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37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实力论文 jpb2:推证哥德巴赫猜想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god        

206

主题

2

听众

882

积分

升级  7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30 23: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程平 先生:

8 N7 ^1 v# T' t8 I5 b" p

你好!

+ l& C1 T2 E9 T# K6 i- D

现在对《推证哥德巴赫猜想》一文进行补充,希予改正。

' L$ E, a1 [; r4 r. f4 t5 z" |

推证哥德巴赫猜想

! ?2 R& p2 n& y0 V4 U 1 [' `8 o) [! |! ?

通俗易懂,清澈透底。

- p) V. Q& U, r+ m3 ]

名词:对称奇素数。

7 x' }) p/ ^( d! B- y' l1 [: Z

内容:提出和推证等价哥德巴赫猜想,推证哥德巴赫猜想。

( H3 ~# z# a9 X( N9 j( G5 E- v

1 -------- 对称奇素数:

) [6 l8 d9 @) F( T& r$ U

设不大于偶数 N 的奇素数是 si,合数是 Fi,则:

( v1 E$ P8 z" n) z- ?. @% a: a4 `

N-si 称为 si 的对称数。

0 l3 L; w( A8 O9 a# ^! w6 e

N-Fi 称为 Fi 的对称数。

- w- r* @& E: [( O6 X/ Y+ b

若N-si是奇素数,则称为 si 的对称奇素数。

- y9 l M; v) E

若N-Fi是奇素数,则称为 Fi 的对称奇素数。

0 R+ w q2 R2 H; d* Z

例如:

# N* R8 g0 {0 e: q6 t$ a

偶数 N = 6,不大于 6 的:

5 y4 p2 S# D+ v! H

奇素数 si 是 3,5,有2个。

9 f' b" Y' _2 F3 e5 H" ~( H3 D' L

对称数 N-si 是 6-3=3,6-5=1,有2个。

4 Y3 P( M4 n8 L$ Q( b! h, r7 h& ?1 {, y; @

对称奇素数是 3,也就是说,在2个N-si里面,对称奇素数有1个。

4 _: k9 Y6 W& P( C6 o0 \' u% F9 ?7 Q

合数 Fi 是 4,6,有2个。

* E! C" d Y6 Z% K

对称数 N-Fi是 6-4=2,6-6=0,有2个。

|0 M- X' P b3 D/ |

只有对称素数 2,也就是说,在2个N-Fi里面,没有对称奇素数。

5 w: f1 H# x% S/ B7 \ W+ n& N . p1 O' K- c6 v1 ]4 S

N = 16,小于 16 的:

% I n, V# L6 ~) K4 T

奇素数是 3,5,7,11,13,有5个。

6 \/ d0 n8 C, H/ |3 ]

对称奇素数是 13,11,5,3。在5个N-si里面,对称奇素数有4个

9 l# R! {& Q5 [- P% |/ S6 ~" g; I 7 b, k0 n5 P8 Z

合数是 4,6,8,9,……,15,16,有9个。

. \( W g' a: P9 h9 K

对称奇素数是 7。在9个N-Fi里面,对称奇素数有1个。

) `- G0 D) H' G. z2 O ( p8 }% q2 |1 {5 f3 v% X

2 -------- 等价哥德巴赫猜想:

/ T2 |8 o, ^+ a i' d- ]4 j

设不大于 N 的合数有 F 个, N-Fi也有F个,得:

0 H" y/ c8 N( V' x' P* H% W# h

N > F -------- (1)

. A' y8 A$ q8 C" P4 u$ S ; \% }0 t7 Y) z. K4 n

设不大于 N 的奇素数有π(N) 个,在 F 个N-Fi里面,对称奇素数有π(F) 个,由 (1) 得:

" U* ^. W8 ?# x7 _2 P; L, ^

π(N) > π(F) -------- (2)

$ {/ Z% O$ I/ d k5 C0 x( a

这就是等价哥德巴赫猜想。

: E/ v- B" ^# u. g: M4 J& i

这里需要注意:π(N) 既能认为是“不大于 N 的奇素数个数”,也能认为是 “N 个正整数的对称奇素数个数”,但是 π(F) 不能认为是“不大于 F 的奇素数个数”,只能认为是“F 个合数的对称奇素数个数”。

# Y, p6 Q& A5 e) ]2 j# Y; }7 `8 E

例如:

& y8 x5 H3 A2 _

N = 16,π(N)=5,π(F)=1,得 5 > 1。

* x6 c/ N, ?, r* O

对于任何有穷偶数,(2) 都成立。

% j6 u) X5 }$ S/ `

3 -------- 推证等价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c+ o" b; R, y- N% T% A7 O

证等价哥德巴赫猜想有穷成立:

) Q% A7 f) U0 U& \8 k2 m

根据初等数论:

0 V5 Q; e7 a& }* S$ o# C w8 M- v

设在 N-si 里面,对称奇素数有π(s)个, 在N-Fi里面,对称奇素数有π(F) 个,则:

* t, ~+ v0 [( O2 @8 Q0 j% c; }+ ~/ o' ]

π(N) = π(s) + π(F) -------- (3)

" D& h) U. h4 E4 M: T6 @) ? o

对于任何有穷偶数,(3) 都成立。

2 B( \+ _8 a& f* S

例如:

5 r, k( L2 D, V4 d( x7 H2 ^) }! a

N = 16,π(N) = 5,π(s) = 4,π(F) = 1,得 5 = 4 + 1。

* D* g o3 g1 G8 w

设1不是素数,计算时不计入1与 N-1。

, ^) X7 S8 Z1 t. ^8 l2 N) d- `. ^4 m u. L7 {5 H

根据 (3) 很容易判断,对于任何有穷偶数,(2)都成立。

( o, \5 k8 r% c$ C* a

也就是说,等价哥德巴赫猜想有穷成立。

) G5 T! H9 H8 |& l$ L- w) B( `! F! z9 {9 n) E- `

证大偶数等价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9 z0 M) u# p3 z2 m

把F → N 的偶数称为大偶数。

# G& v# }1 l% W; `7 B. Y0 Z ' t) U7 n' R7 ` K }

设不大于 N 的奇素数有π(N)个,则π(N)/N 称为奇素数的出现比例。

4 k7 S& E& Y2 F. r6 P% @- F

设 F 个合数的对称奇素数有π(F)个,则π(F)/F 称为对称奇素数出现比例。

0 R& b2 h7 ?4 J+ l / d5 d0 f$ g- ^/ J

根据数论知道:

# \# S/ I i" ?- c8 l+ J$ n8 ]( ?

若N → ∞,则F → N,得:

/ h, V. N& s+ ^4 u0 V

lim { F → N } (π(N)/N)/(π(F)/F )= 1,变换得:

0 y' v/ {& e# ?$ M3 ?, B' R" I

lim { F → N } F π(N) / N π(F) = 1,由(1)得:

1 } I2 \. v2 b& K

N π(N) / N π(F) > 1,变换得:

9 U P' b$ {) A9 y

π(N) / π(F) > 1,

: C' p' U5 Q% s; k# o, a, k

由此得:

' f+ l% {" A3 p! w. p1 w

{ F → N } π(N) > π(F) -------- (4)

; O1 `( [2 I8 L! k* d

由 (4) 确认大偶数 (2) 成立,也就是大偶数等价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7 C# y" Q% }5 `3 Y* r1 h

由以上确认等价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6 l: G5 \" R# L6 h& d0 ^1 l# R/ [

4 -------- 推证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y- E( G/ p# }

由 (2),(3) 得π(s) = π(N)-π(F) > 0,由于 π(N) 与 π(F) 都是正整数,所以π(N)-π(F) 也是正整数,最小的正整数是1,由此:

5 W& O7 ?) ^# R. m* v. A S1 r

π(s) ≥ 1。

1 T# E7 W+ B. ~% w( h- ?4 s5 t" Z

这就是说,在奇素数 si 的对称数 N-si 里面,总有一组是对称奇素数,所以任何偶数都能表示为 2 个奇素数的和:

' I" Y3 @* Z. [; _* B% S! W

N = si + N-si,

1 ?: g( M. W3 U' [8 u/ T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y. b9 w3 x) `$ J* N8 D- B & A+ s! z+ K- Q( h/ ]! K) h

参考资料 1 -------- 比较:

