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9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12-27
- 注册时间
- 2016-4-22
- 听众数
- 17
- 收听数
- 0
- 能力
- 20 分
- 体力
- 23458 点
- 威望
- 2 点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7531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6
- 主题
- 100
- 精华
- 1
- 分享
- 0
- 好友
- 6
升级   50.62%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6-4 15:01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群组: 2018年大象老师国赛优 群组: 高考备战 群组: 2018中小学数学建模冬 |
本帖最后由 佛自业障 于 2016-4-30 16:51 编辑 # b* ^4 x& C/ Y# n' E, ]
) S% U v3 |) {3 f
不得不说,今年是五一联赛真的是史上最水的一次比赛,感觉组委会就是国赛、美赛、研赛、网络挑战赛派来的都比。。。所有的题目,之前全部出现过。。。
! L2 W; s4 K1 \7 U$ r5 Z$ q+ E0 N6 Y
. V% ?1 Q7 J( Q# ]; |% U; B- WA题
$ m- {- g4 a( E" i1 Z' L# H' K2 i前两问跟着去年国赛的风,出了和太阳有关的问题,可是出的真心弱呀,这不就是2012年国赛B题《太阳能小屋的设计》的翻版吗?可想而知的是,数据和模型全部可以用上。。。东经 117.17,北纬34.18这就是合肥市的一个地方,而2012年国赛B题《太阳能小屋的设计》的地点是大同,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啊?二者最大的联系在于,前半段考虑的模型和因素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国赛那个题目要求的是太阳能的效能最大,这道题目要求采光“良好”,前两问最大的难点也在这个地方,就是定义“采光良好”。
; a+ A" c2 |3 Z+ b j第三问是单因素的评价问题,关键是比较和排序,有了前面定义的“采光良好”,基本上就是跑一遍数据的事儿。。。1 F3 |, |+ A7 V7 E
第四问也是似曾相识,2014年数学中国网络挑战赛的C题:问题1,附件二是某省级土地储备中心从收到的土地储备项目可研报告
3 w9 f4 t6 p7 O$ |' ~中提取的数据,请利用这些数据,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为土地储备部门提供 一个比较实用的土地储备方案的风险评估方法。问题2由于近些年,土地市场的活跃性降低,加之一些土地储备项目可能有人为修改的情况存在,所以土地储备部门也有意识的将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退回。请利用你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附件二中的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将10个风险最大的项目提供给土地储备部门退回,并从模型的角度,指出造成这10个项目风险较大的原因。一个是评价土地,一个是评价住宅,在空地上盖个楼我就不认识你了啊?同样都是综合评价类问题,而且网络挑战赛的C题,还告诉了我们今年五一A题的隐藏重点,就是“将10个风险最大的项目提供给土地储备部门退回,并从模型的角度,指出造成这10个项目风险较大的原因”,解释你选择一套房子或者不选的原因,这道题目很多同学都认为给出方案就结束了,恭喜你上当了,如果这一问不给出相应的理由和原因,你肯定拿不了一等奖,至于综合评价模型,14年网络挑战赛优秀论文来一波就有了,应该是以TOPSIS和DEA为主。这一问还有一个隐藏的得分点,那就是“河流,高架桥,地铁口,乡村公路和国有铁路,国道,街道发电厂烟囱”这些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如何被定义?对应的考点就是打分的时候,“权重”如何确定。去优秀论文找哇。对了,昨天晚上好像数学中国YY上还有人讲评价类问题来着,TOPSIS和DEA还有其他方法都讲了。。。7 R1 p' ], A5 [8 p5 u+ `% m
第五问更是简单的很,非常常见的布局类问题,文献一搜一大把。。。。7 W: U% n/ H* ~% s6 ?4 ^0 g% k
$ F/ V3 m- f: D: R$ t- R, _1 r4 s
http://www.madio.net/thread-215997-1-1.html
a0 `5 N4 j1 K6 x' q5 h- Z E6 ^" t/ n1 {- Z7 d$ ~6 h
6 t- F- l! Q" l* K* v
5 S+ y! r( o, ]4 } |) k: d1 `$ q4 t+ \
! S! b& u( z3 S8 r2 M7 \2 ~$ Q' y5 s$ _/ C
B题- Q& o7 _2 N! u7 ?( K; w
说句实话,就是欺负大家英文不够好,这个题完全是2015年美赛D题的翻版。。。出题人真的好懒。。。7 V: P G: N2 I& z8 X1 ~' w
对比一下:
' s& g9 W. |% |2 r y( y4 p7 @
8 |% S8 k p5 }5 v1 q1 ^3 b(15美赛)任务1:建立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模型。这种模式应该提供衡量方法以区分哪些国家和政策是可持续的。它也可以告知ICM哪些是最需要支持和干预的国家。一些因素可能包括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干净的饮用水的获取,当地环境质量,能源获取,生计,社会的脆弱性,和平的可持续发展。你的模型应该明确何时以及如何确定一个国家是否是可持续发展。
* I/ u I( u. @7 P# d(16五一B题)问题 1:对城市C 的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C 的工业企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o k; X- {4 G9 ~
; p2 h! C, [( k7 k# ]/ ^(15美赛)任务2:从联合国所列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LDC)中选择一个国家。使用从任务1中你的模型和研究,为您选定的LDC国家创建一个20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从而使其走向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该计划应包括项目,政策,和援助。该援助可由ICM在一国之内根据他们的人口,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进行提供。
