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305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大学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02

主题

5

听众

913

积分

升级  78.2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28 12:11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群组数学软件学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4 16: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问:我们知道您有在国内外最好大学的教育经历,首先想请您来谈一下您个人的教育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您个人的影响。0 k" V3 |# h4 G
    6 i: [% Y5 F3 N

    ( x5 o' l. t1 v4 x$ J/ A9 ], I* D
    6 Q( b% G7 {. s0 L( p, W阚凯力:确实可以说,我一直都在中国最好的学校读书,不只是后来念了清华,又去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从小学开始,我念的是北京实验二小,中学六年是北京四中,1964年考上的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来由于文革开始,只念了一年半就中断了。1 o% S8 R1 C, I! p% j

    0 Y, N- L* g5 F+ X & B* s' Q5 Z# W2 ?

    ; l8 M* x3 Y' a$ J" R: q我们那时候的学校,尤其是小学和中学,确实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理的渴望,我觉得这一点是素质教育最核心的价值。现在的学校教育太功利了,上小学是为什么?为了考一个比较好的中学,上中学又是为什么?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上大学为了什么?为了将来考研,然后出去能找到一个挣钱多的工作,或者是铁饭碗的工作。这种学习目标,本身就极端地害人,是把学习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手段。课业负担也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天然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被摧毁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 ~4 U, b8 Q: r& D4 A: i8 U
    4 v9 V9 K% y) d . M3 V) P8 `- `* K3 b% t2 K: [

    2 I* @- @7 t9 K, W  w小孩子天生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只要善于引导,学习本身就不会是一个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每天学到了新东西,以前不懂的弄懂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成就感。甚至有时候,上课学的东西不解渴,自然而然还会到图书馆去,或者到网上去寻求进一步的答案。我们那时候,经常要在家里做一些小实验,比如上生物课,在自己家里养几只蚕,或者观察院子里的蚂蚁;上物理课,学凸透镜的原理,就拿一个放大镜,在太阳底下聚焦,把纸点着了;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要自己去独立思考,为什么唯心主义是不对的?要通过读书、辩论和独立思考,自己最后想透了才能得出结论。我觉得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经历。
    9 N; m! k& B- _: _+ E
    5 r0 y3 A9 d8 h
    * l% h. t, V( W/ u+ i- r8 ^  J1 n& `5 d# @4 {# c
    后来我上了清华,当时是六年制,1966年我大二还没念完,就文化大革命了。1978年恢复招考研究生,我考了北京邮电大学。因为成绩比较好,又加试了英语,结果我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我就去斯坦福读了通信技术。
    & I9 s. D8 M/ |, t& f. w9 b5 b, V

    - \+ N1 t3 m( J  ^! Z
    % a( L6 r4 U, G30多年过去了,斯坦福教给我的课程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留下了电信技术的基础。后来我做电信政策研究,至少在技术上谁也蒙不了我。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斯坦福的精神文化。$ K) b7 v: a% u+ m( m' e/ M% F
    9 i8 G1 c. ^+ j( `8 [# d6 K

    3 `0 G  q7 h$ h2 N. B% f
    % P1 {, `3 ^6 d* j8 n0 P! n近年来,我在学校里给学生讲,斯坦福大学给我留下了什么?课堂里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些东西,却融化到了血液里面。我在斯坦福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经济效益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
    / g1 l" z& p9 R" v, ]# v6 m* T. H. D
    % {0 A1 S  Z- g' U/ w

