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剩余定理新解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20

主题

3

听众

178

积分

升级  3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29 17:02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5 2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中国剩余定理新解" {9 {9 P9 R8 v+ Q* d, U
    为什么要编写本文?因为,中国剩余定理属于算术问题,算术的特征是准确性和唯一性。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确认它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探索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便于人们推广应用。: Z6 x  l* }' A3 ]% S: c: P
    本文的主要内容:1、原题,2、基本原理,3、计算方法比较,4、中国剩余定理的扩展,5、趣谈中国剩余定理。& S0 b* X  f2 F, V+ k. B+ m
    一、原题; [$ y2 W* j; Q  P
    中国剩余定理,又叫孙子定理,原文是:
    $ |4 P* S& O; Q+ g( m“《孙子算经》中的题目:有物不知其数,三个一数余二,五个一数余三,七个一数又余二,问该物总数几何? % u( R$ L/ d+ a1 x; a; s+ y
    《孙子算经》中的解法:三三数之,取数七十,与余数二相乘;五五数之,取数二十一,与余数三相乘;七七数之,取数十五,与余数二相乘。将诸乘积相加,然后减去一百零五的倍数。”对于这种解法(以下简称前人的计算方法)。
    1 ?  N  C+ d! S9 k- b; o- V% t那么,前人计算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只有从计算原理,才知道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所求之数是否存在,存在于什么范围之内?计算方法最简单、最方便的是什么?( L$ D1 `9 F# A# c/ t" ]6 B
    中国剩余定理,是从一种现象开始,寻找解决现象的方法。本人认为应该从基础原理开始,便于人们掌握和应用:
    5 v; P& R0 s$ f" ~, j! g二、基本原理5 O+ F$ y- W- S
    1、在整数中,用不同的器具,如2,3,5,7,11,13,17,…,N(素数)量一个固定的数,每一个量器都有一个固定的余数。
    - s$ Q0 V7 S; W# {" [如某数为53,用2,3,5,7进行衡量,有53/2余1,53/3余2,53/5余3,53/7余4,即,53除以2,3,5,7都有一个固定的余数,也只有一个固定的余数。1 ?% _+ S7 e9 C' I: [; Y
    2、用2,3,5,7,11,13,17,…,N作为器具,每一个量器取一个固定的余数,在2*3*5*7*11*13*17*…*N之内(也就是在除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内),满足这些余数条件的数只有一个(具体分析见后)。
    9 K( W7 H: W! \( L如用2,3,5,7量M,当M/2余1,M/3余2,M/5余4,M/7余5,得M=89,89必然存在于2*3*5*7=210之内,在每210个连续数之内满足M/2余1,M/3余2,M/5余4,M/7余5的数只有一个数,可以用89+210N表示。# x2 q; _2 W5 ], a
    必然存在的理由依据:用2,3,5,7,11,13,17,…,N作为器具时。自然数除以2可以取2种余数,余0,余1;除以3可以取3种余数,余0,余1,余2;除以5可以取5种余数,余0,余1,余2,余3,余4;…,除以N可以取N种余数,余0,余1,余2,余3,余4,…,余N-1。不同的余数排列组合共有2*3*5*7*11*13*17*…*N个,正好对应2*3*5*7*11*13*17*…*N之内的数,每一组不同的余数对应这之内的一个数。为什么存在一一对应呢?请看下面的具体计算。
    " C- O! c7 W9 Q; X+ w3、除以A余C的数,为等差数列C+AN中的数,也只有C+AN中的数满足除以A余C。
    2 m6 f5 @- }' I& I. `/ o  {# T; l4 S3 F0 Z如除以7余3的数,为等差数列3+7N中的数,也只有3+7N中的数满足除以7余3。7 y4 M9 z6 [2 [: R- G
    4、除以A,B,…,C都余K,称为同余项。满足除以A,B,…,C都余K的数为等差数列K+(A*B*…*C)N,也只有K+(A*B*…*C)N中的数满足分别除以A,B,…,C都余K。
    4 x% N9 R* ^2 z* S$ @三、计算方法比较
    7 J" m2 Q# x  t+ ?. A计算方法,指求除以素数2,3,5,7,11,13,17,…,N各取一个固定的余数,在2*3*5*7*11*13*17*…*N之中,寻找满足这些条件的这一个数的方法。4 |+ ?( B: u4 i8 J5 t9 S
    上面虽然说的是除以素因子2,3,5,7,11,…,N的依次排列,换为不同的素数A,B,C,D,E,…,Z这种说法仍然成立;排列顺序不一定依次,可以按自己的须要,认为怎样计算方便就怎样进行排列。  `6 V0 R3 v, c2 b! v4 s" m
    解决这一问题,前人有两种方法,本人有一种计算方法,下面以同一个题进行比较:
    % L; u- E  n/ X方法一、+ I  I4 G0 o1 V9 [! \$ ~, R
    前人的计算方法为什么成立?其解题思路为:
