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363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学教材一览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sunstar        

11

主题

2

听众

57

积分

升级  54.7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4 17: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从低到高-经济学教材一览 ' e4 K* F- [ Z0 N$ Z 1 w- {" L1 a: ~: R. V $ Q: }3 Q+ k p b j& f. f, z8 R/ r2 X7 C1 H2 W9 n( C7 B 5 z# b$ f/ M, Y5 H

* i! P% e: p5 W0 C: Z- a 经济学基础教材介绍 2 u3 {; s% r) I1 P! Fmichael chen # w- M% C8 p& K" K # `8 d- o3 l+ c/ Z$ Q7 A9 G$ `; D a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0 S& O1 N; K: \; }' Z& |1 o" t) {; F7 Z5 D* ^, r/ O- c( M: J- A2 I - T; {' k. W* N& i$ T 0 ], x, Q& d, q [: y4 O Q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7 |' @0 U- h9 F- j8 ? " W. O8 i4 p7 {. q- F b3 R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t( }3 v2 {( s$ I ( D, v4 m! l$ m# j# g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6 v7 j& B1 {! S" o" @' O# {0 h+ D" K# g( y$ u5 } G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 l! v$ D0 \" K" m* u0 t( e. J+ y7 M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E- Z! B" U4 C/ v X0 ^& p8 A& [( M) w3 c' \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9 X7 | Y/ \ g a1 N w9 g {1 q7 Z& `! y" Y' D 3、 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 u, w& v( y1 J& L9 J 7 s+ P+ ^) Q+ S [9 Q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 x: Y# E) i8 j. w7 q7 \ ( b) P$ I/ s$ e; l+ H9 g4、 《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 x2 X) n; s8 P 4 t* P( i3 c J7 O5、 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2 x" B8 Q$ ]" ?/ z0 [* Q- D 7 C* |8 Y r- G0 g/ D. O* G说明: ) h; o) Z ?' h1 s6 T0 h1、 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 h5 V) s9 D2 w4 U % R9 g; g$ C- J# v, ~% h8 @2、 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Q" l+ X5 _8 h3 R4 A2 O ! G# ~* \* F0 G5 X1 r: X: ^ 3、 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 C$ z- T' U7 e; G. { , r" N3 M) ^. n, `' r6 h二、中级微观教材。, o! N; J k2 @$ P, P* `8 I' C * @# ^" \* y; G3 F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 ]/ f# I, i- t) f- r6 W! G3 Q$ g $ n9 x. u6 z8 v/ L4 B4 t 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穿?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 R1 u2 F! C" C. i. L" a$ P- P6 A6 B# a/ p z& P3 [. n* S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1 Z& z2 H, g2 w, [( C2 D) x) ` H4 [' a9 r% M+ s2 f0 }5 r 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6 d% K8 X! Z0 n+ {+ r& ? ( i% a. [3 p7 P2 M& H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 2 E. H6 \8 n' x: W; M! t) ? k/ e2 _ 6、 《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目前数种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x0 i7 s' f" O* J7 O$ W- Z 5 q: j1 F6 o7 V6 F/ t% f# g7、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人大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r( B3 j: l0 J: u6 v - B; V% o$ [. Q* X8、 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此书不属必读。3 l) g4 F+ N3 |3 m # e. q1 _5 L' u! ~/ S, V! [ 9、 《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 m% [: _% n: c7 s + ?8 j+ H3 z7 q$ R! j 10、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32开,800多页。