    7 H2 r0 H5 L1 F% l# P8 j: s  E众所周知,斯坦福大学被称为是硅谷的母校。有资料显示,硅谷大大小小公司的高管,尤其是创始人和CEO,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斯坦福毕业的。甚至像Google和雅虎这些公司,创始人在斯坦福都没毕业就出去创业了,把技术变成了现实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4 q1 v$ f: U3 Y# B3 v  |  {
    8 D9 B6 f, _, D
    0 H# O0 n( P4 j- T
    & [% K- E8 ?: H& Q我当时由于是公派留学生,所以从出国的第一天起,就想着回到中国要干什么。那时候,因为我们是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所以教育部对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点都不了解,也就没有限制我们出去学什么,想学什么都可以。我想,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当时全国才几百万部电话,有的地方一个单位都不见得有一部电话,更不要说个人家里有电话了。而在国外电话的那种普及程度,让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就选择了学习电信。所以,我觉得学习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后来,我在电信领域转向了管理,又转向了电信政策和电信体制改革研究,都是服务于这种社会需求。说的大一点,这样的学习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O1 B- S2 p3 T8 ~" y* Z& G
    ' o; M4 q; |4 m ' I0 M, W# O( Q9 y( A2 a

    3 R1 Q- l6 {3 j# g  P1 F: O现在我在学校里教书,所以比较了解现在的学生怎么想。现在的学生主要考虑的不是社会需求,而是哪个行业挣钱多或者是有铁饭碗。这是从个人功利的角度出发去学习,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导致他们学东西特别死,知识面特别窄,根本没办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 b' q, v5 s  y" h+ Z* @* b4 {7 ~+ D4 j$ h; T/ E2 t* X' s' J
    $ B+ K  C- N6 A4 F  I9 c
    * s; U8 c2 e) w8 ]9 W
    问:今天中国学生的共性问题也一定就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您觉得中国的教育有什么系统性问题?+ z; w5 c& |2 K! n( i4 {2 s
    2 b1 z1 f( N- l$ k2 l/ i/ C
    8 f4 G0 p! \0 s6 I0 F3 m$ {9 P

    ! k+ V: \/ e% K4 |我在2000年从电信研究院调到北京邮电大学,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上任之后,我们就发生了非常大的争论,在学校到底谁为谁服务?是老师为学生服务,还是学生为老师服务?以现在中国大学里的普遍情况来看,不仅是学生为老师服务,即使念到了研究生,学生也还是在为老师打工!
    1 |1 O" x, o* L2 y, e5 u% J* j* x: @) H& e" S

      }  T# k" ^$ l5 P5 T: y* ?8 [  b5 \& j  N6 Q
    教授搞到了项目,挣到钱就进自己腰包了,然后把任务分配出去,让学生给自己做项目。有的教授自己开公司,研究生到教授的公司去上班,甚至还要打卡。有的教授自己没拿到项目,也没办公司,那怎么办?让学生去公司兼职,把学生给“出租”了。公司一个月给教授四五千,而学生只拿到四五百,变成包身工了。
    # l! l: a; D$ J6 ~1 G8 w8 a" m$ L5 y. {7 U$ _. {
    ) Q) f1 }6 n5 P  R0 a
    - h* E1 D5 {! B' z- |* ?( j( V
    很明显,这些老师就是在赚学生的钱,难怪很多研究生都在背后把自己的教授称为“老板”。这些现象在中国1949年以前的大学,甚至80年代以前的大学都是闻所未闻的。这个社会的腐败、学术的腐败和大学的腐败,简直是一塌糊涂、岂有此理!5 c0 r3 o! ?$ K$ @. @3 T

    9 J  F3 ~! [2 W1 g& s ; {4 Z$ {5 H  i! K1 z
    $ P) O1 G" {8 f/ m+ \) }, f# n. x
    不是说学生不能在学习之余工作赚钱,而是说学生赚了钱归教授,这在西方绝对是非法的,不可理喻的。但是在我国已经成了普遍现象,甚至教育部都出了规定,每个教授带研究生,要给学校交钱。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学生帮教授赚钱了,所以教授从学生身上赚到的钱,要分一部分交给学校——这就是教育部的规定,带一个研究生一年要交几千块。
    + S' p4 |; C4 i0 o$ f5 U0 Z2 }/ P
    1 T" T9 C( ?- v6 r1 r5 g. I# a
    1 R( E. t, X8 t) [3 k
    这种教育部的规定,不就是和珅规定的“养廉银”吗?贪官污吏在地方上搜刮百姓,朝廷不但管不了,而且要交给朝廷一部分。这就是说,你如果不去当贪官污吏,连这个给朝廷的养廉银都交不起,实在是浑蛋逻辑。
    6 |( o) d. X; u4 m) j. u, c5 T8 K6 P$ g/ _( E0 ^1 M8 P3 o' f5 V& a1 L