    5 Z6 P, m7 _( n3 C* B- V$ U令某数为M,令素数为A,B,C,D,…,Z,已知M/A余a,M/B余b,M/C余c,M/D余d,…,M/Z余z。求M=?
    5 v5 q0 a8 V0 H因为A,B,C,D,…,Z为不同的素数,故,B*C*D*…*Z不可能被A整除,有(B*C*D*…*Z)N中取A个连续项,这A个连续项分别除以A的余数必然存在0,1,2,3,…,A-1,每一个余数都不缺少。所以,从这A个连续项中必然能寻找到除以A余1的数。再用除以A余1的这个数*a,其积必然除以A余a,这个除以A余a的数,为能够被素数B*C*D*…*Z整除的数,为第一个数;* b5 a; n) O: y; A2 \/ s7 C* }
    再按同样的道理,从A*C*D*…*Z的倍数中寻找除以B余b的数,该数具备被素数A,C,D,…,Z整除的特性,为第二个数;1 c- k9 X* H( U) [+ f0 g7 Y3 t
    因为,第一个数除以A余a,第二个数能被素数A,C,D,…,Z整除,即能被A整除,所以,第一个数+第二个数之和,仍然保持除以A余a;
    9 Q9 J' \! c* Z+ V! T' q, ]& O同理,第二个数除以B余b,因第一个数能被B整除,所以,第二个数+第一个数之和,仍然保持除以B余b。即,第一个数+第二个数之和,为满足除以A余a,除以B余b,并且,能被C,D,…,Z整除。6 D  w% G, c" I* {4 H* w" z
    按同样的方法,从A*B*D*…*Z的倍数中寻找除以C余c的数,该数具备能被A,B,D,…,Z整除的特性,为第三个数;; g0 \  o" _4 \
    因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能被C整除,故第三个数+(第一个数+第二个数),仍然保持除以C余c;又因第三个数能被A、B整除,所以,(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第三个数之和,仍然保持除以A余a,除以B余b。即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第三个数之和,为除以A余a,除以B余b,除以C余c的数,而且,能被素数D,…,Z整除的数;0 S9 m: U* y  M
    依此类推,按上面的方法寻找到除以各素数余数的数之总和,为满足除以各素数余数的条件的数。总和再减去能被这几个素数共同整除的数(A*B*C*D*…*Z)N后,其差仍然保持除以各素数余数的条件的数。由此构成前人对中国剩余定理的解法。
    9 i4 ]/ s- m( p! H1 U# E例:某数为M,M/3余2,M/5余4,M/7余3,M/11余6,求M=?
