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0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中国征文】梁燕埼《不可复制的人生代码》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996

主题

14

听众

1986

积分

升级  98.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19 15:10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自我介绍
    ......

    群组2015国赛优秀论文解析

    群组2016好贷杯赛前培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6 15: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本帖最后由 西北狼666 于 2016-5-6 15:39 编辑

    不可复制的人生代码
    数学建模,曾经于我而言,是陌生的,是高级的,是我认为没有能力驾驭的四个字,后来,因为我的好奇,与其结缘,虽然,我不曾通过它创造了多少辉煌,不曾因为它获得了关注,却不知觉被整个建模的过程所吸引,不断地“越挫越勇”。
    要问我是否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建模时的感受?是否还记得,第一次与队友通宵达旦赶工时的心情?是否还记得,查阅资料自学编程时的表情?也还是否记得,第一次成绩发布时的忐忑?我认为,一个词“记得”不足以表达现在的感受,三言两语也说不出当初的感觉,自己经历过的事要让别人听得个一清二楚,是件非常难的事,唯有像现在这样敲着键盘,通过一行行的文字缓缓记录下那段为建模奋斗的青春。
    大二的时候,学校有开展数学建模的培训课程,当初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听课的喔已经忘了,只是清楚地记得听完一节回来时整个人是处于“懵逼”状态的,什么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听得我一阵头疼,后来,我就没有再去听课了。那个时候算是才刚刚对数学建模有了最初步的了解,第一次这么斩钉截铁地认为自己是绝对不在行的,也是第一次觉得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学习,这一门自己喜欢的学科——“数学”还是离自己这么遥远。
    要说从此以后就放弃了数学建模的想法了么?我的不甘心与好强心不允许,所以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当听到班里有人想参加“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的时候,我毫不犹豫跟另外两个女生组队报名参加了,那应该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建模。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初其实非常紧张却无从下手准备的彷徨,几个刚开始组队默契并不够的女生一直到比赛截止前一个星期才算做了一点点前提准备,设计了调查问卷,两天内回收问卷,数据整理并且总结出大概的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等等,以上的所有过程全都是第一次尝试,包括第一次感受到问卷如果设计不好会导致后面一大堆的问题出现,甚至会得出自相矛盾的结果;第一次发现平时学的东西好像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存放着,却做不到学以致用;那时最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是第一次在麦当劳,后来转移到肯德基的通宵达旦赶论文,平时通宵玩乐倒试过几次,但是整个晚上都在思考的过程真的很痛苦,但是神奇的是,当真正熬到了早上你会发现,咦,好像还能继续哦,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疲劳过后的激情?
    通宵后的第二天,面对着舍友们不解的神情,其实也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拼命?明知道一个晚上通过七拼八凑写出来的论文肯定不会受到青睐,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放弃睡个舒舒服服的觉来得爽快呢?我真的有想过,并且想了很多,之后我发现我真的很喜欢研究的过程,以及通过自己的方法得到有现实意义的结论时的那些许成就感,说不在乎最终的成绩也是假的,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忽略奖项带给自己的各种好处,但是经过后面的一次次比赛而变得更加释怀,只因从中体会到了别样的乐趣。
    其实,对于建模,我最想说的是——上天从不会因为我喜欢数学而眷顾我,反而这么多次的建模下来,我受到的反而更多是打击。就拿国赛前的校赛来说,因为队友的一句话:“校赛不用这么认真啦,感受感受总结一下经验就好”,再加上自己“既然报名了,就全力以赴”的原则不可改变,校内赛的所有压力全落在了我和另外一个队友的身上,简答地说,就是校内赛的3、4次论文本该由3个人一起完成到最后都变成了两个人硬撑着完成,那十几天下来真的快要崩溃——一个本来用来讨论的群最后只剩下你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模型本来还能继续优化但实在提不起精力编写代码,稍微有一个人可以依靠却发现她其实比你更忙,所有的这些加起来让我对整个国赛是没有了期待的,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后只落得个“越想越多,越想越坏”的后果。到最后,不至于更坏的是,国赛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起码没有中途放弃。之后调节心态其实没花多少时间,这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要归功于自己“某一件事不会放在心底很久,不会纠结很久”的性格吧,找出了最主要的影响原因之后,努力改进那一个方面让自己更好以至于能配拥有一个更好的团队。
    而对于出成绩,从第一次的期待,到后来的不甘,再到现在的淡然,不知道是否因为每次期待与现实的落差之大打击了我的自信心,还是因为逐渐地对结果不太在乎了,这样的变化是好还是坏,对于这些,其实自己都是模糊的。一开始知道自己校赛并没有拿到任何奖项,并没有太过不甘,因为清楚那只是开端而已;但是后来国赛也仅仅得到了“省三”,并且得知自己专业有几支队伍有机会拿“国奖”时,着实不甘了很久,那时候会认为付出的努力跟最后的收获根本不成正比,反而认为50%其实靠的是运气。现在大美赛也经历过来了,前几天查成绩发现自己队只是“成功参赛”,而得知我们学校时隔8年再度荣获“国内一等奖”的所属队伍也是自己专业自己身边的同班同学时,也一度陷入了迷茫与低落中,却在回想起美赛进行的那三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其实过得并不辛苦,当时加上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堆在一起,要想任何时候都做到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所以“想想最后为什么不是你,付出的努力与最后的收获不成正比,不是因为上天不公平,而往往只是因为你付出的努力还不够,有时候与别人一比,才发现自己付出的努力很可能还不及别人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自己也就想通了。
    现在,我能以平静的心态敲下这么一大段文字,足以说明一切。但是,建模于我,我于建模,还都只是开始,我觉得就算是经过了快两年时间的接触,对建模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皮毛阶段,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从不觉得自己在数学这方面是个厉害的角色,从来都只是一个热爱数学、热爱分析的普通女生而已。


    文章凝结作者心血,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韩志广     中国数模人才认证  会长俱乐部认证 

    4

    主题

    12

    听众

    309

    积分

    升级  3%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8-31 12:54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常住居民II

    社区QQ达人

    群组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群组2016国赛备战群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韩志广     中国数模人才认证  会长俱乐部认证 

    4

    主题

    12

    听众

    309

    积分

    升级  3%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8-31 12:54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常住居民II

    社区QQ达人

    群组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群组2016国赛备战群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0-1 09:15 , Processed in 0.489054 second(s), 65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