的差异,第二个user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于第一个user的问题,有区别于第一个用户的新发现,但是问题数量不及第一个用户的最初发现。第三个用户做了很多前两者重复的事情,有些甚至重复2次。另外,当然,第三个用户本身异能发现少量的新问题,显然数量远远不及前 两个用户。* U& V5 |+ Q5 T- |. L0 e

    ( Q8 W- G* K7 d( p现在,加入更多的测试人员(user),你会发现一个现象,随着人数的增加,重复的事情一再出现,发现的新问题发现率开始下降。显然不再需要让更多的人来重复发现重复的问题,自然回回去重新设计,以解决发现问题。
    / K" M0 L2 w# D0 Q. q- d7 V$ u$ M) R: H5 Q
    到了第5个user,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去做重复的事情,并且几乎再没有先的发现。
    . l( @. {3 Z2 V9 y% ~" m: F4 I: N5 R' U; E& h7 w( y- k
    迭代设计
    : ^* M" h) c" s
    & r$ H& M& q. h6 P5 v上图中的曲线很清除地标明,至少需要15个用户去发现所有的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但是,为什么我更倾向于推荐 用更少的测试人员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合理分配可用性测试的预算。让我们看看,当你招聘15个客户代表来对你的设计进行测试时,就一位着你得花费5个用户 的3倍的费用!
    : a5 A. L3 U3 p' V# ^5 D" S" f9 Q+ H
    5 e1 N, [. N2 L8 x6 m: ~当我们去做用户的可用性测试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解决或者提高实际的设计,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份书面的报告。当5个用户的首次测试发现了85%的可用性问题时,你已经可以在下一个desagn中修复这些问题。
    7 a9 C; G1 y* @8 h; z
    , q7 T, G) ?- N2 n! U) X如果想发现更多的问题,当然需要再次测试。即使我说重新设计可以修复第一次测试时发现的问题,事实是你可能认 为新的设计可以客服已有的问题。但是,在没有人能设计出更完美的用户界面之前,无法保证新的设计可以修复事实存在的问题。第二次测试可以回归已有的问题, 确认是否修复。同时,一个新的设计,意味着还需要一次新的用户测试。
    ) @4 }! P1 x: E7 R
    ; @, v  H$ ?/ \! W/ b" `5个用户的第二次测试,可以发现第一次测试时遗留的15%的问题。(仍旧会有2%的问题遗留要等到第三次测试来发现)。4 u! a0 _0 N9 K. y/ R

    . R* K3 V) w& K3 ^, E最终,第二次测试的深度可以设计到网站的设计架构,获取到我们所需的一些信息,如体系架构、任务流程等是否符合客户需求。这些问题常常在隐藏在一些表面的可用性问题之后,而为人们所忽略。1 N7 g9 y0 @$ g

    ) l, L# b5 o# G7 P9 E3 v+ x所以,第二次的测试作为第一次测试的质量保障,并且可以发现更深入的问题。第二次测试会为系统的重新设计提供一份新的问题清单,但数量显然会少于第一次测试。但是,本次测试并不能完全补充第一次测试,还需要第三次的测试来进行查漏补缺。
    5 ~  k) i! A3 g% O) i
    0 ^2 s! E; J+ E& t8 `1 @5个用户三次的最终测试效果要远高于15个用户测试一次的效果。3 M( U  B8 m  C1 `

    8 i! b. b- ^; j8 [  I# Q9 v: f0 O为什么不建议单用户的测试?单个人的行为总会有一些风险,人总会有一些意外的,不确定的行为。4 w, }+ ?5 ^2 [

    ! [, |8 |6 a% o( s) _8 u0 Q! \你可能会认为15个用户做一轮测试,比5个用户做3轮要好。因为曲线表明,第一个用户的发现率明显高于后续的 用户,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多轮测试?两个原因:第一,通过观察3个人就可以看到用户行为的多样性,可以洞察到那些行为是独特的那些是可以一概而论的; 第二,用户测试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3-5个测试用户的最佳比例,依赖于测试的风格。初始的运行成本和测试计划相关,多个用户对于降低最初的成本效果更好。
    ! p" y; w1 Y* P8 m+ p5 `3 {1 Z8 `! L8 g; T( r6 b( J. g
    什么时候增加更多的测试用户1 U+ Q! Y8 a& ^6 q, u' p: d! X
    8 }1 B/ p& \' Y) ~4 u" `
    当你的网站客户群覆盖到几个不同高度的用户群时,你需要增加更多的测试用户。上面公式的适用于网站的用户群接 近或者差异很小时。举个例子,当你的网站客户群是定位于父母和孩子时,你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两个不同群里的使用行为。系统的相同之处是对于采购代理商的销售 人员之间的连接。
    9 A4 e, a; ?9 [% G& ?' O1 ~$ m: V
    , p! S' q  t0 v+ _9 i+ @甚至当用户群体差异性完全不同时,在两类人之间也可发现很多相似之处。毕竟,所有的用户都是人。所有的可用性问题反应的都是人的行为与网站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7 {8 W8 \) u" k' ~$ l2 M7 P. b/ `4 C0 J! P& K  P& Y) a9 r! H
    在测试不同的用户群时,你不需要每个用户群中都有很多测试人员(user),有以下的一个测试人员数目就足够了:1、如果测试两个用户群,则每类群需要3-4个用户;2、如果测试3个或更多的用户群,则每类有3个测试用户就可以了(至少3个users就可以确保你覆盖到某一个用户群中的不同的行为)! p) D; ~+ j7 _6 _5 h7 V' n4 H
      L8 V* Y4 Z/ d) E5 C
    英文原文:http://www.useit.com/alertbox/20000319.html   写于2000年3月19日

    8888.gif (12.73 KB, 下载次数: 169)

    8888.gif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2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Learn from yesterday, live for today, hope for tomorrow. 借鉴昨天,活在今天,憧憬明天。
    sdccumcm 实名认证      会长俱乐部认证 

    59

    主题

    165

    听众

    5484

    积分

    升级  9.6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28 12:07
  • 签到天数: 83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邮箱绑定达人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风雨历程奖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科学狂想曲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学术交流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dccumcm 实名认证      会长俱乐部认证 

    59

    主题

    165

    听众

    5484

    积分

    升级  9.6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28 12:07
  • 签到天数: 83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邮箱绑定达人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风雨历程奖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科学狂想曲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学术交流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dccumcm 实名认证      会长俱乐部认证 

    59

    主题

    165

    听众

    5484

    积分

    升级  9.6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28 12:07
  • 签到天数: 83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邮箱绑定达人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风雨历程奖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科学狂想曲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学术交流B

    啊        3 I1 [5 w( w5 S! k) U3 \) Q( p4 }
    3 ~0 l, W4 G, R+ J) Z" J

    Unnamed.gif (2.37 KB, 下载次数: 203)

    Unnamed.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28 08:42 , Processed in 1.786457 second(s), 7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