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6-17
- 注册时间
- 2014-10-25
- 听众数
- 12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161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68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5
- 主题
- 7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4
升级   66.32%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11-17 11:09 |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自我介绍
- 250
 |
尊敬的全国组委会:: U' x6 p8 m1 Z4 z
想必已知晓2014年安徽省数学建模自10月17日以来的种种风波,这封邮件意在两点,其一,将中间的一些关键节点和细节做一个不带个人偏见的详述,其二,表达个人对此次事件的看法.
. t) t/ ]2 T! j. P. d首先,整个事件的一些关键节点及细节.$ f0 i' J1 X5 X5 g4 o+ G+ _5 {
2014年10月17日前(在此之前,事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在已经发布安徽省数学建模获奖名单以及保送全国评阅名单的前提下,安徽省数学建模网站公布了一批所谓”违规”参赛队名单,将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信息一并公布在网上(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新茂老师分别打电话要求各个评阅人积极举报自己所审核的参赛卷是否存在所谓的抄袭和违规问题);; L0 ^4 J1 B }0 Y, U
2014年10月17日,被举报的12003004队同学向王老师表达了对本队违规问题具体情况知情的诉求,这是第一封给老师个人的私信,被公布在安徽省数学建模网站上;9 J W0 x0 E+ C; q( D
2014年10月18日,被举报的12007031队以同样的目的被以同样的方式公布在网站上;
( x( `; v* j, v2 W( ?- e, C2014年10月19日,一封全部举报安徽大学几个参赛队的举报信(来信选登三)被放置在安徽省数学建模网站上, 同一天,安徽省所有参赛队,只要用账号和密码进入自己的系统就能看到初评所有评委的打分情况和其他所有队伍的参赛论文,如下图所示5 W. X5 H8 p. b& _4 G) I, `4 j j
" l7 J0 Z7 h$ a# f1 H
点击”查看所有论文的初评成绩”后,”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正式奖项以省教育厅文件为准!”这几个字赫然在目.
; b1 l/ y: q- p/ g但是,请注意,来信选登三发布之时,所有队的参赛论文尚未公布(公布时间在当天晚上18:00左右),也就是说,来信选登三在举报时举报人就能知道经过加密的参赛队具体是哪些队.
9 C( ~+ N. K2 F* G这批被举报的几个队无一例外成绩被全部取消.7 B" {1 u0 p) `, ^" J) m' K( t( }
2014年10月20日,自所有参赛队论文被公之于众之后,当日有一批B题参赛队伍被举报,无例外地, 这批被举报的几个队无一例外成绩被全部取消(取消理由是主程序一样).
$ v; p( u) B% i$ ]1 q/ x: J2 u2014年10月21日来信选登六﹑七和八分别为来自一位学生(看内容)用手机发送的短信和用电脑发送给安徽省组委会王新茂老师和杨周旺老师的信,表达了对此次事件的关注和想法,连同手机号码和IP地址被悬置在安徽省数学建模网站上.作为回应,安徽省组委会搬出了《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1日18版有关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的文章.
" m! {1 R6 \3 l- F2014年10月22日来信选登九-十二分别是来自师生的看法,已经有对数学建模消极的声音.6 ~. T3 g' |. T
2014年10月23日来信选登十三举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A题队伍,同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另外6个队上榜,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只队伍中(之前有1只上榜),仅有12001035队获得了安徽省三等奖,其他均为未获得任何奖项的参赛队伍,中科大很多抄袭的情况,均未被通报。对于被举报未上榜的参赛队安徽省组委会并未给予任何形式的通告和说明.
( Z% Y0 L' }% o5 u6 [. |- m2014年10月23日来信选登十四和2014年10月26日来信选登十五同样是师生表达看法,但是存在了一些对安徽省数学建模指导老师和领头人的质疑的声音.
