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 J7 C" u5 `4 n: e3 R2 s
% i) V, h% a4 A8 _4 v) w" E 恒生指数 + I$ V. Q1 Z8 a8 x( H" u r; C: F7 X/ i6 f, F3 y! T* q% B" \/ W
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33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0。 1 t, g8 t' c6 Y, p
" ?" N/ v7 @9 K. B& @# D( b 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其总市值占香港联合交易所市场资本额总和的90%左右。为了进一步反映市场中各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恒生指数于1985年开始公布四个分类指数,把33种成份股分别纳入工商业、金融、地产和公共事业四个分类指数中。恒生指数成份股的选取原则如下。 * n5 X. W/ K9 h. I- [. O- g8 Q1 h- i0 c }
(1)按股票市值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 R* R. |' m& |% m+ |5 U
' g3 T6 x z/ }4 M
(2)按成交额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额乃指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 A- V/ ?+ q/ Z0 e
7 k: m1 g; T) B, K' Q6 u1 M
(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以上。, B& {. M& U( m3 V. J8 h& D# l
3 {+ r, }7 j: z7 N: ]9 z
根据以上标准初选出合格股票后、再按以下准则最终选定样本股: 0 J6 V+ t1 U; k5 Y1 K( B: J9 b# i+ d+ ?' t2 E9 e* e
(1)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 V2 ~ f6 O7 g) E; [' L$ b 2 C [, w. R) ]; Q2 `8 m (2)四个分类指数在恒生指数内各占的比重需大体反映市场情况。: v: F! a$ v! o0 E/ o! V
, {) M, I" v0 u# Y& P" ~
(3)公司在香港有庞大业务。. T. E9 [& Y' |" M/ B2 h/ z3 k$ U& h/ Q
. e) P- J8 u9 Q& n3 ?" |
(4)公司的财政状况。 0 c5 A+ f$ D# Q) d. Y$ p, q+ u7 p) k2 C( w
恒生指数计算公式是: % m4 [1 Z6 C4 l" W. P 4 X9 T+ p6 j2 [/ D4 [$ i! V 现时指数 = (现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指数 8 G; c# w" [. S) Z. K * U/ f( F' r6 X) G恒生指数历史 3 u9 s D# P' q2 x6 j % z, n7 W- F0 D4 b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基数点100点,并选出30间上市公司股票为成分股,仅供恒生银行内部参阅,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发报,开始点数是150点。 9 [ @6 h% H+ O& t4 D& W) c2 ~8 I4 h# P, c ]
1985年1月2日,恒生指数增加4只分类指数,把33只成份股以行业分为4个分类: 8 O6 [! h# Y: Z1 {2 [7 ]
* h2 @7 [* k* h- [8 @1 I# h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J/ o1 x% l! h) D( r. O& e, x1 `& z
( D- {( f! W/ J1 u% a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 X/ t" q: Y) N2 H' k' V7 R5 V' I: _# r2 A8 Q- c1 y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 A$ K8 c I w
0 \, S, L$ S6 Y+ A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0 w* l: K/ ~$ @7 ?7 f" M
" b/ K( S8 P8 ~3 M- w( C
恒生综合指数于2001年10月3日设立,提供更具广泛代表性的股市指标,综合指数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头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取代1998年4月20日设立的恒生100指数。 / L7 h$ C& M, j1 q! t& x# z
% }: Q4 t" E1 Z$ K9 C
恒生指数的历史最高点是19161.38点,于2006年11月7日创下,当日的升幅主要受到汇丰银行突然宣布减息,升势主要由中国移动、汇丰银行及地产股上升带动。然而在收市前半小时,市场传出中国移动会进行配股筹集资金,中国移动随即下跌3元,使恒生指数在15分钟内急跌超过250点,一度倒跌超过80点,然后大市再度倒升超过30点,最终恒指收市升2.76点,香港交易所总成交急增至超过517亿。上一次所创的新高是18397.57点,于2000年3月28日创下,当时主要受到泡沫化的科网股热潮所带动。 & X6 F" K! c- f. \" I! z ! d8 b. o5 e! u 历史最高收市点数则是18952.86点,于2006年11月9日创下,升幅主要由汇丰控股、中国移动上升带动。 ) T( j( G( s2 S6 R ; k8 ^: j) _$ u2 H/ I: z, [$ o: s- X 历史最低收市点数则是1967年8月31日的58.61点,原因是六七暴动引发的股灾。 ; d S+ L, w3 E* @
8 _( R) h' K2 B4 K' u0 z 2006年11月7日由于恒生指数于收市前牛气冲天,导致仅余一只的恒生指数熊证亦被收回,加上发行商增发需时,故11月8日是自牛熊证推出以来,没有恒生指数熊证挂牌交易。 & \ z, l ?1 Z7 U7 f
8 k+ J- I4 g4 G$ |- V- `; O. W# s* h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恒生指数 Hang Seng Index;Hang Seng。名。用单数。缩写为:HIS。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公司编制的指数。入选样板股为香港股票市场33家上市公司,是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为香港股票市场最有影响的指数。7 `, B1 m: _- n& {# ?1 N9 H0 C
$ _# B3 {/ b" C3 C$ Z w 国企指数,又称H股指数,全称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国企指数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