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2-5-27
- 注册时间
- 2012-4-19
- 听众数
- 4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424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77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97
- 主题
- 4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5
升级   38.5%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5-27 22:28 |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 自我介绍
- 我是小宛,在参加数学建模,请多多指教,多多交流~
 群组: 数学建模 |
(转) 数学很重要,这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对学经济的人而言更是。数学的优点在于它能用最理性的方式说服你来接受我的观点,只要我的逻辑推理无懈可击。对于经济这种百家争鸣的社会学科,精通数学的确就像拥有了一门利器。还记得上学期双学位教数理经济的任宇老师讲过这样一个笑话,卢卡斯数学不好,娶了一个数学巨牛的老婆帮他写论文,名声鹊起。但两人终因感情不和离婚,离婚前二人协定,如果卢卡斯在离婚后三年内获得诺贝尔奖,奖金分得女方一半。一年后,卢卡斯果然获奖。但是在后来由于缺乏一个数学的贤内助,他的论文质量每况愈下,迫不得已只好又娶了另外一个数学天才回家。# A% ^! A) `0 i) B9 m2 v
不管卢卡斯的感情生活和学术生活有多丰富,数学在经济学中地位的上升的确有目共睹。那么,我有两个疑问。第一,经济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数学在经济学中是个什么角色?第二,数学到底应该如何运用?6 }6 r% v2 O7 P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一直认为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什么?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既然研究对象是人,人的感情丰富多彩,人的思维千变万化,如何用数学来度量?的确,我们可以估计股票的走势,可以用效用函数来估计人的偏好,可以有行为经济学,但是我总认为我们实在难以用冷冰冰的数字试图去量化充满灵性和血性的生物活动规律,就像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现实中很难站得住脚一样。记得曾经学过一个博弈,AB两人分10块钱,A决定分配,B同意分配方案则方案生效,不同意则分配不能进行。如果B是理性经济人,他应该同意除了A独吞10元之外的任何方案,因为有总比没有好。然而事实实验结果却是很多人考虑到诸如公平之类的因素,拒绝了B分得比A少的方案。我们要做的是寻找经济学的规律,研究稀缺资源的分配,研究公平与效率。这当中,人,尤其表现为制度因素,用数学来衡量,我认为难免有所偏颇。
! L8 M) l- J- i9 ~3 c7 Y4 J$ S- f 其次,是我最近刚刚看过《观音山》的体会。人生无常,你怎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经济学家可以把宏观经济模型做的很漂亮。但是,经济学家能预测到金融危机吗? 能预测到日本地震吗?上帝打个喷嚏,那些再完美的模型一样土崩瓦解,那些再意淫的未来一样遥不可及。
3 ?- G1 m& o7 d 关于第二个问题,有感于最近《学经济》的审稿。投稿来的17篇文章里,每篇文章都有数学模型和计量。也听学姐说过,有漂亮数理模型的文章比较容易发表。在大二财政课的时候,只要运用模型的组无一例外获得老师的青睐摘取高分。但是其中的模型和计量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至少在审稿中,我发现两个很明显的问题。第一,模型与实证分析的脱节,前面满满的模型只为了说明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后面给出的分析与模型内容基本上没什么关系。模型的作用是为了用清晰的逻辑说明问题解决问题。记得在去年经济年会的时候听过一个博士关于留守儿童的一篇论文报告。论文用三年调查的数据做计量回归得出的结论是打工父母多在家陪陪孩子可以减少孩子生病的概率。当时有一个老师点评,说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要给出问题的传导机制具体的政策建议。是父母在家给孩子打疫苗使他们更健康,还是父母做饭给孩子增加营养让他们更健康?只凭一个回归,做出来的结果实在没什么意义。第二,计量是一门高深的东西,股扎拉蒂的书实在是太浅。双学位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东西不会。好的计量模型需要考虑的假设和进行的修正实在是太多太多。为数学而数学,却忽略了经济学的本质。虽然理论上很难创新,但是有新想法,能自圆其说,用不用到高深的数学模型,又有什么关系呢?* v5 R6 E; p }3 p! O: H( s5 A
我辈非科斯,不能用语言就把问题讲清楚。但是数学在经济学里到底算什么?求交流,求解惑。
" d" x% z# E+ d: O4 c1 V1 \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