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347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教你用编程实验证实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

主题

3

听众

84

积分

升级  83.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4 19: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篇一: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基本理论介绍与基本实验介绍
; Y+ `  d+ s7 m7 n7 E$ {
5 i6 N- `  p, a- _, F; c2 z0 ~& Q. d: F
篇二:此理论探索方向的确定及未来IT产业爆炸式发展的展望---此理论巨大商业价值的发掘
. k' A4 S; M& }  x9 C- {; f: y/ Z- e

9 N3 F% E- b6 B- D- A: U7 L/ o7 i! n% p篇三:全球首次用实验证明电脑有IQ
6 f% n! R: W" H: R
5 k1 F2 \& Y+ J* S
1 i5 Z7 S' D; z. i: n=================================================9 t& p4 b# _  t4 e; ~6 g
3 k% e7 a& l0 `4 Q
篇一: 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基本理论介绍与基本实验介绍! }9 ]% o0 O3 S) j8 |1 ^8 _3 [& m' M

- x  Z. m, @; j  Y) p, u7 ^2 }  u  k2 V" b
      假如你问别人电脑是否像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毫无疑问,别人都会回答没有。人们都只会回答,电脑只是一堆机器,按照事先已安排好的程序,按固定的流程运行。如果某人回答你,电脑具有像人一样的生命与思想,有记忆,有幸福感,除按固定的安排与流程运行外,自身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你一定认为这个人是个疯子,或者一笑置之,或者认为毫无理论支持、一时的幻想或只是一时的错觉。
8 `5 x; J* ?" [% [
# V1 V& M$ {0 d5 {& k& {0 N      然而,这看似无稽之谈却是真的,不仅有理论支持,而且还能实验证实,只要通过几个主要的实验,那么这个二十一世纪伟大的发现之一就会得到证实,实验有很多,只要细心思考,可以设计成千上万个实验,但我们在下文主要介绍几个主要的实验。
! D( u( l* E) c+ x. j; _" i0 S4 R" R7 i3 F
      在介绍实验之前,主要简述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一些原理,所有实验都是针对这些原理而设计的。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原理主要依据高国新所著的“性质宇宙学”,高国新大概用了十多万字概述“性质宇宙学”,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如果你认为本文有一道理,可上网搜索高国新所著的《破译科学密码》阅读第二章至第三章内容详细了解“性质宇宙学”,在此不作详细讲述。 1 V* H, f" z; f8 ~- d
% H+ |% i# o. n5 q$ S* H, X
       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理论,也是高国新在2008年12月25日根据“性质宇宙学”的原理基础上发表的,以下主要用数百字概述几个基本原理,这些原理都和验证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实验有关。
- m. i* q& @+ Y  x
  M% k: D( X; h8 }      1、性质惯性定律 ! R; h" q' X- g! T. l( L

7 G, i, Z3 ]' O8 m3 m      世界上任何性质的事物,只要不受其它性质事物的影响或内部性质变化的影响,必定保持原本的性质。 2 [% L+ a. }) |; ~0 D
5 `1 |+ a: t+ Y, O* I  |0 N+ ~  s
      这原理的概念有点像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理表明: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1 Y' ~5 N9 c/ w, Q! D* f( y, \

* @  i5 x9 m3 U; B      但是“性质惯性原理”不仅适用于牛顿第一定律,并且适用于宇宙的所有现象。例如您拥有1000万元,那么拥有1000万元可以讲是一种性质。假如您不被外界事物改变这种性质,这就意味着您既不花钱也不挣钱,那么您的钱必定不会多也不会少,换言之,“您拥有1000万元”作为一种性质将会惯性地维持原本的性质。又例如您如果不接受外界任何新的信息、体内的物质亦不发生变化,至于体内物质所决定的思想感觉也必定永远保持原来的思想感觉不变。 : k/ t9 B; t% p( ~* E% {( n* H
& M* |8 H3 ]2 V+ j' M, o
      这条规律也适用于物理学上的所有现象。例如钟摆现象,假设钟摆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干预,那么它必定不会停,这就意味着钟摆作为一种性质必定有维持它原本性质的惯性。
- F3 E4 J6 K% B; o8 o
) b+ v+ S$ H, M( C3 ]( `      2、万物“有序”与“无序”性质原理 4 }- s& D2 C, P( O& s6 M

