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0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考]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浓眉毛        

580

主题

1

听众

2399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4-20 09:12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管理员

    自我介绍

    群组站长地区赛培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23 16: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哈喽,大家好!我是乐考无忧公考辅导员小海。

    最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行测做题速度?

    相信很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平时做题不限时正确率挺高的,一到考试就不行了,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没时间做。

    其实不光大家有这个问题,我在备考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速度和正确率始终无法兼得。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搞清楚行测的分值分布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得分就行了。

    我们拿国考行测来说,一共130道题,满分100分。很明显每道题的分值并不是按照100分平均分的,而是根据题目的难度分布的。

    按照往年分值分布情况来看,数量题比较难,一题1分;常识题比较简单一题0.5分左右。

    所以无论是考试还是备考,想要拿更高的分,只有你单位时间内产出的分值越高才行。

    而与产出有关的两个因素是题目的分值和难度。
    举个例子:数量题很难,你花了30分钟做对了10道题,最后也只能拿到10分,分时比只有0.33。

    资料相对难度低一些,同样花了30分钟,最后做对了20道题,最后得分18分,分时比0.6。
    这就意味着你花一分钟在资料上的效果是数量的近两倍。

    而实际是你在备考的时候花同样的时间,资料分析提分要比数量关系简单很多,甚至是数量的十倍。

    所以公务员考试归根结底都是在考察我们的“统筹”能力,所谓的统筹能力是指: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然后根据优势和劣势去合理的分配备考和考试的时间。

    🔥中间来一个小广告🔥
    由我亲自辅导的省考上岸班开始招生啦
    想报省考的班联系小海老师
    15144968016【微信同步】

    一、如何分配各个答题时间?
    拿国考行测考试时间来说,要在120分钟内130道题,除去涂答题卡的时间,平均每道题不能超过50秒。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都知道,行测题目做不完很正常,我们也不用想着拿满分。我们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完就行了,至于那些不会做的,能蒙就蒙吧。

    那到底该如何如何合理分配120分钟时间呢?
    以下是我做题的时间分配,大家可以参考。
    120分钟=110分钟答题+10分钟涂答题卡。
    关于涂答题卡:建议最好是做完一个模块就涂在答题卡上,这样不容易涂错,还能节省时间。

    二、如何保证不降低正确率的提速
    提速第一步:要弄清楚自己的时间花哪了。

    做题慢的同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阅读慢
    比如言语、定义、逻辑类题目,一遍读不懂,通常要读两三遍才作答;

    第二种:计算慢
    遇到资料分析、数量关系计算量大的题找不到速算技巧,在那死磕,最后花了几分钟终于算出来了,还是个错的答案。

    第三种:纠结不定
    在做类比、逻辑填空类的题目时,在最后两个选项中纠结,最后纠结了几分钟,还选错了。

    所以,同学们在提速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你的时间都花哪了。
    阅读慢就着重练阅读,每天读十篇历年真题的材料;
    计算慢就好好练练计算,特别是速算技巧,一定要烂熟于心;
    容易纠结的说明基础还不牢固,先把错题整理下来经常回顾。

    提速第二步:掌握各个模块的练习方法。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行测五个模块的提速方法。


    1、资料分析
    建议时间:25分钟
    提速方法减少做题步骤。

    我刚学资料分析的时候20道题要花40分钟才能做完。
    做题的步骤:略读题目→找数据位置→细读题目→列公式→找数据带入→计算

    学了一段时间后,25分钟就能做完40道题。
    做题步骤:细读题目→列公式→找数据带入→计算

    现在让我做资料分析,40道题不会超过20分钟。做题步骤:细读题目→找数据带入→计算(熟了之后公式直接记在脑子里了,都不用列出来了)

    资料分析前期一定要把一些统计术语以及常用的公式烂熟于心,后期要熟记一些速算技巧:比如估算法、直除法、差分法、首尾法等等。


    2、言语理解
    建议时间:35分钟左右
    提速方法:做题要有“目的性”和“技巧性”。

    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带着目的性去读,读题的过程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性。
    “目的性”是指拿到一道题要先要判断题型及题目要求;
    “技巧性”是指读题的方法,一般都是先找关键词,主要是文段的主体词、能够表示句子关系的关联词,以及一些能够起到关联词作用的引导词。

    纠结选项时,先把纠结的选项代入文段中,哪个跟文段的主体词接近,就算谁。(实在拿捏不准就选第一印象觉得对的选项)
    另外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养成每道题只读一遍的习惯。


    3、判断推理
    建议时间:35分钟
    图推提速方法:熟规律、常刷题。

    图形推理是比较直观的图形题目,如果能第一眼看出规律可以10秒内解题,看不出2分钟也没思路。
    所以图推节省时间的唯一方法就是“熟练”,建议大家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从下面两点入手:

    第一、必须掌握所有常考规律及其特征。
    第二、每天都要刷五到十题保持手感。错题要分类整理,对比分析错题原因。

    定义判断提速方法:一定要有“最优”思维,不要钻牛角尖。

    定义判断题干都比较长,很多人同学会把所有的题干都读完,然后感觉迷迷糊糊的,啥也没读懂。
    其实题干是不需要全看的,只需快速找到题干中的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手段、条件等,然后对照选项,选出一个最优解就行了。

    类比判断提速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

    这部分题目相对比较简单,只要下功夫正确率很容易达到90%以上。但是有些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纠结的选项。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级考点和二级考点的知识点去做题。
    一级考点指题干词语之间的关系,首先用来确定答疑或者排除选项;
    二级考点指题干词语之间除一级考点之外的联系。(没听懂的,我下次再专门写篇文章介绍)

    逻辑判断提速方法:不能全靠理解,要学会套公式。

    逻辑判断的题型一般包括分析推理、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归纳推理、加强论证、削弱论证等等。这类题不能依靠理解,因为每个选项都很像,需要套用类似数学的公式、定理去推导。学会用公式并加以练习提升还是非常快的。

    4、数量关系
    建议时间:10分钟
    提速方法:分题型,懂取舍。

    数量关系是行测中最难的一个模块了,也是被很多人选择放弃的一个模块。这个模块确实很难,但也有简单的题。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分题型,比如排列组合、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年龄问题等等。
    当你把所有题型在学完后就知道自己擅长哪些题型不擅长哪些题型了。在考试的时候,先花一分钟把十道题快速看一遍,确定一下题型,然后从擅长的题型开始做,那些不擅长的可以直接放弃,把时间留给其他模块。

    5、常识判断
    建议时间:5分钟
    提速方法:多积累、看时政。

    常识也是很多人头疼的一个模块,分值很低而涉及的知识点又很多。花时间复习吧觉得不值,不复习吧又觉得可惜。我研究了近几年的真题,发现时政内容考的比较多,建议大家可以把重点放在时政上,其他内容可以选择性的放弃。

    好了,以上就是各模块提升速度的方法,总结下来想要提升行测做题速度无非就两点:

    一是熟悉,所有知识点都装进大脑,比如考点、题型特征、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等等,必须做到熟记于心;

    二是大量练习,把熟悉的内容变成自己做题的“套路”。最好做到看到一道题能迅速想出这是什么题型,涉及到哪些知识点,要用什么公式、技巧等等。
    🔥最后打个小广告🔥
    由我亲自辅导的省考上岸班开始招生啦

    省考我们1.2号开课

    12月25-30号有省考0元学的课程  

    想报省考的班联系小海老师
    15144968016【微信同步】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5-17 19:59 , Processed in 0.415172 second(s), 4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