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4-7-1 22:21 |
---|
签到天数: 20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自我介绍
- 数学中国站长
 群组: 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群组: 数学中国美赛辅助报名 群组: Matlab讨论组 群组: 2013认证赛A题讨论群组 群组: 2013认证赛C题讨论群组 |
著 作 者: 李聪 主编 黄逸民 副主编 |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书 号: 9787502584092 | 出版日期: 2006-4-1 | 第1章 绪论
P9 u$ R" Y& C6 x4 y6 Z 1.1 引言4 n9 z6 k( ?9 b5 V3 t
1.2 食品基本概念9 E$ q3 |) }/ |/ _
1.3 食品安全概况' v1 Y0 J/ ?, K* g
1.3.1 食品安全的国际现状
: V" k5 ^- G6 ]" t 1.3.2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8 G# r6 i% _9 ?" z2 U, {
1.4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 ^5 T! Q# z4 b7 J 1.4.1 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研究4 L. Z8 L3 |% k
1.4.2 食品安全控制模式的研究9 e; H5 n. Z0 P; u
1.5 开展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的意义
$ e C7 v) |6 o: t, r% c& H6 H 1.6 本书的主要内容
% q+ T0 v( V( N第2章 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S* Y- ^1 @; w8 y 2.1 食品安全状态的综合评价理论
7 U: D5 ]! Y6 F5 L2 V; f4 _/ l1 Y 2.2 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1 ?+ H' V* r7 [: {0 w8 s 2.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8 c; x6 ~1 f* \
2.2.2 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6 t7 I4 ]% _2 s7 Q: t) W4 p! J3 {- | 2.2.3 食品安全指数(IFS): Z. z& [+ S; W1 a& D- O
2.3 食品安全评价指标的应用& |; Q. B7 {1 V. A/ u( b" Q: O* L: S) U0 X
2.4 食品安全评价方法
0 o, e' z) N% G3 n" g; u: r 2.5 小结
) v5 G7 [0 Y- S n( d+ k1 T第3章 食品安全状态监测技术/ Q+ N1 C. h1 ]4 N3 h
3.1 引言# L# Z& ^, U" _/ O
3.2 食品安全状态监测的概念模型5 C5 P h1 E# Q1 _: w$ A" Z
3.3 基于模糊数学的食品安全状态监测方法
9 G$ M0 T& ^# j- ^- c5 K- y 3.3.1 危害物污染指数计算 s1 t6 _1 @7 s; G: g6 z* P9 D
3.3.2 各类危害物风险程度的计算
0 j9 t; Q& B4 S, I7 e 3.3.3 模糊矩阵计算) _& ~6 ], s& G) C; I( X8 ~
3.3.4 因素权重的计算& }+ i* t6 X, ?$ F" K6 U8 q O
3.3.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9 U8 I \/ |- S# O$ q
3.3.6 应用示例
1 _; r6 A* M O2 x+ I4 F 3.4 基于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状态监测
3 C3 \/ j: ?9 N/ C/ s6 T 3.4.1 神经网络. ~7 C* _" {& @' L
3.4.2 网络学习过程
" b4 D9 B( o8 |+ x. ~0 z7 O 3.4.3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食品安全监测
7 I$ x L1 M1 p, O0 D8 I) k2 j 3.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食品安全状态监测
" t4 F7 A% Z1 \" \$ ` 3.5.1 支持向量机基本方法! s4 v. M5 r9 i$ o
3.5.2 支持向量机法在食品安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3 k3 H2 Q( W- U) U8 Z$ T
3.5.3 基于壳向量的支持向量机增量学习算法
& `5 X3 l' y5 J 3.5.4 加权支持向量机方法
) W3 ]- S+ e' z" X) b 3.6 基于时间序列的食品安全状态的预测
8 Q3 _, [1 R" d7 n. G6 Z 3.6.1 时间序列的构造
( B+ s! U2 e1 J! ]$ l 3.6.2 基于时间序列的食品安全状态预测
+ u7 l) g: n" H 3.7 小结
