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614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模糊数学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amaoago        

1

主题

0

听众

4

积分

升级  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3 11: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到底模糊数学有什么用啊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yyx26 实名认证       

30

主题

6

听众

4277

积分

升级  75.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2-6 09:16
  • 签到天数: 52 天

    [LV.5]常住居民I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LINGO

    群组C 语言讨论组

    群组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

    模糊数学方法(这个论坛里有啊)

    模糊数学方法.doc

    176 KB, 下载次数: 30,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常快活        

    1

    主题

    5

    听众

    260

    积分

    升级  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常快活        

    1

    主题

    5

    听众

    260

    积分

    升级  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opg        

    0

    主题

    7

    听众

    157

    积分

    升级  28.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8 14:47
  • 签到天数: 54 天

    [LV.5]常住居民I

    群组2016数学建模算法集锦

    群组2016国赛优秀论文解析

    群组第六届国赛赛前冲刺培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2

    群组学术交流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43

    积分

    升级  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依达        

    0

    主题

    4

    听众

    10

    积分

    升级  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

    听众

    60

    积分

    升级  57.8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了模糊数学这门新兴学科。 " Y6 ?# z/ p7 m* l# ]

    5 R8 s6 t4 o5 Y模糊数学的产生
    8 ?6 W3 T; j: w: X
    $ U& W  M3 J; e9 y+ h    现代数学是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集合论的重要意义就一个侧面看,在与它把数学的抽象能力延伸到人类认识过程的深处。一组对象确定一组属性,人们可以通过说明属性来说明概念(内涵),也可以通过指明对象来说明它。符合概念的那些对象的全体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外延其实就是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集合可以表现概念,而集合论中的关系和运算又可以表现判断和推理,一切现实的理论系统都一可能纳入集合描述的数学框架。5 Y# R# T$ n: V5 ?

    4 x$ l0 ^; ?# b7 ], U7 a    但是,数学的发展也是阶段性的。经典集合论只能把自己的表现力限制在那些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和事物上,它明确地限定:每个集合都必须由明确的元素构成,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关系必须是明确的,决不能模棱两可。对于那些外延不分明的概念和事物,经典集合论是暂时不去反映的,属于待发展的范畴。8 O- h" E* m* E3 T( O; K! f( K
    0 Q$ @& |6 D2 V" ?( Z
        在较长时间里,精确数学及随机数学在描述自然界多种事物的运动规律中,获得显著效果。但是,在客观世界中还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以前人们回避它,但是,由于现代科技所面对的系统日益复杂,模糊性总是伴随着复杂性出现。$ n/ k- f8 c. ~9 L2 s/ l0 T% V4 t

    : L6 o- T2 w% z& B/ g    各门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及其它“软科学”的数学化、定量化趋向把模糊性的数学处理问题推向中心地位。更重要的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控制论、系统科学的迅速发展,要使计算机能像人脑那样对复杂事物具有识别能力,就必须研究和处理模糊性。# e1 Y, M/ X9 Q: B

    " ?5 Q; B, O" _& M" G8 C    我们研究人类系统的行为,或者处理可与人类系统行为相比拟的复杂系统,如航天系统、人脑系统、社会系统等,参数和变量甚多,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系统很复杂,它的模糊性也很明显。从认识方面说,模糊性是指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判断的不确定性。
    * D, u8 @6 _" b6 C4 a
    + Z1 L7 t9 u! v  M9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许多模糊事物,没有分明的数量界限,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词句来形容、描述。比如,比较年轻、高个、大胖子、好、漂亮、善、热、远……。在人们的工作经验中,往往也有许多模糊的东西。例如,要确定一炉钢水是否已经炼好,除了要知道钢水的温度、成分比例和冶炼时间等精确信息外,还需要参考钢水颜色、沸腾情况等模糊信息。因此,除了很早就有涉及误差的计算数学之外,还需要模糊数学。) x0 E: D) |& h9 D$ m5 ^

    & q. J0 D0 E6 N  W; B7 t    人与计算机相比,一般来说,人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能力,善于判断和处理模糊现象。但计算机对模糊现象识别能力较差,为了提高计算机识别模糊现象的能力,就需要把人们常用的模糊语言设计成机器能接受的指令和程序,以便机器能像人脑那样简洁灵活的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提高自动识别和控制模糊现象的效率。这样,就需要寻找一种描述和加工模糊信息的数学工具,这就推动数学家深入研究模糊数学。所以,模糊数学的产生是有其科学技术与数学发展的必然性。- U6 j1 \, f' Z: G% M1 L) _

