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的“大数据”恐又将揪出几名“老鼠仓”基金经理。昨天,“上海地区基金公司中有5名权益类基金经理被监管部门带走协助调查”的消息,在基金圈内迅速发酵。
传言称,此次调查涉及沪上3家基金公司,牵扯其中的基金经理包括在任和已经离任的。还有业内人士称,“本次调查应该是起源于交易所‘大数据’监测到交易异常后上报证监会,且并不仅限于上海。”
不过,昨天上海的多家基金公司对上述传闻均予以否认。有基金公司表示非常震惊,并表示此消息不可信。也有基金公司称,“就算是真的,应该也是几家公司出事,不会是一家,一家基金公司5名权益类基金经理被调查,基金公司得改名叫‘老鼠仓基金公司’才行。”
此外,有基金人士称,这次多名股票基金经理的被查与此前的多名债券基金经理被查事件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当时还处在侦查阶段,现在则已经进入到实际处理阶段了。而且本次调查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交易所检查系统的日常监控,其中交易所的“大数据”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3月,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曾在“两会”期间公开表示,深交所有一个几十人监控室,倘若股价偏离了大盘走势,有200多个指标,会派人马上查一下,该上市公司是否有特殊的信息公布,幕后是谁。如果有投资者在公司发布高送转、重组等利好消息之前,首次买入一只股票,随后该股出现异动,深交所会监控此行为且报给证监会,由证监会来决定是否立案。
今年7月,原博时基金经理马乐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一案即暴露于交易所的日常监控。昨天,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金的监管明显越来越严格了,监管力度之大远远超过预期,难保还会有后续的违规案件被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