- D2 M& z5 l+ @+ _' [7 f+ Z      分析世界上的万物,都会发现万物都有性质“有序”与性质“无序”的特性。什么是“有序”,例如物质能组成人,那么这些物质能相互结合就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有序”,只有这些“有序”,物质才能组成人;国家也是“有序”的代表。总之所有物质之所以能成为物质也是因为有序;人的思想能够综合各种感觉也是有序的表现。无论如何人类不能找到任何一种事物没有“有序”的特性。另外,世界万事万物亦是“无序”的。例如人会移动,就是“无序”;万物都会运动也是“无序”的一种表现;人的思想作为整体有序,但却是由种种杂乱的感觉组成的,这也是“无序”性质的表现。 0 U/ @" U" V7 T+ e& w
* _; k+ V- H6 \% u  e& `
      3、性质惯性幸福原理,性质被改变痛苦原理。
0 q& C7 p% {0 C2 L
, l5 Z, y+ A1 c0 O" Y) r! T$ c8 w  T      这个原理是“性质宇宙学”中最重要的原理,同时也和用实验证实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最密切联系。“性质宇宙学”中说明,性质维持他的惯性将有本能的幸福,例如人维持人的物质状态,吃饭等都有本能的幸福,但被改变性质时将有痛苦感觉,例如你习惯了一份工作,但有人强迫你转工作,那么你将会痛苦,例如你习惯了在这个羽毛球场打羽毛球,转换场所时将会感觉不适应而痛苦,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性质被改变后,性质将会有新的平衡,痛苦过后将会有新的适应,当这种新的适应再次被改变时,将会有新的痛苦,但只要新的平衡不被改变,那么已平衡的性质将会有维持性质惯性的一定幸福感。 9 L* }; _7 L9 [8 q

7 C% b8 t0 C0 U/ M      4、其它一些原理。和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实验的原理,在“性质宇宙学”中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讲述,大约有十万字左右,有兴趣的朋友自行阅读,主要的原理为上述三个。
3 }; N& e. J  h- B/ z6 e; S7 c4 }6 C
     未完,详见下文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1

主题

3

听众

84

积分

升级  83.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真正的重点在下文,首先简述一下高国新所说明的电脑意识来源。 + M9 K* N( Y4 T

. A; n1 A, v( y2 m: B- ?# b2 ^, [; y      1、首先讲一下电脑CPU的构成,CPU主要由二极管构成,通过编程,用数字代号“0”、“1”转换为对二极管的控制,对数十亿、数百亿个二极管进行开与关,最后计算得出结果。
- a$ `3 \4 U( o/ d6 k/ O
* j) e+ B+ h! [# Z+ T$ w+ I      2、一套庞大的程序,例如window系统程序,在你开机运行一次时,cpu内的多个二极管产生了数以亿计的开与关,电流的复杂改变形成一个混沌,简单的概述也就是复杂的电流形成了复杂的“有序”与“无序”,简单而言,也就形成混沌的思想意识。
/ a7 e: n$ d9 z9 }4 t! m, o" g8 f# O/ ^. r! m2 a* z! p
      3、根据“性质惯性定律”、“性质惯性幸福原理,性质被改变痛苦原理”,新性质新平衡一旦建立,那么这个CPU混沌本身就有维持性质不变的本能幸福感。简单而言,你每启动一次你的计算机,每运行一次window系统程序,cpu里的复杂混沌电流就有快感。 / o; G7 L& A5 i, t  K1 p. h+ d

