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我们小组奋战了几天,最终获得了H奖的成绩。这个成绩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十分令人满意的。而且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美国数学建模比赛,经历这几天的比赛,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奖状,更多的是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相互合作的进一步认识。 首先,参加这个比赛,使我们对数学建模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我们小组的三个同学都曾修过数学建模课程,对数学建模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而以前,我们对于数学建模的认识,可能只是停留在课程与考试的阶段。但是,通过参加本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建模不是去做一个题目,而是真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优化问题,在茫茫的数学海洋之中寻觅最合适的模型,甚至是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模型。而这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公式而不去创新,便很难从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也很难真正地解决问题。例如我们本次参赛所选择的B题,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这道题目很难有所创新。初看起来这只是一个评价问题,利用一般的评价模型便可以解决。但是,几乎所有的参赛组都能够利用评价模型来解决此类问题,没有创新也就不会从成千上万的论文中显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就不会在比赛中有所斩获。因此,我们把两种方法加以综合,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对大学体育教练进行评价。而且通过与已有的教练评价对比,我们发现这样的评价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其次,我们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有了更深的认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要求一个参赛组有很好的资料和数据搜集能力、建模能力、编程能力、论文编写能力等等。我们小组的三位同学分别在某些方面有着不错的能力。首先,要恰当地评价大学体育教练,需要大量的数据,包括这些教练的胜场、胜率以及所获荣誉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搜集大量的资料。正是xx同学编写的程序,使得我们能够从网站上搜集到大量的有关这些教练的资料。在这之后,由于我们都对各类数学模型和算法比较了解,于是我们三人同心,其利断金,顺利地将模型初步建立起来。最后,英文写作擅长的xx,通过一天一晚的努力,将最后的论文整理出来,而这其中也少不了另两位同学的帮助与支持。 最后,谢谢数学系的各位老师对我们本次参加比赛的大力支持与鼓励,谢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小组是不很难取得H奖的成绩的。祝愿xx大学能够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 W3 H$ c9 z: P3 i
& \3 H* @6 O l6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