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83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代展: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sdccumcm 实名认证      会长俱乐部认证 

59

主题

165

听众

5484

积分

升级  9.6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28 12:07
  • 签到天数: 83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邮箱绑定达人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风雨历程奖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科学狂想曲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学术交流B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5 22: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关于读书 - ~1 w5 Z0 l/ z1 b0 i2 F
    % W  W2 S/ \% \9 M' `7 V' _
    读书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大家都在读书,但可能效果迥异。“如何读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 L7 [3 z3 p. g5 z' K
      l* @) O: F: O! C5 g6 n, a197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show 除物理学相关知识还修过音乐、东亚历史、法学、文学,甚至电焊。访问他的记者颇感疑惑,问他:“学这么多其他科目对物理学研究难道也有帮助吗?”他回答说:“我想是有的,往往许多物理学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学范围之内,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比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逛逛公园,都会有好处。这可以提高想象力。” : o1 E8 U9 P8 r6 F
    8 I2 ~8 o0 Z  K
    那么,应该怎样读书呢?首先,就专业书籍来讲,我认为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教科书,这类书要精读。我一般的做法是:选一本容易读而又比较经典的书,作为教科书仔细读,每个证明都仔细看,每道习题都做。在掌握了这些内容后,要进行综合和提炼,找出精华。也许将来自己真正能记住的可能就那么一点,但却能运用自如,这就是触类旁通。
    7 [' x8 [8 _5 \- K& }/ O
    6 r; g+ m: D- R2 a3 }8 m% j6 m/ `1 C另一类是参考书,包括大量的参考文献。这些东西要粗读,掌握有用或有启发的思想、方法。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定要学会在海量的书籍、文献中过滤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表面的,多半是赘长的陈述、推理、证明中发现它背后的想法、算法或原理。 、
    % x2 w9 X2 A$ @1 z6 N
    ( b, d8 S/ P: l6 L, n* {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说过:“一个人年轻时懂了些什么无关紧要,只要懂得如何学习就够了。”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培养了读书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这种能力让我受益终身。我只上了一年零八个月大学,学的是焊接专业,数学只学过简单的微积分。“文革”十年,有两段时间,我自学了几门数学和物理课程。自学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道习题都做一遍。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觉得自己一辈子得益于从中学开始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 D7 a. x1 [) k0 k7 V; Z- Q

    1 J3 b" P  P* M0 K0 |, Q$ j. A7 d" a7 u! k0 ~' _
    关于科研 & t2 U% g/ `- m2 I

    ! T0 u: S- V! p$ R7 v
    从长远看,打好基础比发表几篇论文重要得多。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科研选题从模仿他人的工作开始。通常这种模仿容易出一些小文章,这是必要的。我早年听过逻辑学家王浩的一个报告,他说:“这种小文章做几篇,知道自己会做了,就不要再做了,要找点大点的问题做。”而这种大一点的问题应当是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1 K- ~* `# c2 T) K; G/ e/ L
    ' f4 l$ G( e  P: c- Y那么,什么是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呢?何毓琦先生曾经建议:“去找一个人们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你感兴趣的,但不太了解的,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不限于使用你熟悉的现有工具。”何先生这里强调的有两点:寻找新的、有意义的问题;发展和使用新工具。
    # z$ |7 ?/ ^. l+ n1 g8 t' g% {8 T( D/ f3 z/ }& p
    创新观念与想入非非表面上看很难界定,它们的区别在哪儿呢?创新观念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包括对问题的来龙去脉的了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探索真理只能在掌握前人已有知识和分析已有结论的基础上,然后像胡适所建议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缜密的分析、细致的甄别、严格的推理、透彻的论证。这才是理性的创新思维。
    5 e7 z5 [, e' x& S2 X6 _% O; P! @3 @3 m$ ^! A* a
    创新思维需要敢于挑战权威,个人理解就是不迷信权威人士的言论,敢于思考,敢于批评权威的错误,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挑战权威要建立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我们要敬畏真理,真理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已经被严格证明了的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没有对其深入了解之时就随便挑战它,这就成了想入非非。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顶点。”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希望在科研中一蹴而就的是懒汉无知的幻想。
    . P# Z/ [; I4 O5 b* ]; s$ ~. a, r

    * ~5 {) F% a  I& G  _人生感悟
    ) [) R! f/ x! C$ w! H8 c/ G
    + P& `8 S8 F- }) R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果把人生看做万米长跑,考上大学大概是百米节点,博士毕业大概是千米节点。真正的人生竞争在于千米之后的漫漫长途。我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谁见过马拉松比赛上来就拼命的? 2 a; w) ^; {7 i5 W. l2 ^2 \& j

