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陈进 海外的陈进究竟有怎样的经历?学业与职业之间,有多少的未解之谜? 记者在上海市政府网站发现,陈进的美国学历介绍后还有一举说明:“(陈进)专门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检测方面的研究。” 而在上海交大内部网站关于陈进简历的介绍上,则写明:“(陈进)具有近十年在美国高校和工业界从事集成电路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的直接经验,在各类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集成电路方面的专项论文14篇。” “从陈进的博士毕业论文看,他的求学方向是模拟电路测试,并非DSP设计。”2月26日凌晨3时,一位在海外从事DSP设计的华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陈进的导师Jacob Abraham有很高知名度,但研究领域是集成电路测试。” “我很忙,我也不希望媒体引用我的话。”2月25日凌晨2时,始终不回记者邮件的Jacob Abraham教授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研究中心(cerc.utexas.edu)发现,Jacob Abraham教授的研究领域分析为:芯片测试及面向测试的设计(Testing);验证:硬件的形式化验证以及软件测试(Verification);以及测试中的容错性研究(Fault Tolerance)。 2月26日凌晨4时,记者通过网络在IC行业权威机构——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论文检索网站上找到(记者能找到的仅有一篇)陈进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会议论文——《一种新的针对模拟及混合信号电路参量测试的测试集设计》。 “这个论文表明,陈进涉及的是关于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的测试,和数字DSP的构架设计没有关系。除非研究方向有很大改变,因为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有延续性,一般作者会在自己文章的引用列表中著名以往发表的文章,但这篇文章中没有类似信息。”上述海外业内人士说:“有一种可能是,在这篇文章发表前(1997年),陈进还没有在IEEE上发过关于这个方向的文章,但不排除他处于某种原因没有引用以前发表的文章。” “但是,如果陈进改变研究方向,要在IC设计领域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还是得在IEEE。”他说,“但通过ieeexplore这个专业搜索引擎,并未检索到。” 此外,记者还通过google搜索到了作者署名中有陈进的另一篇文章——《使用时域响应参数的模拟测试》(<Ashok Balivada,Jin Chen,and Jacob A.Abraham>),陈进是第二作者,但方向同样在测试领域。 虽然求学期间并非专攻DSP设计领域,但之后的职业经历,是否能够支撑起陈进对“汉芯一号”的研发? 上海市政府网站关于陈进的介绍称,(陈进)先后在美国IBM、Motorola、Analog Device公司任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而在上海交大内部网站的类似介绍中,并没有“IBM”公司。 “陈进从未在IBM公司工作过。”此前,举报人曾告诉记者,“在我收集的资料中,有陈进美国读书同学的证实。” “即使陈进曾去IBM工作,IBM在处理器设计领域从事的也是通用处理器研究(如IBM的PowerPC是一款RISC通用处理器),主要用于PC和服务器及嵌入式系统。”上述海外人士说:“和DSP巨头德州仪器(TI)不同,IBM没有主要适用于高性能数据信号处理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这就像重型卡车制造厂和小轿车制造厂虽然都是生产汽车,但其工业经验完全不同。” 而据上海市政府网站和当时媒体的公开资料,陈进毕业于1998年1月,在2000年3月回国,假设在1998到2000年3月前的两年多时间,陈进曾在Motorola工作,但这里还要扣除他“在IBM”和“Analog Device”的工作经历。 “在国外的任何一个公司,即使是聪明加上机遇,不待到5年,也很难摸清全数字的DSP设计。”上述海外DSL业内人士说:“首先,除非是IC设计专业出身,否则难以应聘到DSL设计的岗位。” 他介绍,“在国外,博士毕业通常有两个就业途径,一种是进入大学教职,一种是进入大公司从事研究。对于后者,一般从事的是和博士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以陈进的背景,在Moto从事芯片设计的可能性很小。即便他能转行从事芯片设计,在两年时间就能从新手上升为芯片设计经理,在Moto这样的跨国公司也不太可能。” 据举报人向本报提供的“海外事实搜集”资料:“陈进在德州大学的研究课题为电路模拟和测试方法,而毕业后在奥斯汀Motorola下属的无线通讯分布工作,其职责是集成电路的产品测试,因此从没有‘近十年在美国高校和工业界从事集成电路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的直接经验’。” “陈进在读博士时还曾到Analog Device公司实习,在Motorola工作的职称是‘Staff(Senior+)Electronic Engineer’,也就是‘高级电子工程师’,从未‘先后在美国Motorola、Analog Device公司任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 同时,资料指出,“陈进从未‘主要从事高速无线通讯芯片和DSP核心电路的开发’,从未“担任多项重大SOC系统芯片的设计开发和项目负责人’。” 截止发稿前,美国飞思卡尔公司仍未对记者的电子邮件做出回复。 “飞思卡尔未必会做出回应,他们会权衡利弊。”一位从事DSP设计的业内人士说:“一般来说,一个DSP的升级时间是两年,‘DSP56858’对于飞思卡尔基本已过气,而它们不可能希望因追究责任而失去中国市场。” “每个国家在发展技术的问题上,都有自己的故事。”2月25日凌晨,“Robin.cpliu”对记者强调:“我希望调查组在对中国的IC产业有深入了解后,能对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见解。” “的确,很多高科技企业在成立初期都是模仿他人的现有技术才得以发展。”上述海外业内人士认为:“但设计DSP涉及的技术领域太多,缺了一环都不行,凭一个人是偷不了的。而那些公司成功的原因在能够对此消化,并融合自己特有的技术,这时候设计出来的东西已完全不同。” 他认为,“就DSP设计来说,哪怕芯片已经设计出来,但没有完备的工具链,没有对工业应用的支持,设备厂商很少敢使用。这里不存在道德问题,而是可行不可行的问题。” “偷窃技术问题不是关键。”另一从事DSP设备的业内人士说:“真正的问题在此事已达到偷窃,不能消化和严重‘欺诈’资金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