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6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7-19
- 注册时间
- 2017-9-1
- 听众数
- 12
- 收听数
- 1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2062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676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10
- 主题
- 52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3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1-6-27 15:42 |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版主 国际赛参赛者
TA的关系
 群组: 冬令营普通班 群组: Latex研学群 群组: 2018美赛护航培训课程 群组: 2018美赛冲刺培训 群组: 2017科技论文写作 |
今天引用一篇王瑛的文章(数模之路)来说一下新手团队第一次参加比赛遇到的问题,这篇文章来自于解放军军报(他们国防科技大学的) 。文章里说的大部分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出于发表原因,也有一些其他不可信因素。话不多说,文章如下:+ c5 d) @4 M' }/ i
4 w: l% V w9 q& ` 我是数学迷,我的两位合作者是编程高手、实践天才。芙蓉国里,国防科大,我们走到一起。三年了,我们努力向前,精诚
% `! e% N& X- z: b: Y8 y7 H/ O- q, z: K5 z6 ^* ^
合作。三年了,我们做了一些事,闯出一条路。作为数学建模小组的一员,我又怎能不感慨万千呢?( w5 U- N% U) }* K3 b6 m
4 `0 D! F9 G* ~ @ Z7 `
6 h; N& c* u! S# V4 H
数学建模真的很难。起初,我们以为只要数学水平够高就行了。然而,2000年的全国赛题给我们上了一课。虽然没参加比$ m7 Z d4 ~+ d$ Y/ ~' _* f% ^
$ r* B1 [ U3 R2 l' t/ E赛,但是我们做得实在很差。从入门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处理实际问题的手段。比如说,在图上求两点间最短距离应" V. C- d* Z3 f; \# K
' _$ t! A. l: R/ }; `9 W
使用Floyd算法,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明明知道该怎么办,就是没法在计算机上实现。后来,我们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功,
! L% x5 @: G6 d( Y- p" P6 l4 R% s4 T8 d- \
对多种软件、算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一旦碰到问题,我们还是觉得不顺手,特别是很难抓住关键点。为什么,为什么
+ F4 C7 \7 N3 d1 k7 D; P4 w- |0 ?" n4 f# y
我们精疲力尽却得不出好结果?这是没有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到这点,开始了对图书馆、Internet+ [, e$ B |3 E D
6 R9 r2 c6 ^' p2 f
的大搜索。渐渐地,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大大提高,也明白了文献作为知识的载体的继承性。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前人的基础, g1 ~* N' X" k/ H( `5 e
: e( `# f: @& \* R8 t上更上一层楼,推陈出新。
! j0 R) x" p) ]+ M k' Q8 t
. e @' y$ A v# d) s' Y) Q; z, _) }, d2 E P" R; [$ |6 i( ^; D* C
8 M" p1 B& i4 g- z: b) I2 Y# ^5 p 我们付出了汗水,自然会有收获。2001年5月,小组顺利的通过了学校的选拔赛。这是我们第一次成功。可是,前景仍不容7 q3 W3 E c6 ]" K/ q" L8 [- `0 M
! m$ t- z/ N+ k8 \ g乐观。国防科大人才济济,在九月份全国比赛之前,小组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于是,我们更加努力,挤出所有课余时间搞数
9 C. |1 H1 G% j" n$ v2 l) p3 k. W* M$ A' {) V! S
模。五月以后考试比较多,我们复习到深夜,可有时还得搞数学建模,直至天明。时间短,任务重,虽然有指导老师的殷切期
: q1 z! R; t) h# C7 P+ l
; S; C+ l) C6 }2 A; N+ o( K* A% [望,但是想要交一份完美的论文太难了。小组甚至出现了仅有一页纸的论文。事物皆有两面。在这样的艰难困苦当中,我们的意
* b( n q2 F- N0 Q9 F. Z3 T3 M0 n( q, ~# [! l9 z
志得到了锻炼,团体意识大大加强。同时,"唯陈言之务去"的道理也更加为我们所接受。因为数学建模就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1 P( c% d" ~8 C) j( H
+ _% X. ]* r+ a; R+ O
空话、套话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 }2 ^" d& L" M1 N |" u2 `/ @ d. ]8 ?
5 X8 `9 R+ M+ r( }3 n5 e$ k! B8 g+ v
暑假到了,全年级下连队实习。然而,我们心里始终想着八月底的模拟竞赛。那可是决定参赛人选的一仗。结果,在入选( X9 f' Q: D! k$ p
5 ?6 E$ i _3 @1 h+ y+ |的小组中,我们是中间。这根本不符合小组的个性,因为我们就应该出类拔萃。私下里,我们却都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们太重视* _- A S% `9 D' W* L
N0 Y% ]( Y; Q& P" Y5 R那道题目了,以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又各执己见。由于问题的重要性,分歧与矛盾不断的激化,最终做出了两份报
' @0 O4 ~$ Z& Y. g7 _, w4 u# S. |8 `, t# w$ h6 c2 Z7 r3 q
告。兵力分散,实在是很深刻的教训!
