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站长找我约稿今年的出题预测,说实在话,近几年的题目,特别是去年的题目出的很不理想,一、不是热点、焦点问题;二、题目在考试期间有所改动,三、很多字句表达不够清晰;所以不敢去猜测今年的题目是如何,反正总之一句话,平常心对待!无论什么题目,只要掌握了数学建模基础知识,加上团队配合,总能交出一份答卷出来!但是要拿奖,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运用恰当的模型及算法!下面正对时下的几个热点给出参考来,大家也不要盲目的去找这些资料!只是让大家看看估计会出哪些题目,假如我碰到了这些问题,该如何做处理,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6 U. K3 ], @5 z( c {' b7 G4 H
( e" n! Z1 G) |2 a2 Z7 U$ `一、成品油定价模型 1 u, ?9 }" g: H }# e这道题目本来计划是在今年的挑战赛上出的,但是由于今年赛制压缩,所以没有被组委会选中! ' a! P7 \+ A9 M: ~4 ^4 r# E0 R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中国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简称发改委)牵头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将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I' v- w* s& |2 {/ |+ {) r, x. V/ Q$ |3 O
; Q; R' y4 P6 O$ E6 R$ g2 C- K5 L
这个话题有很多考点:7 }; e: d/ [5 ^6 y6 q0 R- ?4 u* e
1、预测2010年的成品油价格发展趋势,解读定价机制 1 |( m, x E& M8 T+ }2、试分析改机制与国人的实际消费水平、国际金融危机的联系点 # x# U0 X" A+ C2 a3、假如出现国际油价的历史最大值与最小值,如何出台调价政策,稳定国内油品的供需关系) G9 ]) X- n8 n7 |: k0 |9 \5 I
…… 9 B- a% Y$ x7 q) L1 U4 n3 E2 t4 f$ b, f
二、大城市规划问题 S% h) ?. q1 u* A在2009年6月15日举行的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 这组统计数据发布后很快遭到网友质疑,焦点一是2007年特大城市才56座,怎么才一年就翻了一番;焦点二是按照人口数划分城市规模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一网友调侃道:“照这么算,本山的老家铁岭也算得上是大城市了,看来小品里本山说的是实话啊!”$ T. P9 C" @; c( y* K) n* [
六成不喜城市生活 ' M- r% c6 x- J8 C0 ? 在社科院的发布会后,搜狐网随即推出了一项调查,截至昨日18点,已经有近5万网友参与投票。 3 f" @9 V4 G5 q( G. u0 ` 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喜欢大城市吗?”结果61.6%的网友选择了“不喜欢,都是钢筋和混凝土”,表示“说不上来,哪都一样”的占12.8%,投票给“喜欢,啥都有啥都方便”的仅有25.6%。在留言中,网友表示厌倦大城市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压力大、成本高以及空气质量不好。 ( V4 }- }' R7 u" H1 ^ 在第二个问题“您赞成城镇化吗?”上,投赞成票的网友为38%,不赞成的则高达60%,其余2%表示不清楚。网友不赞成的理由是:“大规模城镇化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迟早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样的例子已经举不胜举。”很多网友呼吁,中国应该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给乡村留下一片净土。 + v6 \/ x" s$ B$ N7 v! n3 Y- Y5 ` 为何一年翻了一番 : O% G5 {+ K. r& ]! L; l7 k7 h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的城市划分标准是以市区非农业人口计算,小于20万为小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大于50万为大城市,100万-200万为特大城市,2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9 `; c" {, F. w
