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4-7-1 22:21 |
|---|
签到天数: 20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自我介绍
- 数学中国站长
 群组: 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群组: 数学中国美赛辅助报名 群组: Matlab讨论组 群组: 2013认证赛A题讨论群组 群组: 2013认证赛C题讨论群组 |
线连续铸造工艺中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2 o% s h; ]# J; y( b钢铁以其低廉的原材料成本,较好的加工性能及优秀的可回收性,成为全球主要的基础" L; z4 G1 I( G( L; P, F3 O- u
原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钢铁工业方面,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工艺,6 m* r8 ]* F5 h
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连续铸造的出现,使钢铁厂的工艺流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体
4 Z' b, z! @$ z' F系统的优化和智能控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尤其通过对具体工艺采用建模、大数据等先进手
2 r1 n2 J, M: |. n- r/ Z7 y M; I段,能更为精确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 p2 B% N5 D4 l5 d9 [- |连续铸造工艺流程是将钢水先从钢包(或称“大包”)内流入中间包(或称“中包”)进
9 i/ o9 ^" x2 z' Z5 C# h. c行缓冲,再从中间包向下流出,经由冷却设备逐渐降温凝固,形成固态铸坯。不断的有钢水: I8 ]: G0 l: A# S
从中间包向下流出,也会有钢液从上方流入。在钢水流动的过程中,有一重要流程叫做混钢,$ j% Y4 P2 v V6 w; @
即前后两炉成分不同的钢水相混合。中间包内已经存在一定体积的钢水,其成分和即将流入
+ N7 K; U2 a. h, L: g( V中间包的钢水有较大的区别,两种不同成分的钢水混合凝固后形成的钢材称为混钢段。混钢& ?% t3 M0 W. U/ W! J2 t9 \
段的成分既不符合之前产品的要求,也不符合之后产品的要求,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在工业0 z% o7 G+ l2 ?! C$ k0 n, C+ W" F
生产中,我们需要较为精确的定位此段钢材的位置,尽可能少的切除不符合产品要求的钢材,
: o# R3 H, e2 x w; V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A' ?0 Y0 C. w* v8 l- d
根据上述背景,提出以下问题:由于中间包内流场、化学成分的变化无法直接观测,请
; S) ^! U* E; F0 S+ x9 X以所给中间包尺寸(见图1)和连铸参数为例,应用现代数学、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对该. @, i, f5 n8 y5 q+ B: }' }
混钢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具体要求如下:2 k1 x# v# t6 M
(1)模拟前后两种钢水的混合过程,并建立中间包水口附近钢水的成分(即中间包流出
6 ?2 B3 U9 z# ~/ {! D& P) t钢水的成分)随着注入下一炉钢水而发生的变化规律模型;
( @( A$ l! \# X; _$ [(2)模拟计算混钢段的体积及混钢铸坯的长度;0 G( A9 j7 @- t- p: f
(3)模拟计算混钢过程的持续时间(即水口附近钢水成分超出两种钢种规定成分要求持& h3 D C& o: u- b4 j* P9 B
续的时间)。9 z* v+ l3 P! S! o
图1 中间包尺寸# p; O4 ^4 ]( E- J
连铸参数:3 _; s5 V/ b, H( S) x1 @
下一炉大包钢水开始注入中包时,中包剩余钢水20 吨。注入钢水速度6 吨/分钟,目标0 W9 B* A4 b5 Q K0 Y9 N4 S+ Y
钢水重量30 吨。铸机拉速每分钟4.5 米,铸坯断面72*1550 毫米。热态钢水比重7.6 吨/立+ P0 }! N) d! l4 S9 u7 t
方米。热态铸坯比重7.6 吨/立方米。当前炉次与下一炉次的成分见下表。- _; a7 t" p- `/ A- |4 f5 Y7 z
当前炉次成分重量百分含量
6 ]: P9 a( U$ x: b元素上限目标(钢种1) 下限实际; \( c7 b6 k3 Q# W
C 0.018 0.220 0.200 0.2004 y t1 x6 R6 h
SI 0.200 0.350 0.275 0.290
6 ]% ^3 T$ _9 G' }MN 0.350 0.600 0.475 0.510
3 ~" v0 t% { B! F# o' g7 oP 0.025 0.020 0.000 0.015( F0 J& Z- q7 p% Y9 b: Y; q8 O) z
S 0.012 0.008 0.000 0.0065 J. M) a, V0 K" ?
下一炉次成分重量百分含量8 ]+ @) t9 d* V
元素上限目标(钢种2) 下限实际3 b6 f* }! i) a0 t/ s
C 0.430 0.480 0.455 0.455+ I) M( e3 f7 {7 \# L
SI 0.200 0.350 0.265 0.265
: _( T0 B8 L0 S, j4 L) A; ?+ dMN 0.550 0.750 0.650 0.650
2 `9 [& O# Y4 S w# [! gP 0.025 0.020 0.000 0.019* \8 |5 G1 B# F( [/ T
S 0.012 0.008 0.000 0.007
! R( W# Z+ j& P8 \
/ \, U1 W B% n# e. {5 @
Y, ^$ G# z' K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