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9291|回复: 1

Mathematica-用 ContourPlot3D 绘制多面体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8

主题

1

听众

234

积分

升级  6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21 11:09
  • 签到天数: 24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自我介绍
    数和光的世界

    邮箱绑定达人

    发表于 2020-3-24 15:49 |显示全部楼层
    |招呼Ta 关注Ta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曲面除了可以用参数方程的形式表示之外,还可以用隐函数的形式表达,即表示为 F(x, y, z) = 0 的解。这种曲面又称之为等值曲面,因为曲面上的每个点都满足 F(x, y, z) = 0 这一条件。Mathematica 提供了绘制等值曲面的函数 ContourPlot3D。不过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并不用它来绘制各种婀娜多姿的曲面,而是尝试用它探索、绘制一些"多面体"。- b4 u% y0 Q- J8 G
    从最简单的开始
    ! g4 H& F$ X3 L! y0 k- v'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球面方程开始:8 U  m& s0 ^8 }4 l
    11.jpg
    7 Y* n4 S2 d) ^8 e  Y" N
    方程 x^2+y^2+z^2==1 的意义非常简单:每个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 1,这就形成了一个球面。相比较之下,球面的参数方程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7 r% `0 T9 U3 b9 t  P5 i  m6 {0 [多面体
    - f, F/ I! p' |. ^从球面方程出发,我们可以看一下更一般的形式,比如 x^n+y^n+z^n==1 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0 Q! \& Z) p: W
    13.jpg

    . S- P+ w- \0 d可以看到随着 n 的值不断增大,方程表示的曲面越来越接近一个立方体。这是为什么呢?我并不能完全解释,只能提出这么一个猜测。考虑如下表达式:% n0 K( K+ d. S! g1 P
    02.png

    : b$ x: ]. r/ E2 T' N, H: J这是 Lp 范数的定义,当 p 趋向于正无穷时,上述表达式的极限是:
      ?) m% m4 Z" Y' e: F 03.png

    6 `  ]& A" d  K6 a9 Y+ ]* V& g8 x1 @
    也就是 n 个绝对值中的最大值。把这个结论放到我们的方程 x^n+y^n+z^n==1 上,当 n 不断变大时,在不同方向上就不断接近 | x | == 1、| y | == 1、| z | == 1 三个方程,而这三个方程恰恰是立方体的六个面:x = ±1、y= ±1、z= ±1。根据这个猜测,我们只要能知道多面体各个面的平面方程,就能类比的求得类似上述立方体的“多面体渐近方程”。更进一步的,多面体各个面的平面方程,只要知道面法向量就可以确定平面方程了,如果面法向量是 (a, b, c),则成对的平面方程就是 a x+b y+ c z = ±1。
    利用 PolyhedronData 可定义求各种多面体法向量的函数如下:

    ' n4 c* Q/ z7 l* Z' L& P/ q 14.jpg

    & Y# U1 Y' z3 ^) A9 I3 y+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实际计算来验证一下这个猜测吧:  d* G% V1 h1 B2 i
    正八面体
    " r# W1 U8 @6 a+ c3 Q/ z4 `, \& F
    求正八面体的法向量:
    04.png

    " g! }" d) h8 z; N0 W8 C1 R7 L8 h& @化简并去除方向刚好相反的法向量,因为之前方程的常数项 ±1 可以由一个法向量得到两个相对的面的方程:
    + ?' \/ p5 U/ P6 d& n! Q 05.png

    ) G6 k+ Z2 k" J- `) `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个求八面体渐近方程了:# m' ]* t. w: x9 j8 S' ?3 J6 D
    06.png

    * b7 I, C: M4 r  o 15.jpg

    5 r* e! e! H+ a7 ?7 ~
    正十二面体
    ; _2 g% f# n- y8 L: ]" L
    正十二面体的法向量:
    07.png
    * }6 w6 C( q, v% y$ \( S8 H