, V Z# \. l: W$ f) i) T- F$ D7 @(15美赛)任务3:评估你的20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对你的国家在任务1中创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有效性。预测在你的评价体系下实施你的计划后发生在未来20年中的变化。基于所选择的国家,你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发展援助,外国投资,自然灾害,以及政权的不稳定情况。ICM想得到“最划算”的投资,所以确定哪些项目或政策对你的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会产生最大的效果。确定将要实施的高效的战略手段是为了ICM的终极目标——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 i! @6 r3 }: }5 @ [(16五一B题)问题 4:如果城市C 要求在未来2 年,每年能源消耗总量比上一年度下降5%,请建立数学模型,给出该市的各工业企业能源分配方案,使得工业企业产值总量增速不低于8%,并就这一方案对城市C 未来2 年的利税水平进行定量评估。
0 j1 O9 K+ Q/ K(15美赛)任务4:写一个20页的报告(摘要页不计在20页之内)来解释你的模型,你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您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根据你的模型和国家的环境情况,分析你的计划的效果。一定要详细的解释你的模型的优点和缺点。ICM将使用您的报告用于投资特定的LDC国家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干预策略
2 }3 x$ c* k# Z(16五一B题)问题 5:结合上述研究,给城市C 的能源管理部门写一封信,谈谈如何在能源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城市工业企业进行合理的能源分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质量,并阐述你的政策建议。
! e: Q7 e5 L% M" j* p$ L$ ~
' M; z2 e: C4 i( v. R: {: r综合评价、预测、定义,连写信都一模一样。。。。。。# j# h0 Z% r6 S& p5 B0 L8 Z6 k
解析一下这个题的难点,首先理论上应该是数据类的题目,看了一下数据,连缺失值都没有。。。弱爆了。在动手之前,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
8 t3 n4 u1 M4 b# X; t+ ]1、不要把全部数据用来建模,一定要抽取一部分,一般不多于80%去建模,剩下的部分做模型检验;. {" a f/ f. j4 `
2、强调数据预处理,异常、逻辑等都要考虑到,不要轻易的删除数据;
6 o& Q6 d; Q7 O2 j q6 w& Z接下来入题:
0 x3 O1 S* d) }' m- p) v第一问:很常规的评价类问题,第一步肯定是确定或者定义所谓的“工业企业发展水平”,恰如定义“可持续发展”,千万不要异想天开的自己去想,一定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者文献,平移过来就好了。可以听听前一段时间浪浪讲的公益课,模型分类,评价类问题的5个步骤,不要偏了。/ }; M% q1 u+ l# u" l
第二问和第三问一起考虑,这两问就是很常规的评价+分配问题,区别在于定义“影响”的角度的区别,第二问,只需要做出数量上、数值上的方案就OK,第三问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去考量,即定义“综合影响”,这里问题涉及到了隐性因素的影响,建议大家参考15年的美赛D题的优秀论文,和定义“可持续发展”如出一辙,一定要考虑隐性因素。$ V/ Q6 [& Z2 X* D' W0 V
第四问,“评估你的20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对你的国家在任务1中创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有效性。预测在你的评价体系下实施你的计划后发生在未来20年中的变化。基于所选择的国家,你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发展援助,外国投资,自然灾害,以及政权的不稳定情况。”如出一辙。。。还提示了我们想要拿一等奖的隐藏难题:考虑一些不可抗拒的外界影响对这个城市(系统)的影响。
! U- N8 j! E f; f% ~. U第五问,只可惜不让写英文。。。要不就抄了。。。关键是在于要让不懂数学建模的人能看得懂,注意语言通俗易懂。
1 V1 `; d2 w4 X2 a+ J) A$ \4 C
0 X5 y0 c% e* v A6 C( |
4 H6 _2 ]# _+ `% a4 d
3 _/ }# }6 z) C1 `6 M
( {4 u. c& g! s1 h7 p# _ C题% _8 E3 v1 P0 u& w
基本上是14年深圳杯A题的升级版本,公开的资料和文献应该非常多,就不多做分析了。+ s5 u! H! m0 p- O) S! B
提醒大家一个隐藏的BOSS点,考虑不到肯定拿不到一等奖。 z6 u- ^! {% L7 o7 T! S
这个题很多人都认为是预测+评价问题,但是最难的一点在于这是一个博弈论问题,是“数据”、“模型”和“人的心理”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的情况存在,会使得模型失效,就像中国及时全面放开二胎,也不会一下子就有一个急速的人口爆发,想要拿到卡优秀的成绩,就必须对非模型的部分给出细致的分析,比如:经济情况、想要二胎的愿望等等,而不是单纯的靠数据去说话。这也会反过来指导和改善我们的模型,可不可以加入心理和博弈的部分。& J2 n) ?( z) ?7 K' i4 s
0 n0 K) e3 Z9 [/ N) B
9 D- @+ _* |, L" Z$ \本来想找点资料的,翻了翻坛子里的新帖,感觉已经比较详尽了,可以用作参考。. b5 X; T; f. M7 [7 j* @$ L" R) ]
' Q/ m1 W0 E) w& N3 m, e& s: o& E [" v* K. i7 _
/ T5 I6 {3 \1 t# {$ I8 d u, ?
# j) q& c3 o$ M9 B0 u
+ h: N& o3 x6 z! O
7 A! A; ^; [. ^# K" l9 [& i' `) z" p' r+ a
1 G8 O; }* H/ G' Y4 u- F- S- R
; n6 _# w9 Z0 \8 ~0 `: N5 X+ S% ? T* ^ m' O
' q1 Y* I, R e6 E& \" ~- Z9 U1 ~6 h0 j/ T7 O, P
" Y# `( z) }( M8 J. W5 h# y7 g0 B |
zan
-
总评分: 体力 + 2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