    4 l# _1 U" @  |( U0 p/ F$ I对年轻人来说,要选定一个人生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向这个目标前进。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挫折是比成功更好的老师。我自己在人生路上也受过几次重挫,但每次挫折都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 _# \5 A# k2 a# y, t! F
    ' a6 X& [! f' H1 O每个人都活一辈子,或者说,都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一遭,怎样才能使这一遭更有价值呢?我以为不在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于经历过、奋斗过,有一份精彩的人生历程。托尔斯泰在他的名着《安娜·卡列林娜》开篇就说:“幸福的家庭家家都一样,不幸的家庭一家一个样。”与此类似,我们也可以说:“顺畅的人生人人都一样,坎坷的人生则是一个人一个样。”不要羡慕官二代、富二代,要用自己的奋斗去谱写自己声色独具的人生故事。 " h$ h  Y6 e5 u* y# E; i
    & v, c6 J) b1 ^
    爱因斯坦曾坦率地把自己称为“一个流浪汉和离经叛道的怪人”。年轻人不妨学学爱因斯坦,做一个流浪汉,到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去流浪,到不同的学术领域去流浪,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做一个离经叛道者,不循规蹈矩,去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开拓新的领域。如果这样,不管成功或失败,你的精神世界都会是富足的,你的人生都会是精彩的。
    7 b% |* W+ W& D0 t0 x* Q: @3 ]! x& N# L8 }; T2 G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应当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都可以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理想是一个过程,一种心态。一种勇于拼搏的精神,一份永不放弃的追求,永远力争做到自己的最好。/ ]$ \. [; F( V7 B  w

    778.jpg (22.02 KB, 下载次数: 289)

    778.jpg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Learn from yesterday, live for today, hope for tomorrow. 借鉴昨天,活在今天,憧憬明天。

    1341

    主题

    738

    听众

    2万

    积分

    数学中国总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18 10:46
  •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社区QQ达人 邮箱绑定达人 元老勋章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原创写作奖 最具活力勋章 风雨历程奖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群组第一期sas基础实训课堂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7

    听众

    3136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11 08:33
  • 签到天数: 558 天

    [LV.9]以坛为家I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社区QQ达人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风雨历程奖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MATLAB与数模算法实训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群组学术交流A

    群组学术交流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98

    积分

    升级  97.89%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 09:39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喜欢数学,喜欢用数学方式思维来思考实际问题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ua1s2d3        

    2

    主题

    4

    听众

    37

    积分

    升级  33.68%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5-29 10: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     程代展   科学网, A7 E9 T/ O, p) f/ `, n0 H1 i
    已有 14453次阅读 2013-4-28 12:09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读书 科研 人生道路
    / C/ t6 c' D" V$ q. Z辟如一位老先生,他对伽罗华理论一无所知,基本数学训练也极其缺乏,就非要去解五次方程,犯下了很低级的错误。而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所有人都看清楚他错在何处时,他居然还弄不明白,坚持自己“是完全正确的”。这不属于科学探索,而是典型的想入非非。其他一些民数也是如此,他们缺乏专业训练,幻想轻易破解世界难题,一夜成名。
    * X: B" C/ f! l0 `科普和数学博文目录        应行仁   科学网
    7 N* X; O5 O% J. p1 N1 f, t已有 1973次阅读 2013-5-14 06:06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目录
    9 o% `, `; K9 B3 x2 ~其他
    5 ^& @/ R: _+ D3 g程吴五次方程解争论之科普         用中学知识讲解这个争论的内容。: ]* p* F: v9 u' D
    正进行中,5次方程解法争论的判据性检验(含总结)           判据性的数值验算报道。
    & C1 y6 ~! g9 h0 c# U+ h0 A) ]. H( u
               上面两位正在忙着一定要把84岁吴中祥研究员弄成铁案。6 k, T. ^: B+ g, {# s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ua1s2d3        

    2

    主题

    4

    听众

    37

    积分

    升级  33.68%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5-29 10: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解方程的故事    程代展   科学网
    ' U, v9 E, F4 F已有 5382 次阅读 2013-3-10 14:34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数学史 解方程 , ]  e* @5 N) H9 x
    [66]Veteran11  2013-5-17 11:16 4 P) o2 u% G2 O: b  }+ A# M
      有人把方程(x^5-5x-2)=0当作宝贝。以此“制服”讨论对手。
    ! z# [- c5 `  q(x-2)(x^5-5x-2)=0
    9 J- m! T+ k( r1 z' r* `程代展研究员。这是高于五次的六次方程,其中有一个根肯定是根式解,其余的五个根是不是根式解不知道。程代展研究员。这种类型的方程好玩吗?
    ' L9 _/ E- b1 x) f* m4 \- A方程   x^3-3x-1=0  中的三个根都是无理数。4 K. ~. C  s5 Z: o4 ~- l
    如果有一个高中生弄了一个根式,又把这个根式弄成是一个高于五次的整数系数方程的根(最好这个高于五次的整数系数方程是奇次方程),然后再去找把“求出x^5-5x-2=0的根式解”当作宝贝的人,让这样的人去找出这个高于五次的整数系数方程的根式解(最好这个高于五次的整数系数方程是奇次方程)。6 Y5 P1 ^, L" Z7 ^
    程代展研究员。把“求出x^5-5x-2=0的根式解”当作宝贝的人有能力这么玩吗? ( O: L" p" @8 [- L  r7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1 21:19 , Processed in 0.556978 second(s), 8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