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7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9-5
- 注册时间
- 2023-7-11
- 听众数
- 4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7679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884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161
- 主题
- 1176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用于拟合数据和估计参数的常见方法,特别在回归分析中广泛应用。让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最小二乘法。
7 i- Y- U2 X. `( h# \) }场景设定: 假设你有一组数据点,想要找到一条直线(或者更一般地,一个函数),使得这条直线与数据点的距离之和最小。6 I- t; b; p: c( L7 @5 |. l
目标: 最小二乘法的目标就是找到这条直线的方程或者函数,使得所有数据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1 X, }3 i" i$ g6 O; ?6 }( i5 z
步骤:
- ~" z+ V5 l: z/ g$ l9 ~3 e5 O' ^3 j8 j0 N" M0 P6 l7 N5 v/ d
- 定义模型: 首先,你需要定义一个模型,这是你认为能够很好地描述数据的函数形式。例如,如果你认为数据可以用一条直线来拟合,那么模型就是一条直线的方程。
- 计算预测值: 对于每个数据点,使用模型计算出一个预测值,表示模型对这个数据点的估计。
- 计算残差: 残差就是每个数据点的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即残差 = 实际值 - 预测值。
- 计算残差平方和: 将所有残差的平方相加,得到残差平方和。这是衡量模型拟合效果好坏的指标。
- 最小化残差平方和: 最小二乘法的核心就是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得残差平方和最小化。通过数学方法,可以找到使得这个平方和最小的模型参数。- v+ Q4 N. u# P$ c1 p6 T m
8 h0 E' i: r% ?1 `" k$ X3 O9 A
) H$ X2 _5 E- g/ u$ V$ b/ g直观解释: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组散点图中间,试图找到一张平面或曲线,使得所有数据点到这个平面或曲线的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距离的度量是通过残差的平方来表示的,因为我们更关心大的残差,而平方会放大大残差的影响。6 ^0 s/ w$ E' i
应用: 最小二乘法常常用于线性回归,但它也可以推广到非线性模型的拟合。无论是拟合曲线、平面还是更高维的超曲面,最小二乘法都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工具,用于寻找与观测数据最匹配的模型。5 S+ o( t3 h, [3 k& a6 [3 B/ N, T8 S
O: R6 A9 c. a# P" u
6 f5 o% R& x2 ]& i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