易懂而深刻。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畅?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 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 O% q. i1 z# F) M ! @# P& y8 c3 s. r7 L+ S: B三、中级宏观教材。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G+ T' ? B: ~- ]1 t3 j; T; J* B : Y5 _- v" |* d5 }( R: o8 }1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译。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建议阅读。 2 |, U, \& l8 u' U0 W4 o; C* N; a Q. a( Q 12、《宏观经济学》 多恩布什。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9 z+ P; z* Z& M ; \9 B7 D: x& P7 l. @0 T! ] 13、《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罗伯特 霍尔,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 c; B( X1 m) `* x$ j& ~! e1 O1 _1 `0 C! e0 m 14、《宏观经济学》巴罗。清华,影印英文版。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不属必读范围。* c" d/ l' [5 q' J" P5 v 1 G9 U U8 I8 q- P) G0 x# i15、《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 杰佛里 萨克斯,32开,1000页。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以拓展知识。上述5种教材所用符号各不相同,对学习者实在甚为不便。+ k: R) E: k \! Q4 [ 7 R, A' l8 v7 X, @" z9 u: o16、《国际经济学》 保罗 克鲁格曼,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推荐阅读。 & ?2 m. a* N- @2 Q' a& @! ]& f+ e8 ]1 z/ W 1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推荐阅读。 # z; {) ?4 R r' D m7 j( | h- B ]% F: j4 J( @0 `8 v5 B) Q4 f ) I G2 H! Q2 {, L0 d: ~四、其他教材: : S& E U7 X4 U7 L0 b3 _" s7 i+ ~ n6 X# ` 18、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之其他大多数教材:《经济思想史》、《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人事经济学》、《金融学》(博迪)、《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米十金)等等实务应用之科目。适当补充阅读〈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哈耶克、剑桥之争、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等等内容。 2 v* ` _& u7 M 4 k( D* e# q- w+ Y- s3 W19、三联丛书黄皮书系列,其中显要者如《公共经济学》(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阿特金森(Atkinson, Anthony B.) [美] 斯蒂格里茨(Stiglitz, Joseph E.)著)、〈政治与市场: 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货币、银行与经济》(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美国]托马斯·梅耶(Thomas Mayer)、〈法和经济学〉等等。可对经济学之应用领域获得一个深刻视角。三联丛书,推荐全部阅读。! d- l! {1 X" h ^! V; ? . v" O+ H, Z- q/ [+ D( V9 ` 20、张五常《卖橘者言》、《佃农理论》、《经济解释》。张老先生近年是国内焦点所在,也写了几本〈随笔〉,发表不少演讲,大体而言,〈随笔〉不堪一读,其中论书法、摄影部分,不关主旨,且水平甚低,多属偏颇之见,今不论之。唯上述专著中之〈佃农理论〉,见解独到,尤有过人之处。建议修完中级微观后仔细阅读。《经济解释》则为论文集,然其中也有不少过激之言论及偏见,不可以教材视之。其中“合约理论”部分,可以一读。论“共产主义”部分,则未必有理。 / A% r% c4 ^5 D- B5 R. z7 M2 G4 D. N6 t- J% Q7 I 2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新兴超边际古典经济学〉,杨先生气魄甚大,欲以一己之力重写传统经济学体系,与汪丁丁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经济学之异端,读之可开阔视野。推荐阅读。 5 P. p i' x# B0 F: Z# i5 _- L* R& r. t0 Q) p6 Q2 e 22、〈波斯纳文集〉苏力翻译。老先生以法学专才,写〈法之经济学分析〉,实一极高明之人士,于此不可不提。推荐阅读。 : J ~& ]5 a5 f# n% j! `. q * ~+ _) [- W/ q- N23、商务丛书《汉译世界名著》系列:此丛书系列,自二十世纪初商务王云五先生主持,与是事者不计其数,除文革中断十余年外,每年陆续出版,涵盖哲学(红皮)、历史(黄皮)、政治(绿皮)、经济(蓝皮)、语言学、人类学(未成),所翻译者,非经典不收,皆大师之精华,所主持翻译之人,多博学鸿儒或一代大师。单经济一门,翻译之著作,至今已近百种。百年间,传播知识无数,可谓功德无量。读完蓝皮经济类之全部,则可通晓经济学之来龙去脉。, v" B9 c5 I! D ; q7 s! q. A& \+ P5 H& g" w至此,无意于经济学一门谋生者,已然足够。然上述书籍,常人阅读,少者耗时约需1、2年以上。多者3、5年。且其中论著,多高明之作,或有一读再读之需,而读完,也或有“屠龙之技”之感也未之定,一笑!" Q1 [0 q1 y* K4 l