# E% Q& {8 I$ [

N--------1/lnN-----------π(F)/F---- 1/lnF

' B7 v8 t" f+ W: ^: |2 R# H) f0 C4 x

10^3---- 0.145-----------0.135------ 0.149

' A; ]) |8 O, Q' F+ G3 C

10^4---- 0.109-----------0.111------ 0.110

% ?1 R6 p1 U9 Z e$ }; E/ E h) t$ N

10^5---- 0.087-----------0.088------ 0.088

# N8 d0 n# P# H& B

10^6---- 0.072-----------0.073------ 0.073

# {: C9 j' Z) c* i2 F4 h

10^7---- 0.062-----------0.062------ 0.062

+ z/ [) a" w+ h) f

10^8---- 0.054-----------0.055------ 0.055

# ^4 r6 ^4 a9 i& V' {1 D$ y8 ^8 S

10^9---- 0.051-----------0.048------ 0.048

; y; d2 \& T% T a s/ M

10^16----0.027-----------0.027------ 0.027

7 E7 ~! s/ R/ q1 A- a

10^21----0.021-----------0.021------ 0.021

% ] Q. a! x( x9 V- i8 N

对称奇素数的实际出现比例 π(F)/F 逐渐趋于计算值 1/lnF。

. L) x% `$ i% @) ?

对称奇素数的计算值 1/lnF 逐渐趋于奇素数的计算值 1/lnN。

) a2 d- b( _- q7 r6 T/ E. |

理论符合实际。

4 [' \9 E, Z. b3 R2 D( r; }" n" Z! S7 K

参考资料 2 -------- 大偶数哥德巴赫猜想的计算:

& g: Z, K! ^( T4 ~1 C

设不大于 N 的奇素数有π(N)个,合数有 F 个,则:

! a+ Q7 m* j) g& G+ u

N =π(N) + F + 2,得:

: x8 z7 a4 h* @

π(N) < N - F -------- (1)

0 P9 B* T( R& U4 T+ z

根据 (1) 由数论知道:

. c, w2 R7 w5 c

π(N)→(N/lnN) -------- (2)

' d" W O) h/ H. z% r

同理,设不大于 N 的 F 个合数的对称奇素数有π(F) 个,得:

5 |) K3 h- k3 C; ^$ t' N: ~

π(F)→(F/lnF) -------- (3)

i3 @$ ?9 `* e( B

设奇素数的对称奇素数有π(s)个,由等价哥德巴赫猜想 (3) 知道:

8 t% s% b# t/ u7 O

π(s) = π(N)-π(F),再由 (2),(3) 得:

) V9 M$ Y8 V/ b& N1 W3 D6 v

π(s)→N/lnN - F/lnF -------- (4)

: t' r2 d9 M& l b; ?, A* t3 v

由 (4) 得:

# |) F2 o* f L

π(s)→N/lnN - F/lnN = (N - F)/lnN -------- (5)

( c6 H5 ^& ]8 w* ^

根据 (1),(5) 得:

+ h/ Y" t% m* i% _& Q; U

π(s) > π(N)/lnN -------- (6)

4 ~8 D& K# |3 B% _; w+ c# p9 K

由 (2),(6) 得:

( v, r' V; y5 c( E& f) D

π(s) >(N/(lnN))/(lnN) -------- (7)

* e$ r; a4 n! S3 ]

变换 (7) 得:

5 y7 q* U* B5 H

π(s) > N/(lnN)(lnN) -------- (8)

9 e# M0 m$ Z; P$ P/ i$ i4 f4 X

计算式 (8) 表示大偶数等于两个奇素数的和的排列数。

2 h' I: I* A5 O6 Z: D1 k% ~ & g; I9 s& p! t3 H: V' j

哥德巴赫猜想方程

* E/ `0 u" U+ I5 S- \/ S7 @

基本名词:哥德巴赫猜想方程。

0 S: W1 I! d# J

主要内容:确认哥德巴赫猜想。

8 ?1 l5 e W, k8 y( E+ F) w- v

1 -------- 差值方程与均值方程:

, S! B2 v2 H+ x: A& s* N, F

设不大于偶数N的奇素数个数为s个,奇合数个数为f个,N表示为2个奇素数的和的个数为x,表示为2个奇合数的和的个数为y,表示为1个奇素数与1个奇合数的和的个数为a,表示为1个奇合数与1个奇素数的和的个数也为a,则有方程:

( p; D7 m- g: C) g

s=x+a,

+ P( O" e8 j c! H& X

f=y+a。

8 i' S$ f% T. u6 Q$ P9 d, D

若设1不是素数,则不计入1和N-1。方程s=x+a与f=y+a之差,称为差值方程:

$ t8 y- N7 v' ]( P

x-y=s-f -------- (1)

! }$ g' p$ p7 ?