    2 d9 P0 m2 b+ [解:8 }& ^* N5 c; ]0 |- K) g" G
    1、5*7*11=385,对385N取3项:385,770,1155,因385/3余1,有385*2=770,为除以3余2的数;
    3 r4 W* O* h) b8 P* Z4 ^2、3*7*11=231,对231N取5项:231,462,693,924,1155,因231/5余1,有231*4=924,为除以5余4的数;" \% m  Q' U- t4 r: b
    3、3*5*11=165,对165N取7项:165,330,495,660,825,990,1155,有330/7余1,得330*3=990,为除以7余3的数;
    , H) ?, m. q- p; p3 u$ V6 y4、3*5*7=105,对105N取11项:105,210,315,420,525,630,735,840,945,1050,1155,因210/11余1,有210*6=1260,为除以11余5的数;
    1 L6 [5 P6 O& O4 e1 s5、770+924+990+1260=3944,因3*5*7*11=1155,3944/1155余479,即479为满足这些条件的数。
    0 n- l, O4 _3 A5 l$ M9 F& l( {其实,前人的计算方法,完全可以简化一个步骤,直接寻找满足余数条件的数,省略一步乘以余数得寻找之数:6 ?( a" i+ |$ `" l2 W4 o! W. n
    1、5*7*11=385,对385N取3项:385,770,1155,因770/3余2;% U8 k3 Q: \& {$ v
    2、3*7*11=231,对231N取5项:231,462,693,924,1155,因924/5余4;, r% \/ S1 s" D4 k8 b! Q' C7 R
    3、3*5*11=165,对165N取7项:165,330,495,660,825,990,1155,因990/7余3;
    + b/ J7 z  Z& z* ]4、3*5*7=105,对105N取11项:105,210,315,420,525,630,735,840,945,1050,1155,因105/11余6。% P+ u& j! p5 [, ]4 k& A  C
    5、770+924+990+105=2789,因3*5*7*11=1155,2789/1155余479,即479为满足这些条件的数。+ T" z% R6 q( X( ~1 O
    方法二、- b% V3 u' Y2 |2 R& `! t1 B
    除以3余2为等差数列2+3N有:2,5,8,11,14,…,479,…,1154,要取5*7*11=385项,- K1 W; ]9 O$ T6 E
    除以5余4为等差数列4+5N有:4,9,14,19,…,479,…,1154,要取3*7*11=231项。! j# u/ \, ^  a* z4 k! ~
    除以7余3为等差数列3+7N有:3,10,17,24,…,479,…,1151,要取3*5*11=165项,4 C5 [0 Z6 [) y* W! ~0 c
    除以11余6为等差数列6+11N有:5,16,27,38,…,479,…,1149,要取3*5*7=105项。# W& r  G. a5 @
    因4个等差数列在1155内,只有479都同时存在,所以,只有479为满足这些条件的数。
    4 Q3 V0 u- y' w方法二对于计算较大的剩余数,很不适用,不可取。
    / n" o! u9 A, h- a9 u% E3 T本人的方法:
    % n( `- x, D6 ], t  O该计算方法,可以直观地说明剩余数在范围内存在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我们边计算,边说明。$ s1 S# e+ M5 W4 ^& I! e
    (1),初步计算:
    / Z5 Y) M: V* z对于素数11来说,1,2,3,4,5,6,7,8,9,10,11,在这11个连续数中,只有6除以11余6,满足除以11余6为等差数列6+11N;
    ( `) O5 C' o; \3 m+ w素数7,对6+11N取7项,6,17,28,39,50,61,72,这7个数除以7余1,2,3,4,5,6,0都存在,这就是存在的必然性;只有17/7余3,这就是唯一性。因11*7=77,即在77之内满足除以11余6,除以7余3的数只有17,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数为17+77N,表明每77个连续数之内只有一个数满足这两个条件。
    - T% v7 Z. o+ O素数5,对17+77N取5项:17,94,171,248,325,这5个数除以5余1,2,3,4,0都存在,这就是存在的必然性;只有94除以5余4,这就是唯一性。因77*5=385,即在385之内满足除以11余6,除以7余3,除以5余4的数只有94,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数为94+385N,表明每385个连续数中只有一个数满足这三个条件。
