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4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4-12
- 注册时间
- 2014-12-13
- 听众数
- 41
- 收听数
- 0
- 能力
- 2147483637 分
- 体力
- 2147483647 点
- 威望
- 2147483646 点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147483647
- 相册
- 1
- 日志
- 0
- 记录
- 10
- 帖子
- 442
- 主题
- 342
- 精华
- 3
- 分享
- 0
- 好友
- 144
升级   0%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5-7-24 10:40 |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群组: MATLAB的工程数学应用 群组: SAS公益讲座 |
经济活动人口 指在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U; z: X! J. d6 h. h# u' g; L/ V
9 S# U$ B% v6 n9 ~
就业人员 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
. @& R; i5 r' Y G2 D& F7 \. S) G! N a! {" R- R
单位就业人员 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就业人员之和。就业人员不包括:
! }/ U% @9 |' J, Y' D0 `% ~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X9 A- K7 r1 d! q" E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8 d$ a: O( s. y0 ^7 u5 x9 M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 b) t1 X l6 c8 O, s
% |7 E2 H" p: V; a 城镇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 城镇私营就业人员指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其经营地址设在县城关镇(含县城关镇)以上的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包括私营企业投资者和雇工。城镇个体就业人员指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持有城镇户口或在城镇长期居住,经批准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就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在个体工商户劳动的家庭帮工和雇工。$ P1 E1 u$ D& t; r9 G
2 d: {$ X1 Y% D. f! O! i" k
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9 I2 b6 L$ m( N u5 a, n8 E
6 F6 ~; b( j& K$ ?- p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 r. }9 e" |# f+ f. ?, s (2)处于试用期人员;
7 t( _; u* ]/ H# X; y (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 F/ f i J/ V1 b) F: R$ f: ~! ? (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 Z" k4 B9 d- x3 n& R8 X4 }# d
! `' b3 j [# b$ p( O2 ~ 工资总额 指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号令)进行修订,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 O5 i) f+ S( n) m3 C
! Q& ]: y t9 q" D5 g/ c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 c, t; L" ^& ~
( b& O ^: t: P0 z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d& S; c* f. \1 J, x
7 o+ g8 H/ Q5 b 平均工资 指单位就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 E% y3 I& V" k+ t3 e% j
7 l% B6 M. G; _7 F- o4 F) \1 ?![]()
+ v2 c# H$ K1 k' G" S* G7 f
* e* m$ [* [+ v% D! m; U9 O 平均工资指数 指报告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基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率,是反映不同时期就业人员货币工资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计算公式为:, D6 `( \- y2 K$ ^% ^* a" W
+ B) C8 S% ]4 V% g) k1 Y5 O
: p H$ Y- Z* }% |/ v
& }2 K. x* x; ^. P0 d, U
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是反映实际工资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表明就业人员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 w: m7 A3 e5 h4 N6 I/ t0 J# @
, R- m( J7 A7 @2 t![]()
' S+ e1 {" y' p" s% `) U: m; W7 j1 d* j: U% `/ ~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
) C2 I0 m% A, B
4 p! H1 Q7 P& a2 }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
/ ~2 L/ T) U5 M0 h' a( Y; G& F2 S* {. H! e0 |, \, S( P" c1 k: c
. W6 X0 h6 }8 y$ [9 a3 M
+ y- j7 k9 t& T# p5 @" H: x
; S. I8 a! u0 g' ?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