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g2uey 于 2011-2-14 00:20 编辑
LZ也要开始做题了,问题基本上还是那些,请朋友们看看帖子找答案吧有资料会在这更新给大家的
---
lz是CRSA 会员
无线电3级操作证
基础知识还是了解一点的~希望能帮得上大家。同时祝选B题的取得好成绩
---------------------------
中继
基本信息
中继是两点间的一条传输信道,这两点通常是交换中心。中继线是承载多条逻辑链路的一条物理连接。随着科技发展,中继的概念不仅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网络通信交换机的trunk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中继。
原理
中继理论的基本原理是19世纪末的丹麦数学家爱尔兰(Erlang)提出的,他致力于研究怎样通过有限的服务能力为大量的用户服务。现在,用他的名字作为话务量强度的单位。一个Erlang 表示一个完全被占用的信道的话务量强度(即单位小时或单位分钟的呼叫时长)。例如,一个在一小时内被占用了30分钟的信道的话务量为0.5 Erlang。
无线通信中,中继的概念是指允许大量的用户在一个小区内共享相对较小数量的信道,即从可用信道库中给每个用户按需分配信道。
在中继的无线系统中,每个用户只是在有呼叫时才分配一个信道,一旦通话终止,原先占用的信道就立即回到可用信道库中。
根据用户行为的统计数据,中继使固定数量的信道或线路可为一个数量更大的、随机的用户群体服务。电话公司根据中继理论来决定那些有成百上千台电话的办公大楼所需分配的线路数目。中继理论也用在蜂窝无线系统的设计中,在可用的电话线路数目与在呼叫高峰时没有线路可用的可能性之间有一个折中。当电话线路减少时,对于一个特定的用户,所有线路都忙的可能性变大。在中继的移动无线系统中,当所有的无线信道都被占用而用户又请求服务时,则发生呼叫阻塞或系统拒绝接入。在一些系统中,可能用排队的方法来保存正在请求通话的用户信息,直到有信道为止。
中继台
中继台的基本概念
在无线对讲系统中,中继台对于增大通讯距离,扩展覆盖范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专业无线通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中继台由收信机和发信机等单元组成。通常工作于收发异频状态,能够将接收到的已调制的射频信号解调出音频信号传输给其它设备。同时,还能将其它设备送来的音频信号经射频调制后发射出去。上面提到的其它设备有各种系统使用的控制器,有无线接驳器等,也包括互联所需要的其它中继台。将中继台收到的信号直接通过自身的发射机转发出去,这是中继台最基本的应用。
因此,中继台必须能够全双工工作,即收发同时工作,并且发射时不能影响接收机的正常工作。由于中继台工作的基本特点,再加上多台中继台组合一起使用的特点,对中继台的技术指标相对于移动台要有更高的和更特殊的要求。
除一台中继台组成的单信道常规地面通讯系统之外,还可以利用中继台经同轴电缆,功分器,架设多幅分布天线,实现楼宇、酒店等建筑物地下和地面的覆盖通讯,此外多台中继台组成集群系统以及各种带状或星形结构的通讯网。
中继台调试集成安装的指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通讯距离和系统网络语音质量及功能。
中继台通讯距离的工程计算
1.无线电波传输损耗工程实用公式
LM(dB)=88.1+20lgF-20lgh1h2+40lgd
式中:F—通讯工作频率(MHz)
h1—通讯对象A点天线高度(m)
h2—通讯对象B点天线高度(m)
d—A点和B点的通讯距离(m)
上述实用公式仅限于VHF 150MHz和UHF 400~470MHz频段,并且地形起伏高度在15m左右,通讯距离在65km范围内。
2.系统无线设备通讯距离的计算(以下举例说明)
(1)假设已知条件
a.系统工作频率:
TX 465MHz RX 455MHz
b.中继台参数和架设数据:
发射功率:20W (43dBm)
接收灵敏度:-116dBm
同轴电缆损耗:2dB(1/2〃馈管40m长、5dB/100m)
全向天线增益:9.8dbi
天线架设高度:30m
c.对讲机参数
发射功率:4W(36dBm)
接收灵敏度:-116dBm
对讲机天线增益:0dBi
对讲机高度:1.5m
(2)中继台与对讲机的系统增益
在本例中,所谓系统增益就是对讲机发射信号给中继台接收机允许衰减的最大值,若不考虑电缆损耗和天线增益的条件下:
系统增益(dB)=发射功率(dBm)-接收灵敏度(dBm)