    9 \0 Z: b! j* z( V9 y模糊数学的研究内容. i# {1 |. I, H8 s  @5 q
    / y% c1 \0 [2 k6 E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数学家查德发表了论文《模糊集合》,标志着模糊数学这门学科的诞生。
    6 L8 ?# y. q9 Q* S; U+ ?2 c8 }0 q8 P; a6 @( }
        模糊数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_( S; [; Z, `# a6 _. Z" w
    ( P5 J* X- c, H  O
        第一,研究模糊数学的理论,以及它和精确数学、随机数学的关系。察德以精确数学集合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对数学的集合概念进行修改和推广。他提出用“模糊集合”作为表现模糊事物的数学模型。并在“模糊集合”上逐步建立运算、变换规律,开展有关的理论研究,就有可能构造出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大量模糊的数学基础,能够对看来相当复杂的模糊系统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处理的数学方法。- s+ Z+ K0 X# ~( ~8 ?* i3 O+ _0 ]6 n
    ; v1 j* |$ y% A1 l; U
        在模糊集合中,给定范围内元素对它的隶属关系不一定只有“是”或“否”两种情况,而是用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隶属程度,还存在中间过渡状态。比如“老人”是个模糊概念,70岁的肯定属于老人,它的从属程度是 1,40岁的人肯定不算老人,它的从属程度为 0,按照查德给出的公式,55岁属于“老”的程度为0.5,即“半老”,60岁属于“老”的程度0.8。查德认为,指明各个元素的隶属集合,就等于指定了一个集合。当隶属于0和1之间值时,就是模糊集合。
    4 X1 u, H8 C) |/ A  g6 B) q
    , h& l& S4 l7 n- h. B2 ]- s) B( R    第二,研究模糊语言学和模糊逻辑。人类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人们经常接受模糊语言与模糊信息,并能做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
    . Q4 K' n5 A8 b8 d  S9 W5 T  F1 x7 P6 v/ R) ?8 o  S! f6 G
        为了实现用自然语言跟计算机进行直接对话,就必须把人类的语言和思维过程提炼成数学模型,才能给计算机输入指令,建立和是的模糊数学模型,这是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查德采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建立模糊语言的数学模型,使人类语言数量化、形式化。- B4 ^+ c! Q) |; u; a

    0 X9 T# a5 J/ [( @* d4 ^    如果我们把合乎语法的标准句子的从属函数值定为1,那么,其他文法稍有错误,但尚能表达相仿的思想的句子,就可以用以0到1之间的连续数来表征它从属于“正确句子”的隶属程度。这样,就把模糊语言进行定量描述,并定出一套运算、变换规则。目前,模糊语言还很不成熟,语言学家正在深入研究。
    % M$ w4 D+ {4 T7 n" X4 p8 k# `( `; E) `9 n
        人们的思维活动常常要求概念的确定性和精确性,采用形式逻辑的排中律,既非真既假,然后进行判断和推理,得出结论。现有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二值逻辑基础上的,它在处理客观事物的确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却不具备处理事物和概念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的能力。- Z  I9 c8 {* A4 G

    ) s; X+ w7 G: H) a8 _3 o    为了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脑高级智能的特点,就必须把计算机转到多值逻辑基础上,研究模糊逻辑。目前,模糊罗基还很不成熟,尚需继续研究。9 A+ Y% S# J" O$ B. j: t
    # I1 N4 B& Q) c
        第三,研究模糊数学的应用。模糊数学是以不确定性的事物为其研究对象的。模糊集合的出现是数学适应描述复杂事物的需要,查德的功绩在于用模糊集合的理论找到解决模糊性对象加以确切化,从而使研究确定性对象的数学与不确定性对象的数学沟通起来,过去精确数学、随机数学描述感到不足之处,就能得到弥补。在模糊数学中,目前已有模糊拓扑学、模糊群论、模糊图论、模糊概率、模糊语言学、模糊逻辑学等分支。; H( B9 @- B7 [
    / h* S% j8 Q$ Q/ }
    模糊数学的应用
    5 r0 a, Z! [" Z/ B$ u7 B; E7 Z# p8 {0 D
        模糊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已初步应用于模糊控制、模糊识别、模糊聚类分析、模糊决策、模糊评判、系统理论、信息检索、医学、生物学等各个方面。在气象、结构力学、控制、心理学等方面已有具体的研究成果。然而模糊数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计算机职能,不少人认为它与新一代计算机的研制有密切的联系。
    * t! W; j% e5 E& l6 }( ?* u
    1 O0 Z5 @3 G0 O2 H3 _3 R. L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正积极研究、试制具有智能化的模糊计算机,1986年日本山川烈博士首次试制成功模糊推理机,它的推理速度是1000万次/秒。1988年,我国汪培庄教授指导的几位博士也研制成功一台模糊推理机——分立元件样机,它的推理速度为1500万次/秒。这表明我国在突破模糊信息处理难关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D! C" ?+ f5 U! e
    ! y* U5 T$ d$ |% s9 s. M9 Q    模糊数学还远没有成熟,对它也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待实践去检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

    听众

    60

    积分

    升级  57.8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一些关于模糊数学简介的资料:

    1.png (121.81 KB, 下载次数: 265)

    1.png

    2.png (36.93 KB, 下载次数: 276)

    2.png

    3.png (101.87 KB, 下载次数: 298)

    3.png

    4.png (52.93 KB, 下载次数: 270)

    4.png

    5.png (40.33 KB, 下载次数: 302)

    5.png

    6.png (85.37 KB, 下载次数: 271)

    6.png

    7.png (104.95 KB, 下载次数: 264)

    7.png

    8.png (104.27 KB, 下载次数: 261)

    8.png

    9.png (90.21 KB, 下载次数: 261)

    9.png

    10.png (107.37 KB, 下载次数: 256)

    10.png

    11.png (98.55 KB, 下载次数: 275)

    11.png

    12.png (110.46 KB, 下载次数: 281)

    12.png

    13.png (57.87 KB, 下载次数: 266)

    1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95

    积分

    升级  94.7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1-12 02:14 , Processed in 1.542041 second(s), 103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