    . Z: D" d. t0 p5 o" x; B
    ) v7 \. u1 W$ d3 `9 N: U1949年以前,我们的老清华、老北大,或者西南联大,教授和学生的关系真是情同父子。老师就是盼着学生成才,遇到特别贫困的学生,教授会拿出自己的薪水来贴补学生。那可真是精心培育,现在却是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或者说,学生在教授这里打工几年,给教授赚够了钱,才给你毕业,这就是一种官方合法的卖学历。
    6 [/ \4 ~' H/ n% t5 ?. |
    % F6 g8 |- ~" i* `
    ! a/ @# ]6 R  c. V9 ?: x& h+ {6 t" g; U5 W4 I1 e" Z
    当然,还有很多非法的卖学历。全中国有多少“在职博士”?很多是国企老总、高管。私企老板要不要学历无所谓,但是体制内的人不行,升官要看你的学历。有几个高官不是博士,但是你看他们又有几个人来上过课?
    * e" h# D! @& ^7 s; r( A4 r9 B$ H: Z& v) K
    1 e, t" ~6 w5 l/ ^1 L
    . f, m2 v0 a9 z; d# m
    他们的博士怎么来的?无非是拿钱买的,而且是拿国家的钱买的。他们以国企或政府部门的名义,给教授一个几十万、上百万的项目,做不做得出来无所谓,这是辛苦费嘛!钱归教授,找点儿发票凑一凑就报销出来了。这样,教授就让其他的学生替这些人上课、考试、写论文,或者干脆“外包”出去。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专门的产业链,就是论文代写。价格也不贵,几千块钱一份,还有信誉保证,不通过不收钱。美国一年才出三万多博士,中国现在一年就出五六万博士,世界第一。这不是活见鬼嘛?十个有九个是假的!" f; O4 Z. p: O: K: s
    5 {1 h, ~1 s8 i
    & X9 g5 O2 h$ V  N" T9 @
    * U7 W* j# \7 B6 O# }9 s" w' j
    合法的腐败和灰色的腐败,做的全都是卖文凭的生意,这就是中国。整个大学教育,乃至研究生的硕士、博士教育就是这个样子。
    2 y" j# Z. [& x- t( Z+ W) X& d* Z% P% |+ t/ Q% s9 O

    ( C, r9 ?/ ?! s1 g
      b0 t' @# }" B, H3 r5 A' l; W8 M问:那么您个人在学校里这么多年,有没有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期待?3 e4 w7 n# G. I; j" W* g
      m) ~& E* ?3 J2 i: y4 c& R# ?. ]
    % w5 @5 y1 d6 a

    ! @7 A$ W* {4 A阚凯力:难呀!大学是什么?“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也。”, x3 P7 c3 Q) h2 s! Q

    ; o& N. I; d" R$ h" T
    5 j: Q4 W3 l$ p. V- n+ b1 _+ W" p4 O; k. @$ P+ Z% x/ d
    我2000年到北邮经管院作院长,当时也是满腔雄心壮志。在我们院的成立大会上,我讲话的题目就是“为建立中国的斯坦福大学而奋斗”。我说,清华号称是中国的麻省理工,北大号称是中国的哈佛,我们北邮要为成为中国的斯坦福而奋斗。结果没过两个月,我就不敢再提这事儿了。
    ) B" D- m& L: D: P% `: _6 u- [* F) u7 n  M
    8 |) [$ W: Z) s1 n8 C7 {

