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荷兰心理学家德里克·斯塔佩尔(Diederik Stapel)犯下了史上最大的学术造假案。(图片:Koos Breukel/The New York Times)
编辑的话:一个聪明的心理学家凭借精湛的造假手法,在顶级期刊上接连发表文章,成为举世闻名的学术大师。他如何能做到这一点?科学圈并没你想得那么纯洁,科学家追求真理,也会追逐名利;学术造假每天都天都在发生,所不同的只是造假的规模和造假的结果。下面,就是科学史上最大的骗子在欲望中堕落的故事。
Utrecht 火车站,斯塔佩尔的一个著名造假实验就在这里进行。图片:Raimond Wouda/The New York Times
“不行,德里克,这太荒谬了。”终于,他告诉自己,“不能再做无谓的挣扎了。”
斯塔佩尔当晚回家后就对妻子坦白了一切。一周后,蒂尔堡大学将他解雇,并为宣布他的造假行为而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此事在荷兰引起了轰动,成为了媒体那几个月津津乐道的话题。一夜之间,斯塔佩尔从一位备受尊敬的教授,成了科学史上最大的骗子。
“我追求的不再是真相,而是美”
我第一次遇到斯塔佩尔是在2012年的夏天,此时距他离开蒂尔堡大学已有将近一年。我曾从不同的地方读到过他造假的故事,其中包括我供稿的《科学》杂志。不过,在我从新闻中得知此事之前,我并不知道斯塔佩尔在《科学》上发表过文章。
斯塔佩尔跟我见面时,来自他以前工作的三所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和蒂尔堡大学)的调查小组正在对他之前发表的几十篇论文进行整理,以便彻查他的造假行为。除了为了要清理他的假数据之外,调查小组还需要鉴定斯塔佩尔这些论文的共同作者——其中包括他带过的20多位博士生——是否也参与了造假。很明显,许多在他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都基于虚假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