若考虑电缆损耗、天线增益的条件下,本例系统增益为:
SG(dB)=Pt+PA-(RA+CL+RR)
=36+0-(9.8-2-116)
=144.2(dB)
式中:Pt——对讲机发射功率
PA——对讲机天线增益
RA——中继台天线增益
CL——同轴电缆损耗
RR——中继台接收灵敏度
(3)如果系统增益等于电波传输的损耗,则说明通讯距离的电波能量已达极限,若系统增益小于传输损耗则表明通讯可能建立不起来。
将系统增益代入电波传输损耗工程公式:
144.2=88.1+201g455-201g1.5×30+401gd
144.2=88.1+53.2-33+401gd
35.9=401gd
d=7.9km
(4)上式仅计算了上行信号(对讲机发给中继台)可通讯的保守距离,而未计算下行信号(中继台发给对讲机)可覆盖的距离,通常由于中继台发射功率较大,其下行信号往往优于上行信号的通讯距离。由于系统通话是双向的,因此系统的保守通话距离往往以上行信号为准来计算。
通讯系统中的干扰
1.系统中的干扰有很多,有些是产品制造中不可避免的,有的是在系统集成时产生的,我们主要讨论后者,在日常通讯中经常碰到的干扰主要有两种:同频干扰和互调干扰。
2. 同频干扰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的工作频率受到了另一个系统相同频率的干扰。虽然两台发射机标称频率相同,但多少还是有所差异,当一台接收机同时收到两台发射机信号时,会产生两个发射频率差异的差拍干扰,如果两发射频率相差1KHz,在接收机中即可听到1KHz的差拍声,另外尽管发射频率相同,其频率的相位也不一定相同,因此会产生低频交流声的干扰。
3.互调干扰是由电路中的非线性器件产生的,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产生互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干扰信号侵入发射机的末级,从而同有用信号之间引起互调。此类干扰称为发射机互调干扰。
(2)处于互调关系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无线电信号被接收机接收,在接收机高放级产生互调,称为接收机互调干扰。
4.互调干扰主要反映在多信道系统或与其它系统安装在一起,多信道频率相互间或其它系统频率与多信道频率混合而产生,产生的主要机理有两种表现形式,如果我们用A、B、C……表示频率的数值,则有:
2A-B=C
A+D-C=B或A+D-B=C
举例说明:某一系统有4个信道的发射频率分别为:
1CH 160MHz 2CH 161MHz
3CH 162MHz 4CH 163MHz
如果不采取互调抑制措施,就会产生:2×160MHz-161MHz=162MHz(假),即1CH的二次谐波进入2CH功放末级产生差频形成一个假的162MHz,就会对3CH所接收的设备造成干扰。
另外还会产生:160MHz+163MHz-162MHz=161MHz(假),即1CH和4CH的和拍与3CH的差拍产生一个假的161MHz,就会对2CH所接收真的161MHz频率产生干扰。
5. 为了避免互调干扰,通常有两种做法:根据互调产生的机理在发射机功放输出端口加单向隔离器,对外部进入的信号进行衰减,不让其产生和频和差频。对于接收机采用大动态范围的器件,降低减小非线性。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频率时,人为避开产生互调组合的频率。前者需要增加设备投入,后者较经济,但取决于所审批频率的可能性。
6.无(三阶)互调干扰频率的工程计算方法:
(1)将所分配或使用的频率从低向高排序;
(2)按最小信道间隔计算每个频率对应的频道数;
(3)计算相邻频道数的差值;
(4)求差值的和(按下举例方法求和);
(5)检查差值与和数中不得有相同的数出现。
举例说明:现有一组频率156.275MHz 156.150MHz 156.200MHz 156.125MHz计算是否存在互调组合(如图一)。
有相同的数字3,表明这一组频率存在互调,只有将156.275频率向上调换成156.300或其它的频率才可避开互调组合。上面括号中的数字是被调换后的计算结果。
中继台组网方案
1.二次接力中继方案一(图二)
说明:(图中的频率为说明组网通讯方式而假设)
本方案使用3台内置双工器的中继台,可将A区和B区联网
对讲机设置2个信道:
1CH TX 150.000 RX 155.700在A区使用
2CH TX 155.800 RX 150.100在B区使用
中继台A的频率设置:
TX 155.700 RX 150.000
中继台B1的频率设置:
TX 150.100 RX 155.700
中继台B2的频率设置:
TX 150.000 RX 155.