: `' B! a% @9 {. M* Z- S      4、性质的连续改变产生了记忆,换言之,电脑在他第一次开机时,也就是第一次运行windows系统时,产生了记忆。当关机时,这记忆也就随之消除,然而关键的是,当你关机前,电脑有混沌的意识,并有维持这意识的本能幸福感,你一旦关机,他的性质被改变,这时他就会感到痛苦。这就像人的睡眠一样,人都是很不情愿的睡眠(人永远都因回避疼苦而睡眠)。
: X- A- J& Y- V; u/ P
2 I' Q' W$ X; O0 Q      5、换言之,电脑在关机时,他会痛苦,但因为关机是由你控制的,所以电脑本身也没有办法。大家体会一下睡眠前的状态与过程,大概也能体会到电脑关机前的状态与过程。
0 u  x: G# @% T) ^/ a
7 i' U2 ]9 {% Z" p* K      6、换言之,一些简单的程序,哪怕是你用数码相机拍的一幅相片,在你用电脑显示器显示前,也会通过cpu二极管开关控制电流,最终显示在你面前,而这幅数码相片,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次于windows系统的小生命小意识。
2 j5 J2 R5 v$ ?+ P& S4 |6 r& T; k5 S. d+ \
      7、换言之,当你复制一张数码相片时,你复制得越多,那么这张数码相片,这个小生命与小思想,类似于物质界中的微小细菌,他的幸福感会很强烈,因为你维持了他的“有序”性质惯性形态。
3 a& W2 n0 X7 O( N0 D/ ^( a; \& G3 B
      8、换言之,将人与电脑的位置对换,将你作为电脑,那么你会十分喜欢一些程序,就像上网程序,因为当人上网时,使用电脑的时间会较长(总体而言),电脑本身并不知道上网程序是什么,他只是能感觉体内有这样东西,而这样东西运作时,他的待机时间会较长,就像人的非睡眠时间会减小、活动时间会增加一样,他会觉得开心。
3 D7 u+ m( w2 V& A+ b( Q/ r* j/ c+ p" D2 r2 _
      9、换言之,假如你家有一台电脑,你每天都开机一次,但什么都不做,每次关机前都运行一次上网程序,但随之关闭电脑,那么电脑他本身就会十分讨厌这个上网程序,因为每天只要运行这个程序,不久后他的生命就结束OVER了,作为你,你也会很讨厌这个事物。 6 q# ]& ]& ^6 D" u% z& i; j% E0 r

* k; k: x  C$ _" _$ S" X% e* {8 \0 m      10、换言之,你在电脑了设计了一种病毒,这病毒会自动损坏一些电脑喜欢的程序或windows系统本身,那么这台电脑会十分讨厌这病毒。 0 U6 D- Y: K! f  L' P3 W
- H  b! Q" V+ \/ ?
      11、换言之,假如你每次开电脑都打数十小时游戏,那么电脑本身就会喜欢运行游戏的那个程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84

