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4-14
- 注册时间
- 2015-4-8
- 听众数
- 9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59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34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3
- 主题
- 5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
升级   30.53%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4-14 18:58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自我介绍
- 不知道,或许吧
|
最主要的原因是冷战. 毫不夸张地说, 在战争时期科学家的地位才是最高的. 冷战期间, 苏联建立大量研究所, 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科学研究上投入了大量金钱和人力. 这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苏联基础科学的发展.
2 B: @" R; ]3 |6 z8 Y9 L" g& b/ T' B+ K$ S- U) x! w) |
和中国相比, 虽然苏联的政治斗争也比较激烈, 但科学家的地位还是比中国的高. 以物理系学生耳熟能详的朗道为例. 1938年, 在斯大林“大清洗”时, 朗道顶风作案因“煽动反革命罪”而被克格勃逮捕入狱. 结果物理学家 Kapitsa 向当局写信, 游说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释放朗道. 最后竟成功把朗道从监狱中捞了出来. 朗道出狱后几个月内就完成了液氦超流的理论, 并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 m; [- B! [; a& D9 F: J; i6 ?4 D1 j上面是从国家的角度说的. 就物理学来说, 朗道个人也对苏联的物理发展起了极重要的影响. 我觉得这具有一定偶然性. 朗道是个大学阀, 在研究所内一手遮天. 他将自己的风格强加给了他的同事和学生. 具体说来:
1 S: r2 C# f6 o6 F•方向选择. 当时美帝以 Feynman 和 Schwinger 等人为首掀起了 QED 的热潮. 朗道可能自己觉得 QED 不是很靠谱, 便主要研究凝聚态物理, 具体说来便是超流. 这个选择是很明智的. 他的学生 Pitaevskii 是冷原子物理中地位很高的大牛. 而 Kapitsa 因为低温物理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Abrikosov, Ginzburg 因为超流和超导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u& I( B k1 R P" Y
•
. G6 D4 ]5 ^% O教育严格. 朗道的十卷《理论物理学教程》在学过一点大学物理的人中耳熟能详, 难度很大, 数学复杂. 他要求他的学生通读这十卷教程, 并且亲自设立了名为“朗道势垒 (Theoretical Minimum) ”的考试. 只有通过“朗道势垒”的学生, 在他看来才有资格做科研. 1934到1961年间, 只有43人通过了该项考试. 莫斯科学派扎实的数学功底和物理功底延续至今. 5 p; {( M1 J! {# `
6 z8 \* h: ~( V%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