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庆幸能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更幸运在美赛获奖。这离不开指导老师的细心教导,这也离不开我的两位队友的团结协作,从这次比赛的赛前培训到论文答辩我从中受益匪浅。 当然这种国际级比赛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一路走来即艰辛又兴奋。它不仅是对我们学习水平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学习新知识能力,互相协作,还有意志等一系列的考验。在比赛的四天四夜中,由于时间很紧,我仅睡了10个小时左右,累了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脑子里就一直想着该怎么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所以这对我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我们拿到赛题时,我们仔细研究了好几遍那两个赛题后,结合我们三个所学的专业和所长,最终确定做A题。A题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在理解题意上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走了不少弯路(很庆幸我们最终选择的方法是正确的),我们停下来一块商量了一下,要想把题做好我们就必须把题意彻底理解了,找准方向,我们分别查阅参考文献,专业书籍,专门针对题中一些容易误解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这为我们后面的比赛奠定了基础。 前面部分题目是针对题意理解而设置的,我们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很快找到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也加深了我们对题中关键性细节的理解。最令我们苦恼的是第二天,我们陷入了困境,对题目的理解出现了分歧,一上午几乎没什么进展,每个人都垂头丧气,我们知道比赛时间很紧,今天如果没什么突破的话我们很难再比赛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我们经过讨论,一直也达不成共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两份后来证明是很重要的参考文献被我们看到,接下来论文的大体解决思路就出来了。这时候别以为完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对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格式是很严格的,也希望以后参加数学就爱你莫竞赛的同学注意这问题,每年参加比赛的同学赛后都这么说,那要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个工作。我们分别对论文的每一部分按照论文要求进行整理。当然那不是一遍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我们反复的修改和整理,为了使全篇一体化,连贯合理,我记不得我改了多少遍,反正最后一天的下午和晚上一直在改,每改动其中一部分,我们都得检查上下是否矛盾,是否对应连贯。还有很多细节需啊哟注意,比如,论文整理时封面和论文内容的页码插入;什么地方需要使用公式编辑器等一系列小问题,经过我们三个之间的分工团结协作,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总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论文。 在比赛期间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数学学院那些指导老师,他们一直陪着我们做题包括晚上,一起困惑,一起思考,探讨,研究,一起为完成那刻兴奋。还有数学建模协会那些负责数学建模竞赛服务的同学,一直为我们服务到最后,晚上陪我们通宵,一直为我们倒水,为饿的同学泡面等。在此,我要感谢他们,不仅仅是比赛本身对我感触很多,他们:学校和数学学院的领导,指导老师,还有为我们数学比赛服务的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对我感触很深,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 d3 x/ T1 r* W/ h' A5 {. s
谢谢! 7 U+ y5 H7 `" H- x/ @( {
# b$ \; u" f2 _; M9 i5 ^- h( T0 E0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