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4-10-22
- 注册时间
- 2014-10-22
- 听众数
- 2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54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8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
升级   13.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 自我介绍
- 本科生,爱好建模者
|
只求各位同仁能够让组委会专家老师看到这封“血泪”信啊:
6 l8 ?) D0 K! ?2 P* o) M# y% c尊敬的组委会专家:8 w+ u1 p/ B% d. a
您们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本着“一次参赛,终身受益”的宗旨,充满信心与激情的参与了2014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不求获奖,不为其他,仅仅是凭着一种应用、学习数学的兴趣去参加比赛。
) H4 l: e9 _2 O' A+ I' s9 B7 T作为非工科类的普通在校本科生,在遇见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的时候的确感到十分吃力,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参赛热情。于是,本着对知识无线渴求的动力,我们通过各种网络资源,学习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3 ^8 G! _) Y3 T; E& y% Z
我们承认自身水平十分有限,在很多地方借鉴了一些航天专家与博士等的学术论文,但是数学建模本身不就是在学习他人成熟的模型基础之上融入自己学习后的看法吗?不说其他,请问组委会各位专家,您们能够在本科时期利用在短短的72小时内完成累到数批中科院工作人员的国家大型航天航空项目吗?
/ n; p# S, T* Y$ `. O _, \牛顿曾说:“我之所以看的远,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各位敬爱的专家组老师,也许我们在比赛过程有些地方中并不十分规范,甚至不如人意。但是,我们也是竭尽所能利用自己短短三天的感悟与理解去尽量给出原问题的求解。我想,无论是远日点,近日点的相关位置的求解,还是6阶段控制,甚至还有对自己模型的误差分析与敏感性分析,这些都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文献可以参考的,即使他人有相关的研究,那请问所有模型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吗?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我们能找到源程序抄袭吗?我们就不能通过研究他人的思想去借鉴与创新吗?2 z5 g X' ^ \5 L! W
我们有模型,有程序,有结果。只是一些方法可能是在综合许多航天学者们的思想里构成的,难道这样也算抄袭,也是学术不端?仅仅3天的时间,要写比本科毕业论文都要长的学术论文,还要用发表论文的方式进行要求,请问这真的很合适吗?
3 P( I: i, n, o5 P. }各位敬爱的专家老师,请您们站在我们广大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我们不求获奖,不求荣誉,即使您们认为我们就是抄袭也罢了,也许我们说服不了您们。但是,能不能烦请您们将所谓的“通报批评”撤销一下,难道我们参加一个比赛,还要背负一个“罪名”一辈子吗?您这样“若无其事”的将这所谓的“通报”挂到安徽数学建模官网上,在如此讲究信用的一个社会,您这样子处理这件事真的合适吗?“浪子回头金还不换”,难道我们这些因为参赛“犯了错”的学生就这样不堪,您们取消我们的奖项也就罢了,难道非要放在官网上让全社会“进行浏览和抨击”吗?直接通知各个学校就那么困难吗?5 T1 u/ C* F( S3 t$ h+ p( \
我想说作为本科生,我们大家今后的路还很长,如果每位参加数学建模的学生都要冒着“学术不端”的风险去参赛,那请问组委会专家,“一次参赛,终身受益”的宗旨真的还存在吗?如此之大的机会成本,真的还值得去参赛吗?
5 L K# X' o, F# }+ [/ Y最后,真心希望安徽组委会能够尽快撤销关于我们的“通报”,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祝好! `% L; Q9 O. l
此致- t, o0 K6 q$ O& l5 N% L4 a
敬礼!! D: Y3 V' P# K. u. S# r( C# G
——一位不求获奖的参赛学生的心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