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44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异难解的数字之谜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artwin        

33

主题

2

听众

104

积分

升级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8 0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1742年6月7日,当时还是中学教师的歌德巴赫,写信给当时侨居俄国比得堡的数学家欧拉一封信,问到:“是否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因为歌德巴赫很喜欢搞拆数游戏。20几天后,欧拉复信写道:“任何大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这一猜想,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无疑地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这就是一直未被世人彻底解决的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也称歌德巴赫--欧拉猜想。数学家简称这个问题为(1,1),或“1+1”。命题简述为: ; s) I# X5 Z3 T' C& K' v(A)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 p" Y" X3 B# P- _* N(B)每一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 L9 S' X8 q; G) |  现代数论的创始人,法国大数学家费尔马(1601-1665),对不定方程极感兴趣,他在丢番图的《算术》这本书上写了不少注记。在第二卷处,他写道:“另一方面,一个立方不可能写成两个立方的和,一个四方不可能写成两个四方的和。一般地,每个大于2的幂不可能写成两个同次幂的和。” # b k% {* z' o c% s h换句话说,在n>2时, % ]3 [; Z8 s& m5 w  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 7 \; s$ k" }' K2 p& |- k1 N  没有正整数解。这就是文明于世的费尔马大定理。 6 @% \' f* E$ y9 S" z# L/ ~: E3 H  “关于这个命题”,费尔马说,“我有一个奇妙的证明,但这里的空白太小了,写不下。” # |6 x+ E; N/ M: J* J人们始终未能找到费尔马的“证明”。很多数学家攻击这做城堡,至今未能攻克,所以,费尔马大定理实际上是费尔马大猜测。 & j# X5 Z4 ` {# u- `  现在还不能肯定费尔马大定理的正确。尽管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瓦格斯塔夫在1977年证明了对于P〈12500,大定理成立。最近,罗赛进一步证明了对于P〈4100万,大定理成立。但是,费尔马大定理仍然是个猜测。如果谁能举出一个反例,大定理就推翻了。不过反例是很难举的。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xpmatrix        

0

主题

0

听众

17

积分

升级  12.6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dmg        

18

主题

2

听众

116

积分

升级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帖功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4010905 实名认证       

2

主题

4

听众

282

积分

升级  9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2-14 18:56
  • 签到天数: 83 天

    [LV.6]常住居民II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C 语言讨论组

    群组PLC和单片机

    群组每天多学一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角凳        

    1

    主题

    3

    听众

    46

    积分

    升级  43.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5-6 02:02 , Processed in 1.335382 second(s), 78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