    8 d& n$ F5 {3 X, V3 z化简并去除方向刚好相反的:7 P7 g; x* [  n: ^  Q4 w  \: j
    16.jpg

    . s% V& ?  g$ l+ C8 E& K
    隐函数表达式:
    5 y! D+ Y0 S6 A! B5 q1 L6 N
    08.png

    2 C- K% }$ B$ j$ P) Y. c
    $ L8 H7 Q. `; y/ F, s& p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用数值近似取代根号形式: 09.png
    绘制图形,可以看到,随着次数 n 的不断升高,图形越来越接近正十二面体:
    " z# h; B# u  w4 K; |- [ 17.jpg
    + C7 n" a1 o' S5 `
    十二面体

    " U7 w* _" z) R6 a% Y8 L$ z/ n9 q计算各个面的法向量:
    & z- f5 e# O, B9 S 10.png
    % \: @% n' R; l1 x# ~
    化简并去除方向相反的:
    18.jpg
    3 x" E$ K3 X$ p

    6 Q9 x9 T7 R# ]1 n% ~8 q. k+ G得到方程左侧表达式: 19.jpg

    / C* D$ s( m. w$ d* R7 x为了计算方便,取近似值:
    9 I, U4 h, \, M  @) y 20.jpg
    1 ?. p( B' ], \
    绘制正二十面体的曲面方程:
    21.jpg
    - Z7 p# H( W" E+ B: v& L
    绘制正二十面体的曲面方程:
    22.jpg

    $ H6 L7 _$ c9 u: y
    复合多面体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根据猜测做的推论基本上是对的:确实据此得到了各种正多面体的渐近方程并成功绘制了出来。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有很多局限性。首先,所生成的多面体必须有平行的相对的面,这样采用的法向量才能一个顶俩,发挥应有的作用得到对应的多面体。五种正多面体里,只有四种满足这个条件,还剩下一个正四面体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其次,用这种方法只能表示凸多面体,所谓凸多面体,就是内部任意两点的连线仍然落在内部的多面体。这两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解决方法是引入指数函数。- y& X# W0 d& W7 C% h
    正四面体

    0 y, C# ]* s) q7 j# L计算正四面体的法向量:2 V& x) y- P+ u' p
    11.png
    化简:
    12.png
    如果用之前的高次方程的方法,那么只能得到一个朝向比较特别的正八面体,因为每个法向量都生成了两个平面: 13.png

    0 i8 t$ }0 E3 s( y 23.jpg

    ( `4 \: I2 ]  C: ?( p4 X而改用指数,则可得到如下表达式:
    % G( f5 J. u; w, P! | 14.png

    ' h0 t: v" I7 j7 S' h6 b以此作为隐函数果然可以画出正四面体:
    ; e7 M- I* y. D/ C& l 24.jpg
    & k5 w7 s! S. x2 S
    为什么这样可行?我也只能给个近似的猜测:对 E^(a x + by + c z)==C 这样的方程,两边取对数就是 a x+ b y+ c z==log C 这就是一个平面的方程,把几个这样的平面方程加起来,就"围成"了一个多面体。而指数的增长保证了每个方向上不会受其它项的影响,保持大体是个平面。
    , j" c- g0 C/ i' A, I) d6 X
    另外还值得指出的是,可以在指数上再加次数,让这样生成的多面体的边缘更加"锐利":

    6 T" X2 @" m& v5 A 25.jpg

    & W- Q3 w1 h( E6 k# m
    星形八面体
    在各种各样的多面体中,有一类多面体可以看作是若干基本的多面体彼此叠合组成,我们称之为复合多面体。比如下图所示的星形八面体,就可以看作两个正四面体彼此叠合而成。- ~3 P9 y! A- r
    26.jpg