根据 (1) 得均值方程为:

2 Q$ g& B% p4 @7 h u7 I

x=ss/(s+f) -------- (2)

9 }& M% Y3 \6 F U) |& ]/ B

y=ff/(s+f) -------- (3)

$ ^" z R& o. S% H

把方程(2),(3)代入方程(1) 得ss/(s+f)-ff/(s+f)=s-f,变换得:

; ]! q& K+ W9 U! L' J- m1 ^

ss-ff=ss-ff,由此确认均值方程 (2),(3) 成立。

) o6 H1 n. w" d) H0 \* d: W% E 6 I5 X g( d/ n+ M( Q" E1 N

2 -------- 偶数表示为2个奇素数的和:

1 m j/ G* Q" u7 Q; M+ G

这里讨论 s < f 的偶数。方程(2)与(3)之比为ssy/ffx=1。

5 v1 ^' S) N; n3 H- }+ X6 P

设一般为:

: k( J- t6 X V- E5 I" b

k=ssy/ffx -------- (4)

. l. l: u- t9 y" E5 c

变换方程(4)得y=kffx/ss,代入方程(1) 得x - kffx/ss =s-f,变换得:

/ ^- B: ^6 Z! b8 p# P

x=(f-s)/(kff/ss -1) -------- (5)

' _( J$ ?; }$ e8 | R5 B8 z% W

把方程(2),(3)代入方程(4) 得k=ss*ff/(s+f) / ff*ss/(s+f)=1。

; P$ G, F, e- C& }) M/ `

设k最大为ka,以1为对称,若k最小为kb,则:

, n+ u8 A! o1 O9 n N- q$ h

(ka + kb)/2=1。由方程(5)知道,若k最小,则x最大。

( T; H! w4 M! W( W, O

由方程(1)得x与y的最大值是x=s,y=f,代入方程(4)得:

! ^& H( {2 O3 v- q" p

kb=ss*f/ff*s=s/f。

# x7 k2 u" q& @7 P1 F' R

把kb=s/f代入(ka + kb)/2=1,得(ka + s/f)/2=1,变换得:

+ x5 h" U7 v9 B% k6 q6 R7 j

ka =2–s/f。

& v1 K. p ]5 o% b6 h8 H

例如:

H: f+ t: Y- E9 H3 r- k

N--------s--------f--------x--------y--------k ------ka------kb

3 L& s% U, J; j( c( i/ n

21000----2358----8140------1092 ----6874----0.53 ----1.71----0.28

n9 g( e( E+ \8 M6 _$ V& ]' ^

21002----2359----8140------340------6121----1.51 ----1.71----0.28

4 o& M8 B% H3 _7 u

21004----2359----8141------380------6162----1.36 ----1.71----0.28

! J' v% y5 r1 f9 A* q

21006----2359----8142------686------6469----0.79 ----1.71----0.28

( X0 }; u9 m0 c. H8 f' q% H

由k的最大值ka=2–s/f,得k < 2。

6 w" K3 a: U" v2 u0 c% r& a

由方程(5),若k < 2,则:

9 T8 X# k4 ?7 j' W( v+ Y

x > (f-s)/(2ff/ss -1) -------- (6)

x8 Y. R# F4 N1 L9 `( {# D

由(6) 得:

% W- h) V+ l5 G/ X! d

x→(f-s)/(2ff/ss -2)

1 ?" L% x" S2 C5 z3 O

=ss/2(f+s),由2(f+s) + 2 = N,得2(f+s) < N,由此得:

- Q6 ]9 T6 \& j2 L/ T3 L

x > ss/N -------- (7)

% m' i6 c" M" l0 B; r) @

由不大于N的素数个数π(N)=s≈N/lnN,代入(7) 得:

0 P( }5 w: h; `: c" p

x≈N/(lnN)(lnN) -------- (8)

0 y+ Z0 ^. j$ T4 @: Z' a: _

由 (8) 确认哥德巴赫猜想正确。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如果我没给你翅膀,你要学会用理想去飞翔!!!
yqm10507        

1

主题

2

听众

48

积分

升级  4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1-12 18:33 , Processed in 0.352713 second(s), 57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