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q* j6 i: c8 L) i( z(2)加深对相关领域的了解,有助于扩宽建模思路。比如2018年国赛A题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网上肯定有很多关于高温服装设计的研究,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加深对高温服装设计的了解,甚至我们数模论文中公式也可以来自于找到的论文资料(当然,要把公式中的各个符号改一下,不能直接抄) , B. F. Q0 J7 w . r% q" V+ T! {" f' f8 b # j' S! g9 \6 p8 X3 Y6 X; X3.3 建模方法 7 L2 w+ G8 h! b, P, d! | K 如果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模型,我们就需要自己去新建模型。我常用的建模方法是:把题目中各个因素全部用字母表示(把它们量化),建模的过程其实就是量化的过程,然后找出量化后的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函数表达式)。或者这样说,一个模型就是一个函数表达式y=f(a,b,c,d,……),a、b、c、d是量化后的因素,y是量化后的结果,输入a、b、c、d就能得出结果y。 & z# m$ M; X: [6 a% J) ?- ` 9 k" g- R/ P, I$ @. _, ~: y/ Y8 I: k/ Z/ j- W" O
& q& L' @+ @. f' w F4 P/ t+ h/ ?* z( q% L# \0 N" I8 U$ `4 e
! j/ p7 O6 c0 \' I( i6 h& `4 p 2 y3 a+ g! A- V V 建模要做的其实就是构建y与a,b,c,d之间的关系式。没错,我们就是要构造公式。请记住:要大胆地构造公式,只要该公式符合常理,曲线趋势基本符合生活实际情况就可以了。请记住:不要妄想我们构造的公式能够经得起科学家的检验,不要想着我们构造的公式能像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那么严密,在短短的三天里,我们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别人没要求你做到。构造公式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了你的思维。贴心小提示:构造的公式要复杂一点,多运用高数的知识,同时公式的数量要尽可能地多。公式复杂,数量又多,别人就会觉得你构造的模型很牛B。 + K$ M6 C; C$ e 3 u1 ], \1 E( g, o4 ^6 v; J ) b5 a4 F+ J; ?2 J. E) v$ S 建模坚持一个原则就行:模型有理有据,求解得到的结果合理即可。如果求解得到的结果明显与生活实际情况不符,那一般就是不合理了,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去修正你的模型,使结果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符。3 Q/ {$ a0 Z) `
$ ? l: d* a: c9 T# |2 \9 ]) E# i& E6 `
4、论文写作4 u3 _2 |% q: ^- J" R* w
论文写作在数模比赛中占重要地位,因为我们最终提交的是论文,评委是根据提交的论文去打分、评奖。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研读官网公布的往年一等奖论文,学习他们的总题架构、谋篇布局、各大模块的写法、论文排版的细节处理,然后在写论文时模仿它们。. B4 c' C& U9 M) n, K8 y8 v4 t
4 i, x: y( {$ O$ Z( h8 T) W
9 v6 ?2 C! m: j# b4.1 摘要写法2 D$ @; P* ]$ n2 `7 |; V
摘要是数模论文的第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从某个程度来说,它可以初步决定论文的获奖等级。一篇二三十页的数模论文,阅读起来是枯燥无味的,因为里面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符号和公式以及抽象的图表等,评委不可能每一页都认真去看,但是摘要是一定会认真去看的。评委通过阅读摘要对你的论文就可以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你们三天比赛的成果有了基本判断。所以,大家要认真写摘要,摘要一般是最后才写,至少要花三个小时去写,而且要反复修改。5 g4 k2 G: n. y/ K+ T
+ \3 q8 F q% [, u& g
