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9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人机交互研讨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7

主题

11

听众

79

积分

升级  77.89%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5-4 09:09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自我介绍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4 17: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师让两个班的学生做陶器,一个班的要求是规定时间内做的陶器越多越好(以量取胜),另一个班的要求是做出一个最好的来(以质取胜)。结果是怎样的呢?+ Q; @. ?* j. J9 p' M6 q. d

    & l: E. }* S& r  Y/ m       结果是:以量取胜的班,做出的陶器质量要胜于以质取胜的班。7 z; X% L4 w) k2 j

    6 k3 U$ J2 X8 O+ \7 o       主讲人用严密的、创造性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现象。第一个实验:让被试分成两组,运用同样的所给材料,做一个原型设计,来进行摔鸡蛋实验。一组被试给一个鸡蛋,整个过程中不能试误;另一组被试给足够鸡蛋,并鼓励及时检验原型的效果。
    ' v/ v' ~+ w+ }+ q: w* H3 i" t       第二个实验:两组被试,对同一个广告主来进行广告设计。一组被试设计完一张海报立刻给予反馈,再做第二张海报,再给予反馈,最终进行五次,最后,选出最终方案;另一组被试设计三张海报,给予一个反馈,然后再设计两张海报,再给予反馈,最终,给出一个最终方案。1 }! D& b$ h5 |9 m! b) T" N/ `
    & q+ P" E! ~+ K
           结果是:不断试误的小组做的原型更好;三张海报之后给予反馈的小组,海报设计效果更好。+ V3 M- d0 R5 u3 s" j( _+ I6 o
    * e4 z( b6 D9 R$ o- x
           结论:人的创造性思维是多维度的、发散的,最好的设计往往是随机出现的,所以,越多的次数,表明好的设计出现的概率越大。理论指导下的、按部就班来的、一次成型的设计往往不能找出最好的设计。
    , Y7 ?- i; P2 \" V. l
    1 C* q' V, p! Y4 R6 i7 {6 r       收获:1、实验设计中,对结果的量化测量非常重要。
    ; o0 N7 P3 O  s. Y. r                 2、设计并不是一个顿悟的过程,而是不断试误、尝试、比较之后的选择。% f* H6 q" j" A: h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0-12 06:50 , Processed in 0.447629 second(s), 5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