    2 T( M5 S0 l1 B- _6 r$ ]% }, m# w" u我当时做院长,开始还在院里讨论“到底是学生为老师服务,还是老师为学生服务”,后来也讨论不下去了。这就像我们从80年代就开始讨论官员是不是要公布个人财产。道理是明摆着的,但是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结果。现行体制下,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是很难触动的,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坚固的体制结构了。
    , A1 ?# `( t+ _$ z: W7 i8 `2 a* v8 D! v1 M. p
    ; t% i1 _" d! L

    ' E+ @" g( L5 J! i! S南方科大的校长朱清时说过,中国大学要改革,第一就是要去行政化,第二就是要实现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现在的体制不行,校长都是上面指派下来的。转业来个什么政工干部,没地方安置了,就在学校里面添个副校长,然后他就等着混到退休了。
    ' i" G* {' n6 T' t0 @* j2 I; X: T6 Y7 p3 v" d

    + F8 ?5 j9 w0 y) }) b: j% v* s! k, |9 Y- M% H
    按照我国的《高教法》,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什么意思?我的评论就是: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校长是负得了这个责,还是负不了这个责?$ N& N. Y% q0 X

    " F3 [5 s4 ]" F( i/ P
    1 J+ }/ {" S1 z: V. ~( ^2 B7 I5 U3 u
    我同意朱清时的看法,去行政化,教授治校。邓小平搞农村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说穿了就是一句话:“相信农民会种地。”一样的道理,政府要相信教授会教书,而不是靠教育部的官员、中央的官员来指挥。因此,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沿着去行政化、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这条路走下去,才有希望。6 l5 Z3 \$ z5 F, E8 |* j2 N6 T

    ) _2 D4 z$ j& f2 W! D 9 Q: I+ d; L  ]' f% x( h
    ( o7 g! `! F  i; [0 v( ]) L' e" I
    现在我们的大学既然主要是公立大学,那么政府就有出钱的义务。为什么?因为办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是政府的责任。但是,政府无权干预学校内部从行政到学术的各种事务,连北洋军阀时代都如此。
    - z1 T# I+ ?& K6 k% e& M
    3 q2 O5 j9 x7 x1 E: m; D
    9 k/ r9 I3 O) h4 w: D$ q
    * d* Y! \# [: x' p+ n改革开放以来,有人喊出了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但是,全世界有靠教育赚钱的吗?教育本身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标。西方的名牌大学,即使很多私立学校,也绝对没有给股东分红的事。私立大学的董事会,都是聘请的社会名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由他们来决定我们的办学方针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够最好地服务社会。
      [. F; n' M' y8 ^$ U/ n+ @1 g
    ; M' ]# M3 W9 ~3 c
    ( j4 i; I8 F2 w* W5 l3 K! J  [
    现在中国大学变成了一个赚钱的系统,学校领导都是官,分什么副部级的、局级的。这样下来,中国的大学就是两个字的目标:一个是权、一个是钱。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里培养不出大师?”靠这样的大学培养什么大师,简直是扯淡。我们的大学已经变成了养猪场,养猪卖钱,完全失去了大学的精神。
    # T' U" E3 o. x. G0 h3 W
    ' G, k$ y: T$ g. h5 _% {  w6 W- a
    , ?* F% t/ w) i% K; k7 l
    2 u$ \# k" ?3 D% }问: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中国学生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在现行体制下,你会给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什么建议呢?
    ( I, R3 I+ L6 j; M5 x3 ^' S" o: i2 g& N( m' s

    ( @  h9 h' F( P( t" N7 V, |8 F( E! m, s
    阚凯力:这个建议还真不太好说,恐怕还是能出去就出去。2 o0 @" ?# I& X' Y
    3 @% {; ^0 E6 e9 [8 U2 k# I: m

