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次论文格式写得有点粗糙,可是这次却是我最满意的一次,为什么这么说呢?
n5 f# H) Y7 z8 z) `5 W2 X1 E+ x& p; t
从题目理解到建立方程,求解答案,编写程序,仿真结果,基本上都是我一人敲定主意和实施的。
n ^0 P3 d# O) J- X
在这个过程中,以前弄了一个月的智能算法(这里说的是遗传算法,终于彻悟了,并应用到最有一题的算法中,尽管最后没有作深入的讨论,但是的确是一件令人心情舒畅的事儿
n" P3 |8 J, M. r8 \+ R- r
还有一个,这次论文除了最后一个启发式的遗传算法的应用是引用的,其他的内容均是原创,这是很令人欣慰的,用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你的想法,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儿
n
6 }% n- w/ P" ~: q% ]' `最后一个是三个人合作的很愉快,尽管另外两个同学是外专业的,对数学方面的东西了解的不是很多,可是他们都挺积极配合的,每次都准时到,帮我找资料,做一些草稿,打印些东西,提出点建议啥的。
不过也有一些很遗憾的事儿,不过这些遗憾的事儿,我觉得这一次发生在我的身上的确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儿
²
C' {& g/ ^2 G2 [0 `缺少时间观念,毕竟是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件任务的事情,因此不能太过于任性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要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时间。
²
) H, {- c5 v1 [1 f8 T太注重内核而不注重形式,尽管模型建立的相对完善,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比较理想,问题本身的解决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最后是要按照一定写成一篇标准型的论文的,这个要考虑到阅读者的感受和心理,如何把抽象的问题,复杂的解决方法,简单的,形象的呈现给阅读者,这个写作方面的功夫花费的太少了,以后一定要戒之。这是这次的一大败笔。
²7 m6 Y5 ~1 b2 B' K" L
不要有完美主义倾向,很多时候,有些时候对自己给出的一个办法,或许不是很满意,在你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不要因为当前的这个办法不完美而太早的丢掉它。
²
7 x4 |! H; S; L+ H2 A, p' F最后一个,这次太不注意身体了,眼睛都弄痛了
²
9 o8 n m4 J0 }' J ~; b5 S" v三天如何从理论上解决一个问题:
作为经验之谈给出一般流程:
A.
. i" W s3 ?3 r0 V# Y选题
* M/ F5 u. @# u6 L( E& c* R在充分分析题目以后,时间一般在两个小时之内,起码午饭前要确定下来
" L) ?1 K; T% y0 z确定问题,我一般喜欢选择别人不选择的或者是其他人认为难得题目,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过热竞争,也给自己的解题过程提高了挑战性和探索性,因为我更看重的是过程,一个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解决问题所形成的某正成就感的过程。结果,呵呵,就是一个荣誉,看
B./ A' j; T* x1 r2 `! B: y
进一步分析问题3 \$ x# F* m+ ]# g& p
这个一般要在晚饭之前搞定
# Q! m- m% _ y: p$ `这一步分析很重要,一旦犯错,后果不堪设想,要认清,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关键过程,关键变量,用什么办法来描述。这个时侯,团队的系统性就展开了,于是开始分工了,为了了解题目背景,于是有人负责查找资料,有人开始思考解题思路,找些文章来参考启发,有的开始尝试应用解决,总结大家的想法和思虑,一般有三种情况,有很多思路,不知道选哪个好并且思路都不是特别清晰,没有一条思路,最后一个是只有一两个思路但是都觉得不合适。8 H7 q3 X; z N& \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差不多都是这种十分普遍的情况,这是个很模糊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解决的时候都很陌生,我们在对问题背景和问题的条件和要求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这个时侯对于更重解决办法要做一些尝试性的解决,就是我们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要做一预测判性的决策,这个时间,你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对工程数学中某些应用思想甚至是其他专业的知识迁移和类比灵活应用都是一个很高的考验,有时候问题弄了一半就流产了,不是方向错了,而是功底不够扎实,在大一的时候我就遇到过,想法没办法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算法或是办法。, R- \7 v, f% g( I
这段时刻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反复阅读问题和相关文献和背景资料,整理出思路,通过计算机局部模拟,或者相关理论证明,起码保证方向没走错··这是后往往是做一个预模型,来做探路石。
* j- d. C% z! V7 a9 P9 ^+ J很多时候。我们头太急,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都要一步一步来,从简单到复杂是一个过程,一个理性的自然过程,想的高,做的少,大忌。
C./ }4 Z) ]1 I' M* L+ {3 ^
然后就是到深夜。这个时候一般要迈出第一步了。如果在睡觉之前迈不出第一步,这意味着,你要采取非常规手段了
D.# Q# M/ |. P) |+ {0 a
第二天来了,分工开始了,为了不匆忙,现在就要把一些无关既要的东西找好,比如论文格式框架,背景介绍,排版,整理参考文献。其他的就不想说什么了。这次是我的失误。管理上的失误。那两位同学虽然很配合我,但是我每次给他们分配事情的时候都不够具体,导致她们很多事儿都没有能充分的做起来,让我一个来做了。在提高团队效率方面,这次真的是一次很大的教训。
E.
2 o" L5 z) {& s; Z一天过去了,一般情况,在第三天的午饭的时候,就应该把所有的问题搞定。这里的搞定,不是说最PERFECT的搞定。
F.
, R9 u+ w" B3 ~, N+ i! S下午干嘛呢?做论文,哪一个下午的时间做论文,不为过,问题解决的好,表达的也要好,这才行。另一方面,做一些有新意的事儿,比如对其中的某个程序做算法改进,对原来模型! D7 ` e" B2 G5 f
做个大手术。为啥要这么干呢,因为,一方面,我们从另一各角度来解决同一问题,进一步验证我们当前结论的正确性和另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得到的是一个结果,更需要一个丰富的过程。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放在模型的改进中。这次给老师提意见说用随机过程的方法模拟结果,老师说,题目本身是一次事件的分布问题,不存在随机时间序列,前者是静态的过程,后者是动态过程,显然后者比前者复杂,恩,留下来个伏笔,挺值得继续思考的。
G.& ?. J+ o6 x4 S, T* \" }! o: ~
在睡觉前弄好了稿子。
H.' u8 ~% e7 C- i8 S' \7 u( O7 @
第二天早上校对一下稿子,校对合适了,打印
3 X2 a; L: w, |: L
/ J5 l+ @& w# X: J
I.( c6 f. E( y: T" Q& m' s7 Q
恩,差不多了,时间都过去 了一段时间,有的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