    & g/ x" K7 i) n' z3 f素数3,对94+385N取3项:94,479,864,这3个数除以3余1,2,0都存在,这就是存在的必然性;只有479除以3余2,这就是唯一性。因385*3=1155,满足这4个条件的数为479+1155N,表明每1155个连续数中只有一个数满足这四个条件,也必然有一个数满足这四个条件。
    ; V$ E: `; O! X- p  o& }5 h(二),简化计算(该方法实用于计算大数):& X- ~& G/ t- b# w
    1,素数11,除以11余6为等差数列6+11N;' p* n' r# g$ t0 g' ?$ r
    2,素数7,将等差数列6+11N的首项和公差同除以7的余数为6和4,组成新的等差数列6+4N,取7项之内必然有除以7余3的数,第一项6,第二项(6+4)-7=3,当出现与余数相同的数时,就不需要再往下计算了。代入原等差数列6+11*(2-1)=17,因11*7=77,得新的等差数列17+77N;) _) x; _4 l) N- J% m
    3,素数5,将17+77N同除以5变为2+2N,取5项之内:2,4,得第二项满足条件,代入有17+77=94,因77*5=385,得新的等差数列94+385N;
    . |3 b1 D2 K' R3 w, {0 I4,素数3,将94+385N同除以3变为1+1N,取3项之内:1,2,得第二项满足条件,代入有94+385=497,因11*7*3*5=1155,即497+1155N数列的数都满足这4个条件。
    2 B  B, h4 f" y( v; H( X本人的这种方法,是在3+5+7+11=26个数之内,寻找在1155之内满足除以这4个素数余数条件的数,这种方法也叫滚雪球的方法,容易理解、操作都比前人的简单、方便。% A  J* U' {6 l# ^/ t

    ( }" h+ w- ?- M% Q" Y方法二、同余的解法:, C. {# E4 ~' d$ h% l
    例M/5余3,M/11余4,M/19余3,M/29余4,M/37余3,求M=?
    7 z9 n- m0 E6 }% E; MM除以5,19,37同余3,满足除以5,19,37都余3为等差数列3+(5*19*37)N,即3+3515N;
    " T/ j2 A: P0 H' `" OM除以11,29同余4,满足除以11和29都余4为等差数列4+(11*29)N′,即4+319 N′。. ]! x- h% [, I+ |; {
    这里又出现三种解法:
    7 j0 E5 c3 D: r& p$ r( K1、将3+3515N取319项,4+319 N′取3515项,共同有之数为此题的解;
    # V6 e0 P: {# K6 O, j0 R" |2、将3+3515N取319项,寻找除以319余4的数,为此题的解;3 `) |" C6 B) |& N
    方法1和2比较烦锁(略)。
    ' @5 _, f0 E( G* U) t7 l3、将3+3515N同除以29得等差数列3+6N取29项之内:3,9,15,21,27,4(当≥29时,减去29再算,下类似),得第6项除以29余4,代入原等差数列3+3515(6-1)=17578,因3515*29=101935,得等差数列17578+101935N。1 V5 k* C- Z7 Z# h7 F$ f
    将等差数列17578+101935N同除以11得等差数列0+9N,取11项内:0,9,7,5,3,1,10,8,6,4,得第10项除以11余4,代入原等差数列17578+101935*(10-1)=934993。又因5*11*19*29*37=1121285,即在1121285之内只有M为934993时,满足M/5余3,M/11余4,M/19余3,M/29余4,M/37余3。等差数列934993+1121285N的数,都满足这些条件。& E1 ^5 I5 r! J/ W$ R5 I
    四、中国剩余定理的扩展+ L6 J. ]5 v. N; _' G) [4 U9 o
    中国剩余定理在初始阶段,都是除以素数的余数。后来,不可避免地扩展到除以合数的余数问题。当涉及除以合数的余数后,就出现了有的题有解,有的题无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a* ~& T' z! G
    前面说的是除以不同素数的余数,那么,除以任意数的余数是否存在必然性和唯一性呢?, }4 l4 j" A8 @. C  ^6 |6 V
    这里的任意数,不包括0和1,任意数分为单合数、多合数、混合数、素数:
    / ], }8 p0 @8 X% W! X- K6 j3 G# n+ O单合数,指由单个素因子组成的合数,如8,16等由单个素因子2组成;9,27,81等由单个素因子3组成。 # d) c& Q/ p8 n. H7 W
    多合数指两个以上不同素因子组成的合数,如30=2*3*5。
    / Q; D1 _3 |: G- `! E6 g7 {混合数指由单合数与多合数组成的合数,如840=8*3*5*7。$ Q1 r5 c4 m( L" Q' h& Z
    例一,M/16余3,M/105余4,M/11余5,M/3余1,求M=?
