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后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物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动态实验室主任亚历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的新书《社会物理学:好的思想如何传播——新科学的一堂课》(Social Physics: How Good Ideas Spread — The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讲述的就是“大数据”与社会科学相遇时的成果。
在日前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彭特兰这样定义“社会物理学”:它是一种量化的科学,用于描述信息、思想流和人类行为的关系,例如思想如何从一个人传播至另一个人。
彭特兰认为,社会物理学在当今得以飞速发展,主要原因是大数据的产生。大数据是社会科学的一座金矿。当社会科学与大数据相遇,社会物理学家就能够掌握足够的数据为人的行为建立数学模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从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然环境的挑战到日益复杂的政府管理,都可以运用社会物理学的研究成果。
布鲁金斯学会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员卡梅伦·F. 凯利(Cameron F. Kerry)则提出,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人每天都产生大量数据,但仍需要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政策监管。在公共服务领域合理地运用大量的个人数据固然很好,但若使用者动机不良,就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