, @- J4 G+ Z, I P- \: E8 S 7 A# O4 p J: b. E1 o 7 L, z% E! ^* R; C* ^' z2 F4 ?+ `+ d1 R1 l 0 G/ h& f1 l4 V4 |6 H

; C! h; k* E9 o( b2 ?( W( f

v- t t7 t; j

" g; L! F! D+ I5 G4 E) A& ?

推荐书单:管理学阅读文献 ! F! @0 G( @9 Z/ P9 B. X9 w9 v % J; C- C- `( B5 m4 t7 i

$ ^5 V& `/ N4 i

——武亚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 : t% f8 h) ^8 y) T. z" I) F! X' I1 F ( C1 [$ e8 F' ~5 F1 t+ H ) O- e, m( y D) b3 e$ V3 z, F , ~* U' |5 x9 K管理学阅读文献:一般管理 7 X3 g" e9 G% z; k# P+ t2 X K5 E9 x" m 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 A# C: k* i/ |/ o$ C2 {# ~卡斯特 等《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 O, n( H2 ~9 Q孙耀军《西方管理思想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 2 M1 F1 P8 P3 z- C钱德勒,《看的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94。 |* |8 [; x1 b# B" T# g) d. r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0 B$ L q# E0 j% L3 p$ _6 Q 杨砾 《当代西方管理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 J! O( ~. L; L, u$ g. v西蒙,《管理行为》,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y# z q. n) z' C9 C2 \1 H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 5 X$ \6 X! l1 h1 G1 o; A 陈伟, 《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1996。 1 `- h* L5 V! l1 j' D 孙黎 编 《变革家--当代管理大师新思维》,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9 d# S) R# V w( I( A( k7 V( t! o 汉普登-特纳 等 《国家竞争力》,海南出版社,1997。* c1 g( \/ ]; l7 x2 G3 y1 K6 W ' ]" E5 c* A" {- p- B 6 U2 x) t* m7 C) N2 l+ a ' ~& v# n5 ?/ h( f/ f* I8 R: `2 T) Z管理学阅读文献:战略管理 + D9 G! v5 i/ t/ _/ Q. @1 s* v p2 |) ~. S. n2 N- ~8 j# X9 T* sGerry Johnson 等著(JS),《公司战略教程》,华夏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 B0 j G! |* U汤姆森 等著 《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9 z/ I( l. i. I3 ]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或华夏出版社。 7 `# ^# d" Y4 T7 r# I Gary Hamel, C.K.Prahalad, 《竞争大未来》,昆仑出版社,1998中译本。 7 F$ W1 C# e8 ^# P D. Besanko etc.,《公司战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 x1 f+ \( a2 w/ L% ^# `. S 乔治·达伊,《市场驱动战略》,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0 U$ g! v2 S* f, U I 德鲁克等,《公司业绩测评》,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1999年中译本。 $ p4 A }, a$ H' T, P T' S& |! ^斯托尔克等,《企业成长战略》,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1999年中译本。+ Q6 v. x7 z# l: ^ C.K.Prahala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BR, May-June,1990. # g, w7 b. E* V4 U D.J.科利斯 等(CM),《公司战略》,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英文影印版。 % l0 r/ m- B% a4 D3 V % D: p) _. `+ e7 v5 I( U6 ` 8 Q( F6 J1 m- L1 S5 X ( E$ T3 ], k1 v3 T3 r管理学阅读文献:组织与领导理论 & N% V' {' m% M$ a+ V' y! u3 _: G4 q& ^ 圣吉 《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第五项修炼续集》。 ( d4 k7 d% s- s: o& | Daft,《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版(?) , N# F z) p. h& @* a, l J.H.Kotter 《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华夏出版社,1997。 8 V7 n& ]( i- A 伯恩斯,《领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 S* f' ?6 P1 U& S! K, C; u: |, n$ L" M( ~1 z" p1 Z6 y + n1 I/ T7 k0 |( m4 ] $ E# R! }' A0 S& r管理学阅读文献:管理实例类 ! R: g% g8 n+ k ; P0 l& j; T0 l3 {+ U" Z斯莱特 著 《通用电器公司复兴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0 i; n6 O4 N. |6 {蒂奇 等 《掌握命运:通用电气的改革历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z4 r2 s" d( o. z+ d/ U 施振荣 ,《再造宏基》,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 ]* f. Q* g* e$ G1 T4 x陈惠湘,《联想为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 x9 m' |; k9 c- u5 W) ~ 0 k* @8 X) z& T$ J% q / E; j! n6 t+ ^+ B) L: b+ a. p" R) {4 |8 X 管理学阅读文献:参考期刊: ) S% U3 [8 Y/ F% {0 z/ k/ B2 L" l4 e6 \& C# 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BR.);% I0 ~2 W- G m/ I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H- p# X8 o) e& H9 W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6 ]- Y S% X5 v' Z Q& R8 P Strategic Change; % }$ ^' P Z( d& a3 G, 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i+ p' S7 u9 F" n" C, r3 B% g% e; Z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 \% R# B6 g: X' ] Y# OBusiness Strategy Review; 6 K( u, h& z. C! j8 o 南开管理评论, ' G: F7 @4 X& r4 V! [中国工业经济, " @. p6 ^. m1 h6 P$ |6 P 管理世界, : ?; I5 u) ~* H% o+ S- K7 F经济管理, ! }5 {" f; s- `' L# Q经济研究, 4 z# ^8 N! y7 ^; {( U, E/ k3 r5 y; p 经济学动态, 9 J5 _/ n; _/ @& Z+ g$ 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K1 z5 }$ V/ F2 W! g, j' ` 管理现代化, 5 r( ^% o' ~9 H" Y. B

zan
已有 1 人评分体力 收起 理由
闲得蛋疼 + 5 很给力!

总评分: 体力 + 5   查看全部评分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2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smartwei        

0

主题

2

听众

20

积分

升级  15.7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vic        

12

主题

2

听众

168

积分

升级  3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听众

103

积分

升级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ovia        

0

主题

0

听众

17

积分

升级  12.6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听众

22

积分

升级  17.8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hzheng        

0

主题

3

听众

52

积分

升级  49.4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xfx        

0

主题

3

听众

28

积分

升级  24.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24

积分

升级  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kyvm        

0

主题

3

听众

51

积分

升级  48.4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10 07:39 , Processed in 1.311144 second(s), 108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