2.二次接力中继方案二(图三)
说明:(图中频率假设)
本方案在A区使用了一台标准的中继台(内置有双工器),而在B区使用2台半双工电台组合互控的中继台,B区组合中继台使用2付天线,对讲机设置了3个信道:
1CH TX 150.000 RX 155.700 在A区使用
2CH TX 155.800 RX 155.100 在B区与A区通话
3CH TX 155.700 RX 150.100在B区自中继
半双工电台1的频率设置:
TX 150.000 RX 155.700
半双工电台2的频率设置:
TX 150.100 RX 155.800
3.两区自动漫游方案一(图四)
说明:本方案A、B两区各使用了一台中继台和一台半双工电台,半双工电台使用收发同频半双工工作方式,而且仅做两区互联的链路。
对讲机设置两个信道,频率:
1CH TX 150.000 RX 155.700
2CH TX 150.000 RX 155.800
并且设置这两个信道快速扫描,由于这两个信道TX频率相同,无论搜索到哪个区均可进行通话,因此无论在哪一区均不需人工切换信道,从而达到自动漫游的功能。
4.两区自动漫游方案二(图五)
说明:本方案A、B两区均使用半双工电台组合互控的中继台,对讲机编程三个信道,并且进行扫描搜索
1CH TX 150.000 RX 155.700 A区自中继
2CH TX 150.000 RX 155.800 B区自中继
3CH TX 150.000 RX 150.100 A、B区相互通讯
每部半双工电台收发频率接近,均在双工器允许的带宽内,故使用双工器进行收发隔离。
参加美赛,引用美国无线电联盟的内容应该更好些
再给个网站,三W点ARRL点ORG
----------------------
首先声明,我回答的所有问题,是在现阶段应用的模拟中继角度上的,不是数字中继
另外大家都挺着急,提问太多,可能疏忽没能回答到,希望大家问问题前先看下帖子,说不定您的问题我已经解答过了,对于普遍问题我也会放到这里。
-------------------
关于中继覆盖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解答,要根据实际环境改变
首先高度决定一切,然后要看发射机功率,馈线衰减,天线增益,驻波比,太阳活动等等。
关于亚音
---目的是为了防止用户对中继的误开启,因为杂波干扰信号是不会有亚音的,所以中继就不会被开启,只有有亚音的信号才是用户发出的~,连续语音控制静噪系统,俗称亚音频,是一种将低于音频频率的频率(67Hz-250.3Hz)附加在音频信号中一起传输的技术。因其频率范围在标准音频以下,故称为亚音频。当对讲机对接收信号进行中频解调后,亚音频信号经过滤波、整形,输入到CPU中,与本机设定的CTCSS频率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开启静音。
PL
MOTO使用的一种信令,就是在信号前加了一段音频,类似于曾经拨号上网时电话里听到的杂音,杂音匹配后中继转发
中继是由一个用户开启,把信号经功放放大后转发给覆盖范围内其他用户的设备范围内所有用户均能接收到信号
增益,就是天线对信号的放大。
上中继必须有电台呼号在中继上讲话前要先守听一会,确认无人使用在呼叫 ---说明中继无法多人同时呼叫
在通话过程中一个人说完,另一个需要接着说的时候要注意停两秒再说。(这样其他人有特殊情况需要插播的时候,可以随时进来)
第一次通话的时候一定要先报对方呼号,再说自己的呼号。如果长时间通联,每隔十分钟需要再报一次。结束的时候也要再报一次双方呼号。
通联结束之前要互道再见,明示通联即将结束,以便他人继续使用中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