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36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4-9-1
- 注册时间
- 2010-1-26
- 听众数
- 7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2942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60
- 积分
- 1174
- 相册
- 0
- 日志
- 5
- 记录
- 1
- 帖子
- 544
- 主题
- 6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90
升级   17.4%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3-13 16:35 |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以坛为家I
- 自我介绍
- 2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群组: 第四届cumcm国赛实训 群组: 学术交流A 群组: 西安交大数学建模 群组: 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
经验什么的我也没有,因为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高等数学竞赛。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你想在大一参加的话,必须将高等数学所有知识全部学完,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考研数学的范围。当然,如果你想拿到比较理想的成绩,肯定得达到考研水平,所以还得多练习,掌握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熟悉乃至精通。全国竞赛的初赛并不算难,我看了下去年的,基本上都会做,里面有少部分的内容超出了考研范围。比如去年的二重积分的换元,考研不要求。不过这些知识都不难,并且教材上一般都会有,只不过是星号的那种。建议带星号的内容全看!. T4 t; l4 S u3 t& f% x
最后说说竞赛准备的一些经验吧。我是从小学就开始搞数学竞赛的,初中,高中都在弄。高中生不逢时,考得忒差,只拿到了省级赛区的二等奖。本以为数学竞赛与我的缘分已尽,没想到我考到了大连市,而这里每年都有高等数学竞赛,加上去年开始举办的全国高等数学竞赛,这样一来我又可以参加数学竞赛了。所以,今年6月份的那场大连市数学竞赛我准备的比较充分。在我们学校选拔考试之后,我可以说是天天学数学达到6~7个小时以上。大学的时间本来就比较弹性,可以自己支配的多一点。所以我几乎每天狂学狂做题。当然,题目得做那些有难度有典型性的。其实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在学校的选拔考试中没考好,排20名。。。当初考前以为能靠第一。。可以说这次失败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言归正传吧,我这里推荐几本书,适合竞赛用的。1 C7 ]5 I/ m. G
1高等数学证明题500例解析。 徐兵编著2 t$ R3 I& A( A9 ^, A# q, e
2高等数学难题解题方法选讲 孙洪祥 王晓红编著(这本书很难)
' L! W6 \6 N G. n. W6 N3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难题解析选编 李心灿主编7 G( Y5 h; X0 C9 U5 I. v% t3 r- C: P" @* x
我当时复习的时候主要用的就这三本了,第一本基本做完了,做不来的题目看答案看懂,个别题可能涉及专业数学知识,可以华丽的无视掉。第二本做了一部分,很难!我觉得第二本能做完,初赛发挥好轻易满分!第三本相当于套题,不过网上都有这些题可以下载的。详情可以参考这个帖子:http://www.madio.net/thread-100237-1-1.html。7 D9 B. g5 Q9 P$ } Q
书准备好了,接下来说些策略上的问题吧。你刚入大学,很闲的,课程很少,所以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来进行学习。基础知识是关键,所以你得现在起开始自学,当然如果你已经学完了大学的内容就另当别论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提高的方法肯定是靠做题,可是光做题是不科学的,需要一边做一边想,尤其是那些自己没能独立想出来的题目,一定要多问为什么,这样才能融汇贯通。其次,有些题目的解法非常高深,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人就可能产生恐惧心理,觉得自己不行啊什么的。其实,只要多坚持下,就会好起来的。给你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当时在做积分的那部分(500题那本书),遇见很多不等式证明,开始看起来很抽象,解法非常巧妙,但我没有放弃,继续往下做,慢慢地,我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这是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感受简直太棒了,对你的接下来的学习都是一种强劲的原动力啊!最后,你必须懂得,有些东西不是做一遍就够了的,所以,一本好书,你得做两遍,三遍乃至更多才能参透其中的所有。当然,这个对你来说要求过分了些,毕竟才大一,不过,你算幸运的了,毕竟还有人可以分享经验,当年我只能自己一个人摸索。。。
/ O' {. e9 K+ w; l- Q. D最后说下我自己在大连市数学竞赛中的战果吧。一等奖,全市前10(具体多少不太清楚,满分100,第一98,我92)。而且是在我有道很简答的答题题看错做复杂了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说,只要有付出,回报不会少的。加油吧
6 T u' C$ ?$ b* ~' q/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