有网友查询资料发现,根据《中国城市年鉴》和全国各市人口年报的数据,2007年年底,我国特大城市才56座。为什么到2008年底就变成了118座,翻了一番还要多。该网友质疑道:“不知道这个蓝皮书中数据的来源和依据是什么,真的有118座特大城市吗?这118座城市具体是哪些?” 3 g( l- X* z4 i- o 网友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数据就是6.07亿的城镇人口,“总在说中国13亿人,9亿农民,4亿城镇人口。咋突然就变成了6亿多啊?”有网友提出疑问:“这6亿人包括城乡往返的农民工吗?这些人游离在户籍人口之外,读书上学社保都是空白,另一边的农村也不统计他们,他们到底算什么人呢?”1 [! U& k2 U, W8 G/ T0 B: O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镇人口的算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居住地为标准,一种是以户籍为标准。要注意的是,从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已经将流动人口计入当地人口,既“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 t7 i9 d! M r" G" R2 p/ C
划分标准该改改了 3 }) s b1 m7 w7 f0 e, _7 C2 { 将100万人口以上的列为特大城市,这是按照国际惯例计算的。但网友质疑此划分标准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因为大多国外城市人口少,能上百万的很少,而中国城市人口达百万根本不算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K- q: G7 Q8 q' U0 h; H/ k r
一名网友举例道:“赵本山在小品里,说铁岭是大城市,那是吹牛。可实际上2004年底铁岭的市区人口就已经达到43.35万,2008年底铁岭人口肯定超过50万,按照标准,铁岭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本山没有忽悠人啊!” * C4 a9 k0 D$ P8 w+ d 网友econ说:“我觉得这个统计没什么意义,一个地方的城镇化水平应该是软件和硬件同时具备,难道人口上了100万就叫特大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环保什么的都没跟上,这样的特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吗?!如果我们拿着这个数据去和外国比,说我们的特大城市多少多少,不觉得脸红吗?”# X$ p3 s9 ?% X u
很多网友建议,城市大小划分应该改改了,例如人口大于1000万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100-500万为大城市…… 0 k; W: c4 S T4 e2 p# M3 p$ { ■附件 - O! g8 x, d" {2 J3 o/ a9 ?4 d$ N7 @ 56座特大城市(至2007年底) $ C- M& ^# f' _" A& ^ 东北(辽吉黑):沈阳大连抚顺鞍山长春吉林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 ( g4 B* N5 ]1 _& p0 U* | 华北(京津冀晋蒙):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邯郸太原大同包头呼和浩特0 q% N6 ^3 W5 R9 b; m
西北(陕甘宁青新):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9 m5 i) H# ~; w/ Y: R 华中(豫鄂湘):武汉襄樊郑州洛阳长沙 0 h* [3 n0 z- b* g1 @4 d2 F 华南(粤桂琼):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汕头南宁海口% u% \( }% r! G9 N! `0 y* s
华东(沪苏浙皖闽赣鲁):上海南京杭州济南青岛宁波苏州无锡南昌合肥福州淄博烟台厦门徐州常州 # N1 z' J. M4 E! p 西南(川渝云贵藏):重庆成都昆明贵阳 ; r8 Y: a& i, |9 j 其它(港澳台地区):香港台北高雄 i# H' Y& s. e% g
' u4 N+ U0 W: q! ]' }- ^1 Y. q呵呵,大家不用我说,这个题目会出哪些考点了!% F- |" l! e+ t4 C$ h" J6 O
# ?% s6 y9 q$ m. `$ l 上述两道题目,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如果出这两道题目大家想一下该如何处理,特别是数据收集上。例如去年的高校收费问题,大家都在数据收集上吃了亏,碰到这种问题,大家该如何办呢?6 k& T5 W# g7 t. Y' p w5 X. Q
% w h% I; _2 v) _& n' v三、H1N1流感3 B' S5 S* t& s9 K
(老题新做,不排除本道题目出的可能性!因为近几年的题目,无论是CUMCM、还是GMCM也好都有老题新做的例子,所以多看看SARS那个题目级论文,多学一点总归有好处) t b- ?6 O0 Q# Q2 B1 F; r3 ]
, d9 O& h9 E+ C" ?5 z
四、 . }3 ] V2 }7 F, n6 ?8 d; [. u+ I: d0 G. L
先想那么多,等大家来补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