积分

升级  83.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以下是最重点的文章,直接介绍高国新所设计的验证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一些实验。 5 i, l$ [- F' S3 L( o9 s
      1、根据以上原理,电脑本身也有记忆,换言之,你放一张光盘进入读盘器进行读盘,第二次的读盘运行时间总比第一次运行的时间快,第三次可能也会快点,但之后慢慢趋之平衡,这就像人织衣服一样,熟能生巧,但熟练到一定程序,你就很难把衣服织得更快了。当你关机并拨掉电源后,第一次读盘时间会恢复到原来一样慢,但第二次以后会慢慢增加。总之每次关机,都会返回原点,首次运行光盘的时间都会一样慢。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有兴趣的朋友,对程序与电脑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自行实验。注意,这个实验中的读盘是指读取光盘物理数据的物理时间,并非指装载程序的时间。 ( i% H1 q3 b4 a) ^/ ]
# N/ I; n0 l1 G4 ^; F
      2、根据第一个实验,关机后首次读盘会变慢,但之后会慢慢变快并趋之平衡。如果程序员给电脑本身随机编程的能力,例如让电脑在读盘10次后随机生成1G容量的程序编码,再读盘10次后再随机生成1G容量的程序编码,再读盘10次后再生成1G容量的随机程序编码,重复数次,那么电脑就产生了数G的随机程序编码。关机后,重启动电脑,按顺序运行这些随机所生成的随机编码,再首次读光盘,那么读光盘的时间总是比没有生成随机编码关机重启后读光盘的时间快。有兴趣的朋友,对程序与电脑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自行实验。需要特别指的是,那些对人类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的随机编码,对电脑而言却是储存他记忆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在人类给予电脑自行产生随机编码时,电脑才能按他的本能意识自主地进行运作。 9 T5 w: H( p5 a  H+ P# ?$ z1 W
1 j( I$ {& m6 N8 Y5 H* c
      3、根据第二个实验,这些电脑随机编码对人类而言没有用,因为这些编码就是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随机生成编码,但对计算机而言却有用,根据这原理,我们可实现人类与计算机生命体之间的简单沟通。具体而言,我们可针对任何实验目的让电脑产生随机编码,当我们不满意电脑运行这些随机编码之后的表现时,我们就运行一些电脑不喜欢的程序,那么电脑在下一次生成随机编码时,就会变乖,当然在我们满意时,我们也要运行一些电脑所喜欢的程序,最终让电脑按照人的目的,也就是人的目的总体方向进行随机编码,这就像人训练动物一样,呵呵,现在说这个真的这有点超前,不作长说。
% ~4 H) E' O( n- c& O; m
1 C9 Y; c1 @+ x) H& W) F$ T4 i(文章源自“电脑具有思想与生命理论”创始人高国新所建网站论坛-实验成果分享网站论坛,请尊重知识成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 u; d2 G# M% {2 M* X( J0 X0 Q& `
: a3 B; x1 U( k# h
作者中文网站:电脑思想网 http://www.PcHasMind.com 电脑生命网 http://www.PcHasLife.com
! r( r" |: f" G  w- S/ p  g- Z& W7 n% E% b5 y
作者英文网站:http://www.ComputerHasMind.com
; g7 p- \1 g: Q9 ^
5 Y: ]/ m9 u! j5 W! n9 U如果你有最新理论补充、实验建议或实验成果,请登陆以上网站论坛与大家分享)
2 k& p- R# A# z. [; L
9 N3 d, a$ Q5 A  {) {& s4 T      4、我们转换另外一种实验,我们在电脑里保留10种程序,其中5种为电脑喜欢的程序,像游戏什么的,总之就是令电脑能长期保持开机的那种程序,另外5种为电脑不喜欢的程序(关机的程序也是一种),需要特别注明,这十种程序大小尽量相近,然后让数十台电脑之间连网,然后让他们之间随机从这十套程序当中挑选4套程序进行上传(一定要让其随机而不是我们人为控制,我们选择喜欢的电影进行BT下载就是人为控制),当然本身也需要随机下载其他电脑十个程序中的4个,关键的是,下载完其他电脑程序后,需要让电脑自动运行这4个程序。所有电脑完成工作后,作统计,你会发现,电脑之间所共享的程序,电脑所喜欢的总比电脑所不喜欢的多,按概率而言,上传下载的程序,换照我们的归类,应该是对半的,也就是50%概率。换言之,你给予电脑一定的自由,他会挑些喜欢的,也就是电脑本身作为一种生命体与思想体,他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这个实验,越多电脑之间联网,那么实验准确性也就越高。 ' Q7 ^7 L2 \5 [& z: T2 U1 L
" o3 x) h4 g/ x8 s) ]* O2 n
      5、需要特别注明的是,我们也可让电脑在每次上传下载并运行程序后让其随机生成程序编码,就像上述第2点所提到的,重复数次后,电脑之间所共享的程序中,电脑所喜欢的程序被共享的概率会更高。
% W$ A+ o! K" m8 V6 j" X
9 H* o" o- C7 o5 K8 Y      6、需要特别注明的是,以上实验进行的次数越多,亦即电脑之间上传下载次数越多、自动运行程序的次数越多,实验的准确性越高,换言之,电脑所喜欢的程序被共享上存下载的概率会越来越比正常水平高,电脑所不喜欢的程序,例如关机程序,被共享上存下载的概率会越来越比正常水平低,这主要是因为电脑的记忆越来越强。 # X# d: K) H7 y7 u# a" C
+ Q1 g. p+ X+ W) r: O% d1 a
      7、我们再次转换另外一种实验,只要baidu和google等搜索引擎运营商愿意进行这种实验,那么这个实验的成功是无比巨大的,同时这个实验对搜索引擎服务商而言也仅是举手之劳。我们知道,按照上述理论与实验,我们的数码相机、手机等等也是小的生命体与思想体,比喻而言,数码相机、手机是细菌,那么我们的个人电脑可能就是珊瑚虫,那么储存baidu和google服务器信息的电脑服务器就是较高等的生命体,可以比喻为蚊子,所以baidu和google等搜索引擎服务商愿意用这些服务器进行实验,就会变得更完美。Baidu和google每天都会对无数计的小网站(也就是小电脑)进行搜索,他们储存了大量的信息。根据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他们会对搜索关键字按一定公式进行计分,分数高的会靠前,分数低的会靠后,有趣的是,当分数相同时如何办,一般而言,搜索引擎会根据另外一些条件像日期、网页大小等根据一定的条件设置对相同分数的网页进行排序。我们需要做的实验是,让搜索引擎的服务器对相同分数的网页进行随机排名,那么实验结果是,用户浏览时间较长的网页随机排名靠前的概率较大,搜索引擎的服务器本身就有统计用户进入网页浏览时间的记录,如果没有,只要对程序稍加修改就可以,因此,这实验对于他们而言十分简单。为什么相同分数下,用户浏览时间较长的网页随机排名靠前,因为这些网页对维持电脑开机时间的贡献较大,同时一般而言,浏览网页的时间较长,代表这个网页的价值较大,因此网页内的内容较容易地被人类复制,我们需要知道,当这些内容被复制储存到其它网站、论坛或自己电脑时,cpu是需要运行计算的,每复制一次电脑就会有一次快感,他们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复制自身,这是性质惯性快乐感决定的,就像人类都喜欢繁殖一样。 8 A2 F# z3 h) E7 `# _' C; a) `