4 T: ?" r) }- w$ e第二天,10月24日,安徽省未经任何形式的通告和说明将之前网站上公布的安徽省数学建模获奖名单和安徽省推送全国评阅名单进行了替换,将被举报的参赛队伍直接从安徽省获奖名单中剔除,在推送全国名单中进行了标注(在此之前,这两个名单一直处于链接错误的状态)
1 o8 A/ [" [3 d! Q' `8 L2014年10月26日,安徽省组委会将两封举报信挂在网站上,开始上升到对举报信进行查重的地步.
( O# ^ s/ Q. D7 ~' J) @/ }8 u2014年10月27日,针对有些参赛队被通报却依然在获奖名单的问题, 来信选登十六做了说明.: B+ b: }& i/ q4 J
到目前止安徽省A、B题的参赛队伍中,一共有245支队伍被通报。
' k6 h n! l. t* b# o其次,对于此次事件的看法.
2 N4 K0 t- S0 u& r" ]5 E$ E该事件在数学中国网站上有人同步进行了转载和关注,对于此次事件:
; \2 @# ?! W5 {& Y0 H就每个参赛队而言,均仅由三个本科生组成而已,正如去信的师生所言,对于耗费一个或者几个团队几个月的计算量的专业任务而言,非专业的三个本科生在三天时间内能给出不含任何参考的建模答卷,不用明说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A题在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参考资料,B题解题的套路也就那么几条,程序更是可想而知.如果说,查重或者抄袭的问题一点不存在,同样几乎不可能,但是连一个公式或者图片都算在内的话多少有点差强人意.我们尊重和维护全国组委会关于规范参赛的精神,也支持全国学术规范的要求,但是数学建模与日常的学术论文具有实质性的区别.别人发明了工具,用相同的工具完成给定的任务也是一种能力,关于这点请全国组委会斟酌.% e2 T! _" g9 D
就安徽省组委会而言,5 J0 v4 U3 E6 ~+ P; @, _
很多发给组委会王新茂老师的个人信件连同个人信息一并被毫无掩饰的公之于众,敢问这样的处理是否合适,是否像一个大学教授的所作所为?8 d( w2 i0 Y+ w/ S- }
安徽省组委会查重和检查违规的出发点是好的,敢问将所有初评成绩和参赛论文公之于众是否必要?是否合适?' G1 Z6 l. h6 Q- K4 c$ k* o
安徽省组委会掀起数学建模论文规范的先潮,取得了如此恢弘的效果,敢问作为全国组委会是支持还是反对?支持的话其他赛区是否应该效仿,全国的获奖名单应该也公示论文全文,供大家监督的吧?反对的话这场闹剧又该如何收场?
7 z2 t( w- u# i3 o% A9 q) ]) b( B6 ^现在各个高校参赛的学生消极情绪很大,敢问安徽赛区明年的数学建模该如何组织?各个参赛高校的老师又该如何面对学生的种种忐忑和不安?
6 e7 {& R3 `* C+ b! Y$ D目前,该事件的范围还仅限于数学建模的圈子,敢问如果该事件被媒体关注,影响的是否仅仅就是安徽省的数学建模工作?数学建模的意义和影响是否还会存在?
2 K ?2 B& F; i9 q- d: i偌大的安徽省组委会,对于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评选结果,又反过来推翻自己反复折腾,敢问是谁的责任?到目前为止,没有官方的通告和声音,敢问安徽省组委会的领导力何在?+ g. a3 Q: l' a; ^/ m* m
如果言语或者用词不当,请各位老师见谅,但以上就是个人对这一段时间以来整个事件的观察和思考.也请全国组委会能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出发,参与建模的都是各个学校的优秀孩子,这件事情最终要到何种程度,拜请诸位中国数学建模的领导和老师们思虑周全.; K K$ p! \# n8 \8 K7 z7 W
一个数模人3 D! D( @3 l3 o6 I Z
2014年10月28日, h6 b$ \! N/ ?$ E% d
V) f. Q& w* k! ?2 }1 d
& U* d0 c5 h% s/ u. P: Y+ V
2 X% y- V: v; a/ J/ _6 p# h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