2 s' @$ l& k7 P5 w 摘要的写法是:摘要应该体现你用了什么方法,建立了什么模型,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也就是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在最后一段还可以写一下可作哪些推广,紧紧地围绕这几方面去写就行,在语言表述上尽量模仿往年一等奖论文。下面以我们队伍这次国赛论文为例进行分析:; e- T! p! Q: p/ O! r5 U
- n6 z7 X3 m8 j! a- X( v: }& O
% N6 R( _8 P: V4 [, ~+ T 9 q. V7 F) N- i( w$ i, d# p, ~4 n- Z' D
4 }7 P# r. V% d, x
4.2 论文整体结构和各部分写法0 ^0 r7 @& ^7 \7 R$ `& c/ V, E2 F
数模论文结构一般可以分为摘要、问题重述、问题分析、模型假设、符号说明、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的评价与推广、参考文献、附录九大部分,在上一节笔者简单谈了一下摘要的写法,剩下各部分的具体写法笔者就不一一赘术了,可以参考知乎里面的回答,总结得很到位。数模论文各部分写法参考:数学建模论文套路总结3 k! S, B) G5 K0 y d
( X7 f; Q/ t @3 [
9 \; @3 \/ p* o2 F: W' W1 T1 I6 j9 Y& l$ P v" l) _) m. k# g* a
1 s6 }& g: L6 O/ v" Y3 b# u
Q8 e5 B) P- z: J7 Z! Y5 p, M' J# ]( V5 Q1 w- `7 X
4 {, C/ ]) l. l: f4 b( r $ T8 Y9 j' d6 Y$ s2 ^ # V0 N' {3 d4 t, a5 g4.3 论文排版细节 & F0 `% z% k! Z( E) d 论文排版是评委能直接看到的第一印象,排版好看的话会给评委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笔者总结了一些在论文排版上需要注意的细节:6 b+ w: F1 O$ k* B/ p2 \
, I. o. D1 p0 _2 J& H$ D1 _2 `% N" l& w) ^) u( |! a
(1)公式要居中,公式编号要右对齐;论文要设置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因为这样论文脉络会很清晰; % Y9 s2 y, L; C" r/ ^8 T' G8 f 1 w" m) ?' J/ q$ u: v Q; | ^! c* w- J+ {, ]7 v
(2)每幅图下方要有名称,用"图x xxxxx"标明;每个表格的上方要有名称,用"表x xxxxx"标明; 8 W) l; ]7 [9 G( h9 Z7 m; z/ L . B: ^2 F9 J8 W6 t % z, z8 w" l1 h! w. y(3)插入的图片要清晰,一般来说线条和字体都要加大加粗,不然看起来会看不清,觉得比较模糊,给评委带来不好的印象。特别强调一点,用matlab画图时,要导出png或jpg的图片,不要使用截图工具去截图,截出的图放在论文上太难看了。以下面这幅图为例进行分析:显然,这幅图是不及格的,绝对不能出现在论文上,原因如下:第一、使用了截图工具去截matlab生成的图,图片四周有一层淡淡的阴影,太难看了!! 第二、线条、字体没有加粗,放到论文上会比较模糊,很难看清!第三、横纵坐标轴没有名称。7 u" c! w" `, {3 j
- d h n( A: i! u' `/ _
( t' I& N3 I& D6 {6 `/ Q/ U+ x
$ k! C: _9 }/ Q% v, e7 ^7 F# m6 a0 j7 c) J
4 z% [# @$ I3 c. e( g& N8 X8 W
8 L% k* q6 e& |; _$ m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是下面这样:. a; e# o% k3 h* i) s7 ~
) N0 Z# o1 M! z; D6 m) d; O
) C& ~2 i& j0 m) I' Y1 ^5 H6 C
! n, H& M4 Z( k7 Q" C: n
& C8 f7 Q: V+ Q$ s7 z0 a. a " s2 B6 E- c/ f 9 M+ j# M, J T7 w! v+ c0 p(4)公式要尽可能多, 一般一篇数模论文的公式不要少于25条,公式多模型看起来就会显得复杂; ! `( q1 w, T3 P' |4 d8 g k( l L2 O* T6 b. T
8 p; \9 g6 i+ F# x. I
(5)表、图一定要尽可能多,这是亮点,特别是三维图、效果图,多多益善。插入多一些三维图、效果图会让论文看起来比较丰富多彩。下面是我们论文中出现的效果图,多用这些图能给评委带来惊喜,毕竟很多人的论文都没有这些图。2 T6 Y+ _! H# A! n* b. K9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