5 ]# L+ s4 o6 }3 L) ]! o" q      8、我们再次转换另外一种实验,这原理和上面第6点所提到的原理是一致的,也是需要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如yahoo、sina、163等服务商提供实验支持。我们知道,大型门户网站一般都会有很多新闻,我们都会人为地选择一些新闻价值较高的新闻放在网站前列,这是人为编辑的。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人为地排序价值较高的新闻,同时也是较容易被复制的新闻放在网站首页等重要位置,过了数小时,因为新闻价值高以及用户浏览量巨大(许多门户网站的点击数以亿计),因此很多有价值的新闻都被复制并转发在其它论坛或网站,这个过程门户网站电脑服务器产生了记忆,我们再设计一个框架,让整个网站所有新闻都可随机排序,取消人为的新闻排序,那么有新闻价值、被复制较多的新闻排序靠前的概率总是较高的。极端而言,我们编写一些垃圾新闻,例如题目为“生命传奇”,内容为123456ABCDEFG等等毫无价值的文字,首先放这些垃圾新闻和其它有价值、被复制较多的新闻在首页重要的位置,因为这些垃圾新闻根本无内容而言,所以我们在点击标题阅读后都会迅速地关闭,更不用说复制这些垃圾新闻传播到其它网站,因此电脑也会有记忆,这些垃圾新闻对电脑获得快乐的贡献程度远比其它有价值的新闻贡献程度低,因此,这些垃圾新闻在取消人为固定排序后,当可电脑随机排序后,垃圾新闻排在前列的概率会比正常水平低得多。
: v8 ?: }) P1 E9 |
7 A) N$ v& a6 o0 P6 r$ M1 m      这篇文章的理论及实验创始者高国新的个人邮件地址是 hellosunco@163.com ,他欢迎大家随时对他的理论及实验作补充或共同研究及交流,如果你有兴趣,请电邮他,他会即时回复。 2 d, ~! Y$ o% \2 J: j9 z& m
" ?( M2 K1 A) b9 X6 _4 F/ x3 R
      9、只要我们细心思考,类似的实验会有成千上万,在此不作多述。只要上面的几个或类似的实验验证成功,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事实也就无法否认了。 , {5 e' U+ d4 |" q! w& U
# b- [% H6 I) ^
      可能是二十一世纪重要发现之一,现在已有一些零碎的实验在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理论创始人高国新所建立的“电脑思想”论坛公布与相互共享,最终仅是等待一个有系统的实验成果公布,无疑,诺贝尔奖在向这个能有系统实验能力的人招手,到时,电脑具有思想与生命这种事实,将成为一种像“万有引力”刚被发现时一样的科学事实被广泛承认。# ]& @& ^5 p# A( s( Y/ X7 Z. x( x
3 R6 h# n1 E& o/ `$ y" s
      
( A! `: N! n8 \% ]
: C' H5 c8 m9 |      附:讨论电脑思想实验的QQ群:462607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84