    " l+ S" h- X1 i! k- I8 Y首先审题:16为单个素因子2,105=3*5*7,还有11,3。这里只有一个重复素因子3,对于单个素因子3已经明确M/3余1;在多合数中M/105余4,用该余数4/3余1,没有矛盾,该题为可解之题。 5 n! f. B2 X; o/ ^" F: a
    抛开重复素数3后有:16*105*11=18480,表明在18480内该题有解,有唯一的解:/ W4 K# d3 }& M' R9 Z  ^8 e+ D% j, _8 k
    满足除以105余4为等差数列4+105N,将4+105N化为4+9N取16项内:4,13,6,15,8,1,10,3,得第8项满足除以16余3,代入原等差数列4+105(8-1)=739,因105*16=1680,即在1680内同时满足除以105余4,除以16余3,只有739,得等差数列739+1680N; " O9 b* Z7 v1 u8 u! q0 c
    将该等差数列739+1680N化为2+8N,取11项:2,10,7,4,1,9,6,3,0,8,5,满足除以11余5为11项,代入的等差数列739+1680(11-1)=17539,因1680*11=18480,满足这些条件的数只有17539+18480N等差数列的数。  q- J4 q9 q6 g) D& {& f
    例二,M/135余37,M/63余28,M/105余7,求M=?) |3 B! w9 P2 g$ L) V
    这里的135=3*3*3 *5,63=3*3*7,105=3*5*7。单合数有3的平方,3的立方;素数有3,5,7。计算最小公倍数时,单合数取素数N次方中最高的,即3*3*3=27,表明该题有除数27,5,7。有27*5*7=945,那么,满足这些条件的最小数在它们的公倍数945之内。9 m8 ^: h# G1 Z. a# h; v8 j
    审题:37/3余1,28/3余1,7/3余1;37/5余2,7/5余2;28/7余0,7/7余0。其余数除以素因子的余数,都没有矛盾,表明该题有解。
    9 R' s. F( Q! ^! c因M/135包括M/27和M/5,所以,该题变为:M/135余37,M/7余0。: ^( K, ~. c" _- V; A
    M/135余37为等差数列37+135N,化为2+2N取7项内:2,4,6,1,3,5,0,得第7项除以7余1,代入原等差数列37+135*(7-1)=847,即847+945N数列的数都满足这些条件。
    6 x+ h- g( i: L" w8 G- i0 J3 ]" ]  ?说明:
    ( L) \2 z- }+ E" g* c; Z& l1、 单个素因子组成的合数是不能拆分的,其除数取素数N次方中最高的;* H2 R8 A. s# z' g, `' m- L5 o
    2、 多个素因子组成的合数是可以拆分的,拆分方法:为总余数除以各素因子;" i% ]2 m3 q, {7 [3 B
    3、 重复素因子,应先检验是否有矛盾,无矛盾是可解之题,有矛盾是无解之题;
    8 w+ |6 k6 w* }  ]# T& P4、 重复素因子,重复合数,应当抛开重复后,再进行计算。
    - W" }; S8 \) x2 z. y- t; n/ T再举一个重复数的抛开,如M/105余19,M/165余139,求M=? ! d* l) c8 N# s$ [* j
    审题:105=3*5*7,165=3*5*11,两个合数中都有素因子3和5,因总余数19/3余1,139/3余1;19/5余4,139/5余4,余数除以素因子的余数无矛盾,该题有解。
    $ z# c# G) q* a4 D+ B+ v3 Y4 |2 H2 N选择抛开105中的3和5,剩余7,有19/7余5,原题变为M/7余5,M/165余139。
    + }/ C9 u- a) c4 M8 K' }1 a由M/165余139为等差数列139+165N,先化为6+4N取7项内:6,3,0,4,1,5,第6项满足除以7余5,代入原等差数列139+165*(6-1)=964,因165*7=1155,得满足该题的解为964+1155N。
    3 K5 f6 f' j) W+ B' W) ?9 d中国剩余定理的结论:* Q; B+ W6 H3 D
    令任意固定整数为M,当M/A余a,M/B余b,M/C余c,M/D余d,…,M/Z余z时,这里的A,B,C,D,…,Z为除数,除数为任意自然数(不包括0和1)时;余数a,b,c,d,z为自然整数时。