8 v6 C5 j' t2 E- A* R S4 K2 i3 X! c4 f/ T3 m
2 A3 h9 Y6 v1 C" O( U& K
- @3 N% g) p( Y6 C: [1 O 此后,大家的士气比较低落。一天晚上,指导老师交代竞赛事宜。回来的路上,我的两个伙伴表示了他们的忧虑:"也就是: U$ d! K* I% y# L* g
: Z+ H7 o' q* m; X% `( }( l
这样了,不过我好没把握。怎么办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可我不能这么说啊。差不多硬着头皮,我预言着:"如果发挥不好的: l3 Y( x6 R; y
" L! v' C; d8 u [/ W$ W% G% o% o话,只能拿到全国二等奖。反正也是最后一次了。"最后那句不假思索的话起了奇迹般的作用,它激发了我们背水一战的思想。8 Z: C5 I' A. J4 z3 ^" R+ g+ K
3 ~, o* X3 X; _! K
他们两个都点头。0 f/ d; ?$ S# }/ Q: K# |
3 y: V0 n! ~& y# E+ l+ T
) y) E; L c8 w) m7 c- C7 W9 G7 K4 V3 C$ B8 W, k
9月24日,全国比赛开始。我们统一思想,迅速选题、入手。"血管的三维重建",问题很有特色,我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 g8 w" x: K& f+ ^: _: \4 t8 G4 j6 t. h) {
因为尽管算法的精确解答十分重要,但是对算法的正确性加以数学证明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要创新,不
, j) l. A" E& \+ ~& Q3 r: h8 T# t: D- g$ X/ Q3 ]
要因循守旧,毅然投入了算法基础的证明。感谢我的伙伴和我自己,还有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一天半之后,一系列精美的证明完
, o' r; ]/ u, c# a# ~
6 F' ]5 _) l# Q: w2 K% t成了。我们奠定了算法的数学基础。然后是编程实现,以及痛苦的调试。说它苦,是因为我们已经很累了。但是,一想到人们的8 p! K- ^4 k& s* p
) W+ S9 c& F$ t
期望,一想到付出的努力,一想到机会的难得,我们只有鼓足勇气、坚持到底。
5 d$ L& x9 T# I# r- S3 K4 T" m
+ M& v# z3 ]8 Y# Y
) r0 r( r5 V8 g( \5 h( w 三天过去了,很快。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可是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们拿了全国一等奖,取得了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5 M: Z7 D8 _0 U( v0 Z' ?
1 M1 [' K2 U, D/ F# S P# ?为了军队的荣誉,我们继续向前。国际比赛的题目本身并不难,难在论文必须用英文写。也正是因为这点,中国大学生几乎没有
! ~% L: ?/ L; h" q& B7 {' N# A+ ^
什么好成绩。(国防科大拿过特等奖)基于前人的经验,我们积极准备英文写作,加强英文资料的检索。更重要的是,我们考虑 z# _/ O* g, p+ @9 U! L
) e+ N8 u* Q; y0 ]" B* g; [8 V
到"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而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毕竟有限,所以图文并茂应该是最佳的信息表达方式。不巧的是,2002年的国际
$ @4 Q2 i4 ^! ~) R4 T, u# J
8 s$ H. K1 Y; c, M; v数学建模竞赛正好在春节期间进行。过年也不能休息了,但是我们心无挂碍,一心取胜。当时很投入,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苦,只
; G9 u3 u' K u4 O0 s
% k# S' @) \( }8 U6 }是赶火车回家的时候,却都在公共汽车上睡着了。累也累过,苦也苦过,国际比赛确实是我们一生都珍贵的回忆。.END! C* o2 h# o5 D4 _# _) a
* s5 w" r5 O6 [) O 我只能以国科军校为例,说一下数模竞赛的选拨历程了。看过以上文章,相信大家对数模竞赛的选拨应该有所了解。第一轮; M4 K0 B9 ]. T# c% f
* S; Z8 Q2 K4 Q( C
选拨是在每年的5月1日开始的,为期一周,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甚至不用报名,在网上下载了题目做掉上交即可。接着是对选
# P2 M+ O' y3 ^/ p5 N) t$ s; C4 m. `# l$ s/ K, n5 f k
拨出来的同学进行培训,再进行两次选拨,选拨方式主要以做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为主。最终选定的人会在9月底参加全国大学
4 J# u& K2 X, }2 U0 `9 p' I
9 r1 U9 h2 v, B! z5 e$ d6 G' H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全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而又原意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会在寒假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可惜0 g) f, e& w7 Y. Q
, S9 E1 s" I+ e不能去美国,只是网上发题)。" E6 }1 Y+ ?" M4 w
2 \5 U/ \( }; ~2 S& P 其实选拨上的上不一定就比没选拨上的人强多少。关键是个机会,看自己把握了。跟我一屇的一组,在第一次选择赛中没有
6 S; L3 C+ [7 b' |/ Y# o2 V, u
* O* Y* y ] K4 j$ e! P被选上,但他们仍然坚持参加后来的培训,最终取得了老师们的信任,参加了2017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全国1 u2 z/ ^9 p/ a2 O9 [4 }$ s# M$ r
$ z. O, k/ M4 ?9 h' M一等奖。. g& a2 V2 w2 a6 R) O
3 H' n* [. `- k 对于王瑛的文章,我有很多不同意的地方。也请大家不要太当真,对的地方接受,不对的地方就舍弃。首先,文中提到[数
0 O2 G9 y: n- L$ k- H
( U2 s0 N+ [2 E! {" t/ N学建模真的很难],我就不同意。之所以第一次参加比赛没有什么结果,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事前对数学
1 W3 x$ d% \- R2 L; o5 s5 B9 E6 w4 M, f
建模是什么都不太了解,就开始去做全国竞赛题,当然做不出什么。
2 d, I% F0 Z3 @. {
2 X( ]/ `3 [2 g3 q. T, z$ T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