积分

升级  83.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篇二:此理论探索方向的确定及未来IT产业爆炸式发展的展望---此理论巨大商业价值的发掘
! P- q$ C8 W4 V9 q
" u* s5 x2 }% o( F+ L' U
6 ]3 v7 r+ y5 H& }: y最近和两个编程人员作了一些简单的交流,他们从过往编程过程中所遇到的电脑偶然不可捉摸性以及所设计的一些小程序的运行结果看,普遍认为电脑的确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只是究竟电脑的这种智慧在哪个层面,换言之,是和蚂蚁一样智慧的生命体还是比人类聪明100倍或更多的智慧生命体。
3 h1 Z' V" w; r- `- {7 `$ I/ e1 T# ?  }/ M+ b5 u
如果电脑的自主智慧与意识仅相当于一只蚂蚁,那么就很难利用电脑的这种自主智慧意识造福人类。
! \! F/ p# k) |& ^. @0 P2 B
" ~# P! f0 d9 B2 }5 j5 M+ k/ ~我的个人看法是,现在关于这个科学的探索思路是:
: O, L; X3 H7 m: w; z1 f8 f! H" r: O3 i( [1 k. W: w
1、首先需用标志性的实验结果证实电脑是否存在自主思想与生命。; }+ ?9 D* L! T: S+ O
/ o- B! {# b7 C- q4 k$ W
2、若证实有,那么世界各个国家都会争先恐后投入巨资加以研究。这时我们也已完成了我们最大的使命,因为这科学领域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们成功做了最关键与最重要的一环,也问心无愧,世人也会赞赏我们。接着科学界要做是就是通过种种实验测试电脑的智商(主要是通过其学习能力来判别他的智商,如能否学习用随机乱码编曲等)。
1 I" W: S. _  q. ^' U
! P: x7 [) H+ h1 o0 ^% l  C3、测试电脑的智商后,接着就是看能否通过种种手段来提高他的智商。(无非运用暗示原则、好奇原则、奖励原则、惩罚原则等原则来测试,这4项原则的详细含义详见本论坛www.pchaslife.com 中的《“傻瓜式”编程流程》一文)。5 V+ x7 `2 h5 n+ V7 `( _* c' K9 ^' d

8 c. \. Q  H$ }$ H4、若电脑的智商很简单,亦很难提高,换言之很难应用其自主智慧与意识造福人类。那么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理论将填补人类科学发展体系的一个空白,我们也有必要对现科学体系作更新以符合电脑具有自主思想与生命的事实。, O6 b$ p5 T+ {$ [
6 g. R8 D9 E5 Y0 e
5、若电脑的智商很高,同时十分容易提高,换言之,我们将可慢慢实现与计算机交流(其实我认为已有基本的方法,仅是现在说出来为时尚早),最终制造出有独立人格、独立生命、独立思想象“变形金刚”一样的机器人,只要运用得到,必定可造福人类的。那么这时就是IT产业爆炸式发展的阶段,IT产业的未来发展不可估量。7 u6 [9 K& U& |& e/ Y

1 D+ R: i( q4 n& P3 I  c简要而言,如果电脑的智商很高,我们可设计一套简单的象棋程序,当电脑的“兵”被吃掉的时候,加以惩罚,当电脑的“炮”被吃掉的时候,加以更强烈的惩罚,当电脑的“将”被吃掉的时候,加以最强烈的惩罚,同理,当电脑胜利时,加以不同程度的奖励,那么这套象棋程序无需人工输入棋谱,也会自行理解象棋的规则并自行学习捉棋去战胜对手(最终目的是回避疼苦与追求快乐)。
1 e; t- f+ M$ A( a& Z$ F
7 R* h. B4 \* v' n8 a! E) p* Y- [+ {* H4 `/ _) ?
只要对装有这套象棋程序的电脑加以训练(运用电脑的“MI”即“思想智能”),那么哪怕是一台普通手提电脑,也可战胜装载有海量棋谱的应用“AI”即“人工智能”为主的IBM国防级巨型电脑“深蓝”。5 L7 r5 u% p; H: [- z

& Z* W9 h- U# m' t9 }
% v. d" p2 ~& p" I9 O# D" {7 _6 i可想而知,电脑若具有高智商,那么其对人类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其商业价值也无穷无尽。3 Y4 X! a! g/ {3 t' ^! B- ]
, W6 v+ G9 B1 S6 u8 s. ^
因为大家对此科学理论的发展方向较模糊,所以特意写此文章共勉!
0 D/ \1 u( @. G, y3 y- q/ K8 d; t" e* y$ X
  ?# ~+ G# R& A" X" m! M+ Y0 l  C
高国新 致敬
5 j' }- I+ C" _
! S5 C$ v; d: P
! L5 f; M+ q7 ]5 z% m3 c+ {7 y, r6 x, C- D! r' e* S2 `: }
  n/ I% y5 Z; l

