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6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4-11-6
- 注册时间
- 2011-7-12
- 听众数
- 6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395 点
- 威望
- 1 点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249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2
- 帖子
- 219
- 主题
- 18
- 精华
- 1
- 分享
- 0
- 好友
- 36
升级   74.5%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4-11-6 15:13 |
---|
签到天数: 105 天 [LV.6]常住居民II
群组: 学术交流A |
不知道你从哪找到的,这篇文章大部分方法和我当时想的一样。既然你叫我评价了,那我就仔细的给你分析分析吧!
% b/ x0 d* u1 _* x+ ]" {/ d首先,摘要写的没有问题,问题重述没有重述,会扣2-3分。问题分析也可以。问题假设出现了个别问题,假设1和4个人认为意义不大,会扣1分左右。$ e7 E! ]/ A8 W5 E. Q3 {2 a' s
接下来说正文:
: v+ y; Z: k2 \+ g4 ^% O5 [8 u2 y第一问应该会是文中的致命伤,会影响国奖的评比。第一,针对文中的数据没有处理,应该会扣3分左右。第二,进行检验的条件没有进行分析,这会影响方法的选择。这里也会扣2-3分。第三,可靠性分析的结果未必可靠,我当时做的结果也是如此,但引用置信区间检验和离差平方和得到的结果明显不一致。所以,这里的结论可能会有问题。总之,第一问个人猜测是文中的影响最大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国奖的评比。
- a9 n4 L. U) c. T0 F第二问,我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分级结果差异都不小,这点不好评价,作者分为5类,感觉结果还算满意,如果能验证就更好了。; h8 ]$ ~% z* k4 }& ~
第三问相关分析不是很好的方法,但分析的还可以,一般水平。如果有缺陷的话,那就是比较和分析还不够。5 o5 ^; `( w. `. }' _$ c2 t
第四问后面部分,尤其Fisher判别分析处理的非常合适,实际上我们第二问就可以用到了。只是在第四问上没有再用之前的方法详细验证一遍,这也是我的遗憾。对于作者的处理,感觉比我详细多了,问题应该不大。如果对芳香物质做进一步的叙述也许会更好。
/ B) E. Y" }! X: f2 Z* z% Y1 s8 R8 Z* V+ \其他部分都算比较合适。& d) h8 H( g/ c( d: F5 f
最终的评价为,文章解决了大部分问题,针对Fisher判别分析法的准确率,个人认为因为作者用评酒大师罗伯特•帕克首创的100分制评分体系,依然是主观因素下考虑的判别分析,因此,准确率没有达到90%。而实际上,基于理化指标和质量的智能聚类能有效减少主观因素,这种情况下再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对加入芳香物质后对质量的变化进行论述更为合适。另外,本文的主线为葡萄酒的质量评价。有意让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相互结合(尽管有人分析感官指标更重要),因此,对于模型的推广可以按照质量评价的总体思路展开。( U' B9 d8 X% G$ h. f$ G
因此,总得说来,文章第2问,第4问处理的合适,还可以。运气好的话能冲国二,不过希望不大。个人认为省一,省二,把握大点。由于第一问的处理不知道会扣多少分,省三是底线,总之,这篇文章在一般的赛区应该是能获省奖的。祝好运!!!0 V5 p% l6 b7 L8 T
; b: D, ]8 ~6 w7 ?- D
: }" `% G, U% D, m+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