    * c/ l7 [& Q4 u  e9 a4 `; |4 q$ h  Z% o9 z8 ]- j) D
    以前我主张,在国内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应该先在中国工作几年,对社会状况有所了解,然后再出国去读研究生。这样可以带着中国的问题到国外去学习,学完回来能够有用武之地。当时,对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这样。但是,今天中国社会环境之恶劣,学校里的腐败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80年代。所以,我现在主张在国内上完初中就把孩子送出去。这时候,他对中国的文化和基础知识已经接触的差不多了,又不需要接受高考的折磨,浪费青春。
    9 Y8 \" a/ P/ P! e
    4 o) u/ r2 q3 \' b( @" N# E' l
    ' D4 V3 e5 F2 T5 Q. \: c* h) J2 D9 @. F8 d3 {
    更大的问题是,在我国,现在已经很难培养子女的基本道德了。我有一位若干年前的毕业生,她的孩子三四岁了,送去全托的幼儿园。这还是一家比较好的幼儿园,花了他们不少钱,星期一早上送去,星期五下午接回家。但是,每个星期一早上,这个孩子都是哭着闹着不肯去。有一次,孩子又在幼儿园的门口抱着妈妈的腿,哭闹着不肯进去。这时,幼儿园阿姨出来了。孩子一看老师出来了,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把眼泪擦干,对阿姨说:“老师,我来了,可想你了!”可想而知,家长在旁边看着所受到的心灵震撼:我们的孩子,这么小的年纪,都已经学会说假话、拍马屁了!他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这就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环境里生存。
    9 @% ^8 \+ ]4 S" t. q  `9 U# Q. Y* q" q, m6 {( |

    . ?! W, r8 j, l# T. _+ U" u
    0 X2 ?# n! }8 N8 @3 F& d5 x我还有一个早年的“海归”朋友,在国内办了十几年的公司,而且很成功。但是,他终于还是带着全家离开了中国。我问他为什么,他的答复是:为了孩子。他说,我们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名成家,即使做一个清洁工都可以。但是,要让他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快乐的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发现,这在国内的环境里已经很难了,甚至教给孩子讲真话都不行。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很容易成为两面派。不要说快乐了,有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都难。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有离开。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舌尖上的中国》所呈现的不只是美食,还有文化。这种被现实挤压而仅存于小时候的记忆,让人回味的同时也唤 ...
    darker50        

    107

    主题

    45

    听众

    1万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9 15:42
  • 签到天数: 47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开朗,爱各种娱乐的不老男生就是我了,喜欢数学建模,喜欢那种帮助别人的感觉。

    社区QQ达人 助人为乐奖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5

    听众

    913

    积分

    升级  78.2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28 12:11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群组数学软件学习

    darker50 发表于 2012-8-5 11:56
    . F. d5 P9 Z' H, s8 u, m还不错的,是从哪里转载!!

    $ e' ]; Z3 w7 m% S一五一十部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听众

    71

    积分

    升级  69.4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0-24 16:10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自我介绍
    love math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学术交流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175

    积分

    升级  37.5%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3 02:22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自我介绍

    群组2012数学一考研交流

    群组学术交流A

    群组学术交流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iuxin        

    1

    主题

    5

    听众

    88

    积分

    升级  87.3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9-9 02:42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自我介绍
    幽灵猎手

    群组学术交流A

    群组学术交流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g1990        

    31

    主题

    4

    听众

    723

    积分

    升级  30.75%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5-9 15:51
  • 签到天数: 13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自我介绍
    我是数学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flishh        

    2

    主题

    4

    听众

    60

    积分

    升级  57.8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0-17 11:25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自我介绍
    f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听众

    307

    积分

    升级  2.33%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2 20:37
  • 签到天数: 84 天

    [LV.6]常住居民II

    自我介绍
    哈工大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

    听众

    1172

    积分

    升级  17.2%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7-8 10:20
  •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邮箱绑定达人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数学建摸协会

    群组湖北民族学院

    群组学术交流A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4-6-17 17:51 , Processed in 0.681793 second(s), 105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