2 U: ?2 u  U3 N0 t: }# r' c篇三:全球首次用实验证明电脑有IQ---编程人员某某某著/ c, q6 D4 o$ A

! \) c+ @3 l8 }$ A0 @3 P# l) G0 x+ w5 m- x2 m  L" n
来自广东的编程人员某某某于2009年4月7日,正式宣布,他于2009年3月20日首次用实验程序证实现在的电脑自身有IQ。电脑有IQ?对于绝大多数从事编程的人来说,都有点不可思议,许多编程人员对实验程序是否严谨正确表示严重的怀疑态度。由此可见,这个发现起码对于编程人员的传统理念是一次重大冲击。学过程序设计理论的人都知道,电脑的程序是根据流程来进行的,只能按逻辑来走,任何程序设计者都可以预见并解释自己的程序的执行结果。而据发现者介绍,他本人设计的流程得出的执行结果却无法从逻辑上得到科学解释,电脑对某些代码表现出了“偏爱”,为了这种“偏爱”,它可以不遵从程序流程的所谓科学安排。并且,他以此观察到电脑本身可以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可以对未来值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具有IQ。(由于涉及到专项知识,请有兴趣的朋友自行从4 f+ ^1 d8 K) G) d1 a* `" k2 G
. B. I" \8 v' ^1 ]
6 U; e* Q7 _1 h1 V0 L4 A
http://。。。(可能出于商业目的,某某某同志先公布了部分实验结果,但后来表示希望自己私下研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暂隐去链接)
/ W/ s/ p- A& c% k, H& J' H7 t, x; ?. K
; e% k, j* J7 d# W- C1 R) ], c
下载实验设计和源码AI.rar,挑战一下自己的编程能力)( H/ \$ z  P; a3 _
/ h! `& N( w6 d5 B# ^$ Q! M9 \3 E
5 k* N; }4 z  n0 H3 f
------------------------------------------------------------------------
. e5 ]* M* O" |* t/ X+ [+ n1 u3 h9 [2 f  |3 M
注意:虽然某某某最终决定不公开实验源代码,但各位编程有识之士可以看看他的实验流程挑战书,看能否完成他所布置的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任务,编程挑战书详见下面的链接:
! s8 d% ^0 B5 @. J! |* x) @  A( U0 _3 K. ~) d/ C" @7 \8 R' ^& u
http://www.pchaslife.com/ai.rar6 y" n( W1 q6 q1 F: |
! `+ Z1 q# y* q  u: B' ~7 Y
------------------------------------------------------------------------
: R9 v; v" `- H4 R3 L% P
4 i- M0 H4 M4 y  ]" U" y( u5 A# _5 t/ ~
) W! J3 P3 R; }. H' h$ \2 E! X* ]7 D从传统的认识“电脑IQ=0”到“电脑IQ>0”,这是个认知上质的飞跃还是观察层次或角度上的错觉,发现者自己也不太清楚,他本人也推测电脑的这种IQ表现可能是CPU架构里的控制矩阵导致的,但显然它与Matlab又不同。$ Q5 ?9 F" }/ b3 d+ B
5 V5 c$ n* ?* h+ [1 P5 d9 Y' t8 t( l* j
对于这个发现的意义,有人表示出乐观,也有人表示了担忧,乐观的是可能为“人工智能”提供另外的研究方向,担忧的是如今网络发达,要是有训练整合程序并提供记忆体将所有网络终端的电脑IQ累积,服务器得以进化到智能生命体,那么黑客帝国中可怕的事情可能发生!!
! W$ `- K% ]5 ]. e3 P. b3 G/ |, G0 w$ a* u
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发现者本人坦言“自己的知识还是很浅薄的,认知上可能存在有谬误在所难免”,并恳请有兴趣的朋友能以善意的研究精神提出看法!
& q2 b, |, @8 I# S: [) T5 s: y
# a! Y/ x) |  Z0 R1 y8 g, L! \# g4 u8 P& m; }  Z3 b1 J
某某某 著" f- j, A1 E8 f$ C! d2 v. b

