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物量研究的意义 森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是反映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准确估计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对评价森林的碳汇功能意义重大。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与陆地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它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很长的生命周期,拥有最高的生物量和生长量,是陆地生物光合产量的主体。不仅如此,森林生态系统本身就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且这一碳库极易受到自然及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发生很大的变化,进而对全球碳循环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研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位与作用一开始就是研究的重点而备受关注. 生物量是表征植物活动的关键变量,对生物量的研究不仅是生物生产力,净第一性生产力,碳循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其本身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总第一性生产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全部有机物即光合作用中除了包括植物个体各部分的生产量之外,还包括同期内植物群落为维持自身生存,通过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净第一性生产力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总量中扣除自身呼吸消耗后的剩余部分。生物量研究的是生态系统的现存量,有助于进行碳储量的研究。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的是净生产力,是对生物量研究的推进,而生物量估算则是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的基础。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则有助于碳循环和碳动态的研究,其敏感性对于全球气候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居重要地位。因此对森林生物量的研究有助于对全球碳存储、碳循环、碳平衡变化的理解,有助于对全球变化的理解和研究。净第二性生产力是指初级生产者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净第一性和净第二性生产力可直接用称量有机体重量的办法来测定,即通常所谓的生物量测定。 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收支是一个碳获得过程光合作用、树木生长、林龄增长、碳在土壤中的积累与碳释放过程生物呼吸、树木的死亡、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和土壤碳的氧化、降解及扰动之间的差值,称之为碳平衡,为负表现为碳源,为正表现为碳汇。 在地球上约的陆地生物量集中在森林植被中,因此森林植被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织成部分,`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向大气吸收和排放的关键因子,森林植被碳库的准确估算也是揭示“碳失汇”现象的重要前提。森林植被的碳贮量估算是以森林植被生物量为基础的,目前多采用生物量结合平均含碳率或进行森林植被碳贮量的估算,因此首先必须对森林植被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估算.
9 t( }9 G, z/ U l6 Z$ b) E, O, S* g2 B2 s
% p% T, H" d$ N& D4 D6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