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9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位大侠 请显身手!!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jillkill        

1

主题

0

听众

9

积分

升级  4.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30 09: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小弟求助:一个简单的教师教学评价模型,最好有点新意。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weilong        

0

主题

1

听众

4

积分

升级  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通常所说的评价模式介于评价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方法之
间,既涉及标准又涉及方法。课程评价模式的发展变化体现了
评价概念、评价方法的变化。美国著名的评价专家阿尔金(M.C.
,^dkin)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专门撰文研究12种重要的评
价模式的发展,并认为研究评价模式的重要性在于:理解各种
各样的评价模式,为用多种方法实施评价提供了框架和参考;
比较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明确每一种评价模式的应用范围,以
便在实践中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本文选择了泰勒课程评价模式作为研究主题。泰勒于本
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分别提出的两条基本原理:一条是评价
活动的原理,以《成绩测验的编制》为书名,于1934年首次发
表;另一条是课程编制的原理,1949年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
原理》为书名公共出版。后人称这两条原理为“泰勒模式”。
,一、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产生与形成
泰勒的课程评价理论是为适应4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发
展的需要,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而逐步形
成的。泰勒主要受到杜威、桑代克和贾德等美国教育界颇负盛
名的社会科学家的影响。他所进行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显示出
始终努力从实践中发展理论的倾向。1934年泰勒开始了具有
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一“八年研究”。
“八年研究”之后,泰勒对课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
写了一本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这本书中泰勒进
一步阐明了他在“八年研究”时已萌生的课程理论的基本框
架。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围绕4个中心问题。他
认为,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这些问
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习什么?在教
育计划中,应当帮助学生发展哪些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提
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的?即怎样帮助学习预期的
东西?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即怎样的学习顺序
和学习经验的整体计划会有助于学生内化他们所学之物,并
将其应用于环境?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的正在得到实现?即随后采取什么步骤以检查期望的学习活动发生情况?
二、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剖析
泰勒说:“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
过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
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在他看来,教育目标是课程评价的
出发点和依据,是进行课程评价的决定因素。选择目标、表述
目标的过程也都成了评价的一部分。强调目标在评价中的突
出作用是泰勒评价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
在泰勒评价模式的评价程序中,多数步骤与目标有关。在
泰勒看来,只有清楚、明确地陈述了目标,才能说明课程与教
学是否成功,进行价值判断。此外,注重目标的思想合乎理性
的原则,不管是教学还是评价都足因为目标而有了清晰的导
向,实施起来更有计划,易于操作,所以目标导向模式易于被
人接受。可以说,目标是泰勒评价模式的灵魂,它使泰勒评价
模式在评价领域占统治地位达30多年之久,即使在涌现许多
其他评价模式之后,泰勒评价模式仍不失为一种最重要的课
程评价模式。
(一)确定目标
评价过程是以教育目标入手的。由于评价的目的在于了
解这些目标实际上实现得怎样,因此,目标的定义应该是很清
楚的。如果目标还不清楚,那么评价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
目标。泰勒视评价为测定教育目标达到度的过程,因而他把教
育目标作为评价的出发点与依据。在他看来,明确具体的教育
目标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根本标准。教育目标的确定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泰勒所说的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要在学生身上引
起的种种行为变化”。要确定学生行为的变化,就必须依据教
育哲学、学习心理学来确定学生行为变化的价值标准。所以,
教育目标的确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价值选择过程。确定恰当
的教育目标必须以教育哲学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以学习心理
学所揭示的规律为依据,同时还要综合考察学习者的需要、兴
趣和社会生活的要求以及学科专家们的意见。若孤立地考察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失之偏颇。
(二)创设评价的情境
确定目标之后,第二步是要确定评价的情境。评价的情境
是指“能够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
情境。我们要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获得某种行为的唯一途径,是
给学生以表现这种行为的机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找到不仅
允许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而且实际上能鼓励或唤起这种行
为的情境。这样,我们就会处在观察目标实际实现程度的位置
上。只有在特定的评价情境中,才可能得到学生行为改变的证
据。评价才可能进行。因此,创设具体、恰当的评价情境是课程
评价的第二步。由于所要评价的行为复杂而多样,评价情境不
可能是单一的。不同的评价情境可获取有关行为的不同材料。
创设评价情境时,一定要依据具体的行为目标。
泰勒认为,“只有在目标得到确定和清晰解说之后,并把
学生有机会表现所期望的行为的各种情境罗列出来之后,才
有可能考察现行的评价手段,了解这些评价手段为预期的评
价目标服务得怎样”。由此可见,除非评价方法与教育目标相
结合,否则评价的结果便是无效的。
泰勒还对如何使用评价的结果作了说明。他认为,从评价
手段中得出的结果,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
述性术语,而应该是反映学生目前状况的一个剖析图,因为评
价目的之一是要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
(三)评价方法
泰勒十分重视评价方法的作用。他强调,不恰当的评价会
导致目标的偏离,正确的评价则有助于澄清教育目标,改进课
程设计。

