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数学中国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今天很高兴我能够代表我们参赛小组在这里发言,
谢谢你们给我这次机会。在 2014年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所在的小组荣获了M奖的好成绩。面对这样的成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因为过去付出的艰辛和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但我也深知,
成绩的取得是与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回首那段日子 ,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至今仍历历在目。 2014年 1月底,我在中心教学楼的通知板上看到了我们学院数学组的老师要组织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实当时, 我并不了解它是怎样的一种赛事 ,我只知道它是一项全国性的比赛, 并且是与数学有关系的。后来,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它 是国际性的一个比赛,是一项由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赛。我觉得参加这样的比赛是非 常有意义的,并且我也有能力参加这样的比赛。因为我本身是学计算机的,具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而且对数学和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另外我也曾多次获得非农专业一等、二等奖学金,于是我努力争取这个参赛的机会。最后,经过初赛和复赛,我有幸成为了建模参赛小组中的一员。 参赛队员选定以后,数学组的老师安排了培训时间。正当许多同学享受家里的温暖时,我们建模小组却听着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数学建模课。数学建模和我们原来的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过在老师的精心讲解下,我 们也认真领悟,逐渐对这门课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从大量例子入手,仅用几天就把这一门课的主要内容学完了。在以后短短 的 20 多天里,我们战胜了对我们的考验,每天都超负荷的吸纳接收新的知识, 20 多天学完了至少要一个学期才 能学完的课程。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这么强的学习能力,顿时对比赛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更加努力的研究各样习题。在建模 比赛的最后准备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书店、图书馆都留下了我匆匆的身影。那些日子里,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时 间的宝贵。 我和我的队员由于共同的兴趣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小组。我的队员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对数学有很高的热情,平 时对数学的学习一丝不苟,在几次数学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得非农专业奖学金,为了参加这次数学建 模比赛,他翻阅了大量的课外书籍,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方法和实战经验。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注重数学基础学习。他扎实的数 学功底和大量的数学经验成为我们组能获得成功的宝贵财富。我所在小组的另一位成员是 03 级信息专业的张硕同学,她的成绩也十分优秀,曾多次获得非农专业奖学金。她对数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数学问题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是最基础的课程,这两门课程虽然表面上是纯理论的,与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没有太大联系, 但它们却是解决数学问题必要的武器装备,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够熟练灵活地掌握数学软件等强有力的工具。张硕同 学在学习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在认真钻研书中的理论的同时,还参考了很多的课外资料,对这门课程有 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且还动笔做了大量的练习题,又使她发现了大量的解题技巧,使她在面对一系列数据,符号,以及它 们之间错综复杂关系时有较为敏捷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 等待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了。我们将进入四天四夜, 96个小时连续奋战。四天四夜,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只 是短暂的一个瞬间;而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紧张、充实、终身难忘的。我们组被安排在院办楼的一个办公室,为了抓紧时间, 并且尽量不影响思路,我们累了就扒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饿了就啃点面包,泡点方便面。在这四天里,我们组的全体成员发扬 了不怕苦,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当考题发下来时,我们选择的题目是 “ 汽车超车 ” 问题,主要是参考数据建立模型。 对几个不同的模型进行比较,最后决定方案。接着我们就各自分工了,进行模型分析和统筹。然后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理清了思 路、制定了下一步计划。我主要负责资料的查阅和理论的认证,大量的资料和原理让我目不暇接,让我体会到了数学的高深。 负责数据的求解和验证。由于我们分工明确,各尽职责,在开始两天我们就把问题解决了大半。可是在后面就比较复 杂了,特别是模型改进时,我们怎么也不能理出一个头绪来。这时,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演草纸一张一张的画满,我们 心急如焚。最后,经过我们一起认真的分析,终于拨开了迷雾,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当许多同学还沉 睡在梦乡的时候,我们交上了一份自己满意的作品。那时,心中的那份喜悦冲淡了四天以来的所有疲劳。 在这里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指导。更感谢数学中国教师团队,因为老师在培训中发现还有一些不足。我们也报名了数学中国的美赛培训。在这里的培训给我们在参赛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又逢今年美赛来临之际,特发此贴表示感谢。今年我依然会参加比赛。努力为O奖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