    - q& y' j: e! D+ D# t! @3 H观察这个复合多面体的面的组成指标可以发现,前四组只包含顶点 2、4、5、8,后四组只包含顶点 1、3、6、7。这恰好是各自组成两个正四面体。我们可以照样算出这八个面的法向量,然后分组各自生成两个正四面体曲面:% h- |  o- t/ o4 ]% x
    15.png

    ! s- \+ ^) x3 A0 ?求法向量,化简并分组:# H( w6 j/ e" q* Q% `' K& u
    16.png
    + B, T3 t  z, N3 C
    得到两个指数和的表达式:
    % z5 X+ }& q# d! d, J 17.png

    6 |: p/ Z3 t; o7 I分别绘制可以看到两个正四面体:# I7 W8 l+ m, q2 m, T4 x# @2 s8 A/ i
    27.jpg
    : m! r. |7 ^3 Q  \
    如何从这两个四面体得到想要的星形八面体呢?直接相加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得到的就是正八面体了。这里我们采用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and the Mathematics of Nature 一书中提到的一个小技巧:把两个方程表达式再次放到指数上。这个技巧称为 Exponential Scale:- Y! o9 B' t  W# e$ k
    18.png
    $ N$ j& Y. F: q! r) u. y7 S
    可以看到,这个方程确实可以绘制出星形八面体:
    ) j! K( T. g, }$ P  j- C 28.jpg
    ' {# O! n% P( \
    可以把旋转观察这个星形八面体曲面的过程输出为动画:% i. L  u. V: g/ d" y& B
    19.png

    ; S, ]( @: @% ^  Q) P 20.png
    9 J) v# @2 k; w; f
    微信图片_20200324153944.gif

    5 T5 E; _- H& S# w  [
    五复合正四面体

    7 ~( Q0 c' e8 U, v* V0 y6 j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五复合正四面体,这是由五个正四面体内接于一个正十二面体形成的复合多面体:
    29.jpg
    " s0 t, s# X" A2 l& C
    照例求面法向量,化简并分组:
    30.jpg
    # r+ L7 ~7 |! X/ {+ E, D( k# s

    5 b* b6 ?+ h5 V9 @3 V8 \. d1 [得到方程:
    , d) j0 k: A# r8 M0 N 31.jpg

    - \9 M+ [( G5 J
    绘制可以得到五复合正四面体的近似曲面(警告:由于项数太多,运行绘制速度很慢,运行时请耐心等待):
    32.jpg
    & y: J! o! }- ^2 {5 w1 T

    6 y! C9 T: H  N
    我们也用它生成一个旋转观察的动图:
    33.jpg
    7 R: [2 K3 ]- Z% y

    + V) m# J* a8 M5 B0 x1 W 微信图片_20200324154410.gif

    $ N( x+ D/ p2 G1 C4 j. b
    更多的复合多面体

    ( p5 s0 I" `. m0 A; c只要是由凸多面体组成的复合多面体,理论上都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先求得各个多面体的方程,然后“抬升”到指数位置,得到复合多面体的方程。Mathematica 提供的PolyhedronData 函数里有许多复合多面体,我全部列在下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实验生成想要的复合多面体曲面。
    ' L6 K, Y5 Y3 ~6 V& k' W! j" a% ^ 21.png
    # f* k: q3 S8 ?9 s7 X
    34.jpg

    1 r7 m. q$ B, e3 Q# b( l2 N对此有兴趣的,欢迎联系我们共同探讨。& Y' y) u. l. B+ k2 j; k
    market@asdoptics.com 5 O: g* O) F. a$ u" p
    www.asdoptics.com 0 Z& X; B* _! X7 d! ~& I

    % E; b/ ]% n1 S. g. w! u8 N
    12.jpg
    zan
    宏心        

    49

    主题

    19

    听众

    6400

    积分

    升级  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9 09:50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超级版主

    自我介绍
    数据分析,统计学的教学,数学建模的辅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4-3-29 23:51 , Processed in 0.540997 second(s), 5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