泰勒反对把评价看作“纸笔测验(Paper-and—Pencil tests)”
的同义词。泰勒主张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认为任何一种关于学
生行为改变的方法都可算评价方法,如:笔试、观察、访问、面
谈、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实际作品,等等。
同时。“泰勒模式”第一次把测验与评价加以区分,第一个
对评价作了描述和应用,开创了教育评价学科的先河。泰勒在
“八年研究”的实验报告中说,旧课程及测验足教科书主义的,
测验内容只要求背诵教科书中的内容。这是极其片面的,不能
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他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
依据的课程设置、测验的编制以及评价的原则。在报告中,他
还指出:所谓教育就是使人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与改进的过
程;教育评价就是教育目标实际达到的程度,测验是教育评价
的手段。同时他还认为,教育评价是个变化着的概念,因为社
会在变化,教育在发展,评价也就没有一个永恒的概念和模
式。
三、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价值及局限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泰勒课程评价模式形成了它的
主要特征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第一。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提出标志着课程评价科学化
的开端。在这一评价模式问世之前,教育评价并没有成为独立
的科学领域。那时,人们往往用测试取代课程评价乃至整个教
育评价。人们进行测试的目的在于鉴别学生的某些特征与能
力,对测试结果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学生,总是从学生身上寻找
失败的原因。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则把评价与测试严格区别开来。这种独到见解深刻反映了课程评价的实质,开创了课程
评价的新纪元。
第二,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强调预定的具体目标。入的任
何行为都具有目的性,目的是人们行动的方向、依据与力量。
行为的目的性是人的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基于这一观点,泰勒
把预定的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和根本依
据。因此,泰勒倡导的课程评价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进行的。毫无疑问,这有可取之处。
第三,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具有一套逻辑严密的评价程
序。这一评价模式从确定目标到结果的分析利用,结构紧凑,
逻辑严密。预定的目标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方向,提供了课程评
价的标准,通过恰当的评价情境,采用合适的评价工具,便可
获取所需的行为变化的证据。通过对行为证据的分析处理,便
可找出实际工作与教育目标的吻合度,促使实际工作尽可能
地逼近目标。这套严密的评价程序为评价工作者提供了可遵
循的路线。
第四,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重视综合性评价。这—评价模
式反对过去只注意分数、计算均分的简单做法,主张运用多种
评价手段与方法,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实际进步进行综合性评
价,即不仅评价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且评价学生的智能、身
体健康状况及思想道德水平。然而,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毕竟
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局
限性。其主要表现为:对目标没有自身的评价,即对目标的合
理性没有加以评价;只观察了预期目标有无达到,非预期性效
果没有评价;所定目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教育管理者提出的,
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不能用统一的目标来评价自由发展的人,
重结果轻过程。
四.结论
“泰勒模式”第一次指出了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和评价过
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泰勒认为,评价的目的是要较全面
地检验学习经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去引起所
期望的那种结果。评价设计获得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所以,
获得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有效证据,都是一种合
适的评价方法。泰勒倡导的行为目标式的课程评价模式一出
现,就在美国教育界迅速推广,后又传遍西欧各国,掀起了教
育评价的热潮。即使在评价模式越来越多的今天,它在课程评
价这个领域里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kl126 实名认证       

23

主题

4

听众

1101

积分

升级  1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

听众

60

积分

升级  57.8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教师教学评价模型短的构建方法的资料:

1.png (125.83 KB, 下载次数: 220)

1.png

2.png (142.3 KB, 下载次数: 237)

2.png

3.png (73.43 KB, 下载次数: 230)

3.png

4.png (154.88 KB, 下载次数: 231)

4.png

5.png (39.47 KB, 下载次数: 242)

5.png

6.png (72.58 KB, 下载次数: 232)

6.png

7.png (95.53 KB, 下载次数: 232)

7.png

8.png (55.91 KB, 下载次数: 228)

8.png

9.png (65.85 KB, 下载次数: 213)

9.png

10.png (97.19 KB, 下载次数: 225)

10.png

11.png (68.7 KB, 下载次数: 220)

11.png

12.png (58.56 KB, 下载次数: 224)

12.png

13.png (73.35 KB, 下载次数: 230)

1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24 01:42 , Processed in 1.598248 second(s), 76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