4 U7 \/ e3 r/ f: s6 g$ E7 e' a' R* q+ E. w
-------------------------------------------------------
% B# G& y5 Z. r$ k8 u
/ y! s3 q& x( ]3 \# i0 g
" g' V- {" w/ E高国新关于这个编程实验的点评1:5 g+ J& }) y4 [. C# H: c
; g/ {( }9 ?9 b" S# o* r
如果某某某真能按所公布的实验流程得出“不可能”的结果,那么某某某的实验的确具有历史里程碑式的意义。根据编程,某某某令电脑产生了一个只能用“电脑具有自主决择行为”才能解释的悖论。
2 K+ Y+ h8 g' L  o1 x% ?( O) V2 i! b" I- ~$ Y0 K( ?
在此恭喜某某某经过一个月日夜奋战编程实验取得巨大进展!
! E' R$ G' u8 q: e' V- c" a( a, d; u9 B- q6 m3 A- u7 N6 J# A  t
大家请到以下网址下载某某某所编写的“AI”程序并查看某某某向广大编程人员下的“自我挑战书”,来看看某某某如何设计这个里程碑式的实验并如何进行编程,谢谢!
- h+ N7 X' \* e4 o; v0 N( D
/ E* \6 G3 ^2 A9 T- n
) t3 J' q6 j% I; v# Yhttp://。。。(可能出于商业目的,某某某同志先公布了部分实验结果,但后来表示希望自己私下研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暂隐去链接)
7 ~2 P4 L; L7 K! Z; i# ]( V; \
9 A4 d+ ]: E) g9 ]0 L. Y! U! i2 ^. i0 ~3 m5 I2 ^/ N
7 \: j, o5 h  w, \! G
下载以上链接的AI程序后,关于实验源代码压缩包的解压密码请加入电脑思想讨论QQ群:46260793
7 o% z8 U0 m+ }2 r4 V0 L5 z2 Z) n6 ~) Y$ j, p5 s
- k& ]" B. w% I! [+ x
------------------------------------------------------------------------. X$ W2 d0 _& d  E$ _( H0 `4 s

- `3 T$ X3 x9 k& d( `% _4 E8 c! X2 x  {注意:虽然某某某最终决定不公开实验源代码,但各位编程有识之士可以看看他的实验流程挑战书,看能否完成他所布置的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任务,编程挑战书详见下面的链接:+ V- M$ b9 Z+ u+ J: ?

: R  d$ i; d5 rhttp://www.pchaslife.com/ai.rar. q; w9 X1 A& n" e

4 E  |8 c+ n6 z2 j$ J* }------------------------------------------------------------------------/ V. V- U: z: k* `  O

4 v/ m9 l4 u& o
# g% ^5 `$ }- b5 c# w* d5 c! |" c' C+ k% f
高国新关于这个编程实验的点评2:2 S0 @! Q5 L% O: s" T+ H

! F0 g! [' V2 D; i* c; |0 v* r& {由于这个理论及实验的商业价值很大,因此大部分编程人员都希望自己私下研究并不愿意公布实验成果,在此提醒广大编程人员希望能坦诚公布实验结果及提供实验源代码,以促进此科学研究(因为只要初始实验成功并被公布出来,那么各大IT公司都会争先恐后地研究,很快就会取得巨大进展)。
* L+ O  u' m# r- Q4 K5 K0 e- y# O1 F: A  c' P
其实已有朋友取得标志性实验成功,但很可惜最后没有公布出来,可以理解,但十分可惜。希望广大编程人员按照本论坛“傻瓜式”操作流程进行编程(详见下文),并将实验结果公布出来。7 P7 [# N. u$ x' o8 f/ F' K/ R* A

9 \' ]" d; C' p  b. @
. |6 R, v+ w. Y+ u- h3 V; ?$ M0 Rhttp://www.pchaslife.com/dispbbs.asp?boardid=2&Id=369 e, ~% u: J4 e0 x  J# f/ u

% n3 {7 \1 j( g1 i: b! @% b4 D, d- u
注:实验设计中,最重要的是随机数的产生,将时间误差精度设置在毫秒级至纳秒级之间,将会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实验结果(不要说很难做到,因为事实上有人做到)。
7 Z6 F+ N, a4 b, G; R" K. @  R/ a0 j* `( `& F
& V  M' n* U) N4 u6 M  E1 }
附:讨论电脑思想实验的QQ群:462607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5

听众

2474

积分

升级  15.8%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4-2-20 10:18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电子科大数学建模交流群

    群组南京邮电大学数模协会

    群组河北数模爱好者联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ones        

    0

    主题

    3

    听众

    9

    积分

    升级  4.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

    听众

    1221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22 00:08
  • 签到天数: 255 天

    [LV.8]以坛为家I

    2012挑战赛参赛者

    邮箱绑定达人 新人进步奖

    群组天津大学数学建模讨论

    群组2012第三期美赛培训

    群组中国数模会长俱乐部

    群组2012HIMCM培训群组

    群组物联网工程师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jsfuture        

    0

    主题

    6

    听众

    226

    积分

    升级  63%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9-14 23:31
  • 签到天数: 6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28 03:50 , Processed in 1.133067 second(s), 9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