    7 A  H3 k+ y9 d1 t! q% `7 A  1、当题正确时,在这些除数的最小公倍数内有解,有唯一的解,每一个最小公倍数内都有唯一的解;当题错误时,在整个自然数范围内都无解。 0 W2 p5 M2 n# L/ d3 ~
    2、当M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除数的最小公倍数内时,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除数和余数同时定位M在最小公倍数内的具体位置,也就是M的大小。
    % f$ L" g( [0 @7 \2 d+ c五、趣谈中国剩余定理! e1 ?* a% z7 t
    我们以57为例,有57/2余1,57/3余0,57/5余2,57/7余1,57/11余2,57/13余5,57/17余6,57/19余0,57/23余11,57/29余28,57/31余26,57/37余20,57/41余16,57/43余14,57/47余10。
    ! I( X: A! [3 T! [+ P这里有15个素数作为57的参照,那么,所有素数的乘积大于57许多;分别乘积,大于57的也有许多,素数如3*5*7=105,2*3*11=66,2*47=94都大于57。所有素数的乘积与部分素数的乘积,对于57的定位如何呢?. d$ f8 C" v4 P. g" I0 O* n7 y/ ]
    (一)部分素数
    " u' t; N" M+ k8 I* p+ W; E1、按3*5*7=105,为:
    0 Q# W7 \6 R4 ^  _9 y/ q满足除以7余1为等差数列1+7N,取5项有1,8,15,22,29,满足除以5余2为22,因7*5=35,得等差数列22+35N,8 I, g- X# z/ P- K( ^
    对等差数列22+35N取3项为,22,57,92,满足除以3余0为57,因35*3=105,得等差数列57+105N满足除以3,5,7的余数条件;
    & O7 l1 P9 M& H. x' h. F2、按2*3*11=66,为:  c6 s6 U- q$ B% `
    满足除以11余2为等差数列2+11N,取3项有2,13,24,满足除以3余0为24,因11*3=33,得等差数列24+33N,取2项24,57,有57满足除以2余1,因33*2=66,得等差数列57+66N满足除以2,3,11的余数条件;
    ) l- r  ?% ?" w0 I/ s/ Q3、按2*47=94为:满足除以47余10为等差数列10+47N,取2项10,57,有57满足除以2余1,因2*47=94,得等差数列57+94N满足除以2和47的余数条件。! l1 D' B' S7 V
    (二)、全部素数* {+ }( D; d. |3 C' C
    前面计算了除以素因子3,5,7的余数后,得等差数列57+105N,7 q, G9 x8 F: u% Q
    再计算11时,将57+105N取11项,57,162,267,…,只有第一项满足除以11余2,因105*11=1155,得等差数列57+1155N,再计算13时,将该等差数列取13项,57,1212,2367,…,只有第一项满足除以13余5;……。6 g1 h) [3 `1 o) L& @
    也就是说,在614889782588491410之内的任意一个数,锁定了它除以这些素因子的余数;反过来除以这些素因子的余数,也锁定了在614889782588491410之内的这个数。不论你先计算除以哪一个素因子的余数,后计算除以哪一个素因子的余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2 k- O5 a3 M3 a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几个素因子的乘积大于这个数时,从除以这几个素因子的余数,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这个数。/ {1 }& r% P* O+ C. q5 T
    四川省三台县工商局:王志成。- P1 c5 a+ @6 r! Y- l8 P& G  _" ?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9 02:51 , Processed in 0.490902 second(s), 5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