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赛经验] 参加美赛的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liyan1259        

250

主题

19

听众

3421

积分

升级  47.3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3 14:30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2 11: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结束了,细细想来,收获颇多。通过建模我认识了许多尽职尽责的老师们,认识了那些为了共同目的而奋斗的同学们,考验了自己的身体素质,磨砺了心理素质。
        总结一下经验,在整个过程中队友之间的团结最为重要,因为知识在竞赛前已经基本成定局,然而团结可在这一基础上使团队的水平更上一层。我认为我们队在团结方面做得比较好,使我们能够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 
        在参加建模的道路上,是艰辛的,但也是满足的。我们从刚开始抱着懵懂的心境报名参加校级的比赛,经过筛选,成功入围,并将参加寒假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当然,这些收获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我们乐于其中。我们必须感谢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们有此机会接触数学建模,并认识到数学和计算机是相辅相成的。
        美国建模竞赛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四天四夜的做题阶段,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们要完成一篇论文,在没有正式参赛前我们都下定了决心,即使不睡觉也要拿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来,但到最后我才发现,要坚持到最后的确是好难。不管怎样,我们总算从四天中熬了出来。四天后走出机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太阳的沐浴,那种感觉真好。  
        徘徊在午夜里,我们并没有迷惘,我们也没有驻足不前,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迈进。四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然而却是对人的意志的极大考验。人可以在四天时间里,在基本不睡觉的情况下仍能正常思维,真是奇迹,由此看出人的潜力是巨大的,是无穷的。  
      竞赛题目发布的时间,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题目的难易全在此刻揭晓。自题目公布后,我们在选题上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主要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来选题的。我们分析了两个题目,经过一上午的分析和讨论,到了中午我们把题目定为B题,下午我们对题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中间的很多细节问题都忽略了,通过论文再在细节上把握。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三人都参与进来,一次次的对问题进行讨论,一次次的改进,这时我真正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团结的力量是我们的模型一次次得到改进,使我们一次次的向成功逼近。 
        模型基本建立出来了,下一步的任务更加繁重---论文和编程。在写论文的时候发现,论文不好组织语言,“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是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经验,多写一些论文,那将会对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我没有做到,论文是队友和我一块来完成的,彭老师也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选择的题目编程是一个极大挑战,在队友编程的时候我们可以体会到编程的难度,这下可苦了我们编程的队友了,我们两个基本帮不上忙,只能在思路上略加指点,其他的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到第二天下午,我们队还在完成了两个问题,在情绪上,我们都很低落,但我们并没放弃,继续奋斗着,晚上继续查阅资料,希望对我们的解题有帮助。  
        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天,这一天是最关键的一天,然而也是最难度过的一天。我们要在这一天中将论文写好,我们的身体在这一天也要接受极大的挑战。在这天中我感觉我是最差的,前两天的疲惫在这一天中全都表现了出来。尽管十分疲惫,但仍然不舍得休息很长时间,累了稍加休息一会便继续投入到写论文中来。休息过后,感觉效率也非常低,很难正常思考,只能做一些简单而机械的工作。到了交卷那天早上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脑子变的像木头似的,干什么事都那么难受。当交上论文时,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心想“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 B* R% ?$ F9 q7 ]; Q8 \) i
    - X$ x4 [& Z1 J; x& u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7-6 09:23 , Processed in 0.393731 second(s), 4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