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42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层次分析法3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OLS 实名认证       

60

主题

6

听众

1594

积分

独孤九剑

升级  59.4%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2-4-30 23:06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自我介绍


      “独孤九剑”的要旨,在于一眼见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便即乘虚而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

    新人进步奖

    群组南京邮电大学数模协会

    群组数学散仙

    群组数模应用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3 2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2) 构造判断矩阵
    , H% i' S8 }4 a* Q  c5 Q. Z" N0 l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 f/ T5 U7 g6 ^+ J1 B- l1 ~4 K3 b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
    * I6 `, E( J, X, TSaaty等人建议可以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办法。即每次取两个因子 和 ,以 表示 和 对 的影响大小之比,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 表示,称 为 之间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简称判断矩阵)。容易看出,若 与 对 的影响之比为 ,则 与 对 的影响之比应为 。
    & |- l5 {1 p  \定义1  若矩阵 满足7 A% H2 ^: g. c  S: W
    (i) ,(ii) ( )7 ]; H1 A& C! t5 O
    则称之为正互反矩阵(易见 , )。/ ~/ l7 O* @8 W4 s0 M* M
    关于如何确定 的值,Saaty等建议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下表列出了1~9标度的含义:. }; P, k0 G/ y, k2 b* W* \3 z# g
    ( N, H8 S: D" f
    标度        含      义
    , }8 i4 B% Q' `( o% P% G18 C$ r% q8 E. t$ P! W: J
    3/ ?, D0 z3 }7 Q9 G) O+ i! Y3 o
    56 b6 D4 K5 \. w# f
    7
    - w" p5 ?7 q" t$ Q( C9
    2 h, y3 N4 ^+ L; n/ K2,4,6,8: v. }) `2 g, D3 u  w
    倒数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 S. B: i  U3 C( @+ [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u4 \; W  s% M: U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3 l2 {$ h3 j5 Q  e3 Q: N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0 q3 M5 {& z6 G6 N* a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7 F. k, q  l" z$ w' Z" x' I,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g4 g( B8 v9 Y! ~
    若因素 与因素 的重要性之比为 ,那么因素 与因素 重要性之比为 。& @7 @% ], k3 R/ ]
    ; i  m4 y- M3 d' s, q* \6 h
    % ~5 P, X/ i) e" }* F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分级太多会超越人们的判断能力,既增加了作判断的难度,又容易因此而提供虚假数据。Saaty等人还用实验方法比较了在各种不同标度下人们判断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也表明,采用1~9标度最为合适。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2

    主题

    4

    听众

    162

    积分

    升级  3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9-11 07:0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群组数学散仙

    群组我行我数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D题讨论群

    群组B题讨论群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分级太多会超越人们的判断能力,既增加了作判断的难度,又容易因此而提供虚假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inedoc 实名认证       

    0

    主题

    3

    听众

    272

    积分

    升级  86%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我介绍
    开朗 活泼 喜欢数学建模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群组数模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8 21:43 , Processed in 0.412076 second(s), 63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