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出版社杯”第十四届西北工业大学校数模竞赛赛题& o" L# E+ Z3 a6 x. f3 M, R
1 S6 I! H4 C, F& ?" C0 LA题: 供应链网络的建立与道路破坏问题
9 M1 B: T( a( _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供应链管理策略,以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系统,每一部分都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可能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分析、评价和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可靠性变得日益迫切。 设施系统是供应链的核心,在供应链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一个设施系统中,某些个设施由于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失效,例如911恐怖袭击事件、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都对诸多行业的设施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现有某物流公司要在全国各城市之间建立供应链网络。需要选定部分城市作为供应点,将货物运输到各城市。通常每个供应点的货物是充足的,可以充分满足相应城市的需求。 设该公司考虑共考虑49个城市的网络,城市的坐标见表1。城市之间的道路连接关系见表2。在每个城市建立配送中心的固定费用和需求量表3,并假定作为供应点的城市其供应量可以满足有需要的城市的需求。现将要建立一个供应网络,为各城市提供货物供应。货物运输利用汽车进行公路运输。设每吨每公里运输费用为0.5元。现提出如下问题: 1. 现在要从49个城市中选取部分城市做为供给点供应本城市及其它城市。建立供给点会花费固定费用,从供应点运输到需求点会产生运输费用,要使总费用最小,问建立多少个供应点最好。给出选中作为供应点的城市,并给出每个供应点供应的城市。同时根据坐标作出每一个供应点到需求点的连接图。 2. 假定有某组织对该供应网络的道路进行破坏。并非所有的道路都可以被破坏,可破坏的道路见表4。当某条道路被破坏后,该条道路就不能再被使用,以前运输经过该道路的只有改道,但总是沿最短路运输。如果破坏方选取的策略是使对方总费用增加25%,而每破坏一条道路都需要成本和代价,因此需要破坏最少的道路。问破坏方选取哪几条线路进行破坏。给出具体的破坏道路和总费用。 3. 假定各道路能否被破坏具有随机性,当某条道路被破坏后,该条道路就不能再被使用,以前运输经过该道路的只有改道,但总是沿最短路运输。由于破坏方选取一些边进行破坏时,这些边不一定被破坏,而是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设可破坏的边及各边破坏的概率见表4。运输时产生的费用可按照各种情况下的平均费用来考虑。如果破坏方选取的策略是使对方平均总费用至少增加100%,同样需要破坏最少的道路。问破坏方将选取哪几条线路进行破坏。给出具体的破坏道路和平均总费用。 (所有数据仅作参考,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真实,题目以所给数据进行计算) : m9 O' }6 D7 S" f0 S" ~" F
/ D6 W0 Z7 P, F" x5 a- Q( O表1 各城市坐标 7 Z* V/ X( J/ Y4 m Q% L) c
7 u1 g- Q1 Q/ [+ T; e2 G
( U) I$ v+ o: @
表2 各公路段及里程表 : |; |5 Z/ N: e) F5 Y% s4 b
表3 各城市作配送中心的固定费用
' p r# k5 u' v) c- [# |. b0 `0 _. V4 X0 ^3 [
(注:1000000000表示该点不用,费用太高) 3 p6 { ]& h) L% F8 Z4 o
表4 破坏道路及概率 & c% l6 Q: s0 S+ B S3 g, U
% P2 x) I) C, J! k( m
注意:论文如有雷同,按作弊处理!所有雷同论文不参与评奖! " e: m2 k: i5 e% T% L7 n
B题: 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 大气环境是指包围在地球外围的空气层,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以及污染治理等问题再一次引起大众的关注。 2012年2月29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见附件2),其中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加严部分污染物限值,以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而之前的评判则以GB3095-1996(附件1)为依据,通过空气污染指数(API)判断空气质量。 目前新标准中对大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粒子直径小于等于10μm)以及细颗粒物(PM2.5,粒子直径小于等于2.5μm)等六类基本项目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铅(Pb)、苯并[a]芘(BaP)四类其他项目的浓度。研究表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坏与季节、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附件中给出了西安市13个监测点从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28日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请利用附件数据(如有必要,请自行查找数据,但必须在论文中注明数据来源!!!)回答以下问题: (1) 请分别使用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旧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对西安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新标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分析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的原因; (3) 对未来一周(取2013年4月30日至5月6日)西安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预测; (4) 试就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对西安市环保部门提出建议。 附件: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4. 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说明 5. 西安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 6. 西安市各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 西安地区气象数据(201111~2013428) 8.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全文) 注意:论文如有雷同,按作弊处理!所有雷同论文不参与评奖!
# t8 Z+ z3 V2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