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4-5-14
- 注册时间
- 2012-9-6
- 听众数
- 1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14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6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3
升级   1.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自我介绍
- 我叫刘子业
 |
5 z6 J; q1 \2 h" x/ ~
2 t) L. V* ]. E 我国经营西药类商品出口的企业有7000多家,很多小企业不惜以低价竞销的手段来争取市场的一席之地,不论是在一般贸易中还是在有关国家政府采购的招投标活动中,相互压价等不合理的竞争十分严重,过度的低价必然造成出口药品的质量下降。: z9 m. i* q/ L3 }' ]
3 v- ?' \" a0 e \8 c8 B D8 v 一、我国西药业对原料的依赖性分析0 Y# v6 q: T- b' j# m
) K/ w: v- v$ R 西药出口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其原料药价格因为环保、市场供应偏紧等原因价格大幅上扬,导致西药生产成本增加。
2 ]) ^+ {& k6 [- d" y' R( u4 R: \) z1 _- f4 q+ V
二、我国西药行业经营风险分析* O) h f' T, e$ S5 J$ d
1 t) G1 V, |$ @+ Q: N9 ^ ? 尽管在新兴市场的形势大好,但西药产品仍存在较大的恶性竞争风险。由于西药出口多为仿制药,且同质化严重,主要出口到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低价竞争的问题。近年,国外客户对中国的情况也逐渐了解,采购前,一般会向几十家企业询价。再加之存在一些不正规企业,药品生产投料不足或以次充好,压低价格,搅乱市场秩序。目前西药制剂出口的利润与化工产品的利润相当,只有3%~5%左右。
+ E8 s+ j6 r6 g- q
3 e$ z: b$ |/ W5 |% k' R 三、外资的进入对我国西药业的威胁+ h+ _/ \! Q% x' t' P5 @
# F# F" O2 a& J
改革开放后,跨国企业在华医药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辉瑞、默克、罗氏、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二十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我国已有合资和外资制药企业约1500家,占我国制药企业总数的30%左右。/ e4 c/ ^ I8 z/ ?
9 n, M- v; O1 d, c3 _% x, Y 据博研智尚发布的《2011-2016年中国西药制剂类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生产的800多种西药中,超过97%为仿制药,几乎全部先进制药技术都来自于国外。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控制,整个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非常高,在销售额方面,外资企业在整个医药产业总销售额中占据了27%左右的份额,在大城市中,外资药和进口药已占销售额的60%-65%,医疗器械市场约80%的份额为外方占有。有些品种为外资垄断,如礼来占据我国胰岛素市场份额的99%。我国医药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据统计,我国医药行业共有企业5635家,同比增长了6.68%,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企业增长数量仍然很大。其中,行业内小型企业占到了行业的85.44%,大中型企业一共才占到不到15%。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上看,行业的集中度相对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美国一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我国全国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总和。此外,行业还缺乏领军企业,虽然在个别产品上,我国医药企业在全球占有很高比重,但是这些产品通常情况下附加值比较低,由此造成了我国企业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能力。7 k& u+ d6 p4 q# J
5 p) n N' f" j) c+ U' X; ~5 h% {
% z7 r6 \+ Z! d! W W
0 `. u' k2 K. ~$ `2 t
& ^- {1 z2 _, U% }& q F
2 e1 [, W8 w5 r6 Q! w5 q) R# U4 n* k. p; t o
cninfo360.com/hyxw/yyhy/20120828/280835.html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