! D" S7 ^( V" R0 ^& A第4章 食品安全的预警及快速反应方法
5 p- N: Z3 B; B# n4 V* [ 4.1 引言, x0 j: j3 {) Z3 H
4.2 针对从疫区及污染地区进口食品的风险预警——A类预警9 Y& R/ ^2 _* x6 b9 }! r
4.3 病原微生物、禁用物质类危害物的风险预警——B类预警
0 | H$ {* n- |) \! h2 v4 ~( t 4.3.1 危害物单个值阳性预警
1 B4 n* b2 O& d7 t0 X4 @ 4.3.2 阳性检出率控制图(y—Pn控制图)预警; Q/ w+ r1 i' ?+ F. M
4.4 限量类危害物的风险预警——C类预警 y/ P& |9 p! y3 Z& J u2 Z: E
4.4.1 危害物单个值超标的预警: H- p: o8 @( E1 s
4.4.2 危害物超标率异常情况预警 `4 Z, X0 }& ?- @. R! j
4.4.3 危害物检出率异常情况预警) b0 j% s- f4 y* ]$ w- k( {: \% i
4.4.4 平均值一标准偏差控制图(控制图)4 m# Z) N" b& m) P
4.4.5 移动平均线趋势预警
, K* [+ E% u$ E6 ~: ?2 f 4.4.6 线性回归方程趋势预警' s; D! T; i$ |
4.4.7 其他情况预警
/ J$ z* P0 P9 X( x* z+ L. h. m+ } 4.5 危害物施检频率预警——D类预警
% p! Q/ ?- S" a6 N/ s, A+ N" r 4.5.1 施检频率的定义
7 i& f/ |6 @- Q# a 4.5.2 施检频率预警的产生
`3 D i" R9 l4 O 4.5.3 施检频率预警的解除
6 ~& Y3 @: R% x) z/ M# c 4.6 关于危害物的风险系数及其应用
; g( t+ ~4 c" c/ H 4.6.1 危害物风险系数的定义& V. M* z+ G' J4 ~
4.6.2 关于风险系数R及其相关参数的一些说明
4 y3 I' y, K6 c2 A" { 4.6.3 危害物风险系数在食品卫生监管上的应用
. |4 m6 n2 t/ M! e4 R3 R! X 4.7 各类风险预警的比较及应用说明
' D% o% E0 `& f* q3 D+ ~& | 4.7.1 对单个检测结果的预警
0 e. T1 P& N9 W3 D! g 4.7.2 对检测结果集群的预警
* d2 E6 l0 I" K" v% \+ c 4.7.3 基于控制图理论预警方法的几点说明4 [8 n: P; A: J. w: C+ W& x7 p$ G
4.7.4 各类预警方法的应用范围3 a$ i Z4 s- W, y$ @2 g
第5章 食品安全动态监测方法
4 w/ S9 x7 ]0 S2 l; M) O 5.1 引言
$ m, N: G0 ]0 L4 ?1 L 5.2 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 `5 x( C) U% Q$ N5 n5 N 5.2.1 概要
& p, _4 J! ?% `5 A% ~" u5 K, L$ \ 5.2.2 前置层(指定性抽检)7 l% d3 Z; o) q" p) t
5.2.3 基本层
~. o" \4 ]3 J% p8 Y0 R* n 5.2.4 动态调整层
( u: V5 C. _& o+ C7 S T) D 5.2.5 企业等级评价模型 u# I2 f2 n" Z- P; x p9 Z- q$ Z+ Z1 X( f
5.2.6 企业诚信评价模型
0 I+ V( G* f. i+ ?$ Z. T 5.3 应用实例:进出口食品安全动态监测系统
" v9 ?) x" e( j0 N 5.3.1 业务流程分析) q2 O) d; `$ u, Y* f8 ]: A" D
5.3.2 功能实现8 k0 t, Q0 e3 d& x
5.4 小结
; G) ]' T- X7 z第6章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原理
+ E- y% C# l F0 w: ? 6.1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
6 n% k% |, M4 f2 q9 i$ y p 6.2 危害物清单的编制
# d: W+ r+ {4 R3 W& Y 6.2.1 编制原则
. m/ o0 m2 o7 P) K( s% \' W! y 6.2.2 编制、修订程序' H# B; e f) }: @* _) ^4 A+ R
6.2.3 关于限量危害物的技术说明0 X1 c* t, q! L
6.3 食品安全数据仓库
4 `3 u# \$ T8 u: p" R" Y3 W 6.4 数据挖掘在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u. Q; G& ]* c/ ?) z& X: E: q8 r
6.4.1 数据挖掘概述7 ^. S$ Y! e! Y5 z
6.4.2 数据挖掘的主要过程; A4 Y0 s3 d, L1 k
6.4.3 典型数据挖掘模式/ F) ^9 }1 W- e0 k- D3 J5 Q+ Q
6.5 食品安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6 r1 b) C! G5 Z( f 6.5.1 基本统计分析+ ~9 Q d+ [0 F9 [; r( |* a
6.5.2 地理分析1 R: |' c% ?8 P8 g2 C: y
6.6 食品安全趋势分析方法研究& Q h& L& X+ U d( C8 _0 V) M
6.6.1 定性分析! ?0 ~; M. W, M4 {' m$ g
6.6.2 定量分析$ y7 ~. h0 e" {( q
6.7 小结
3 P5 m3 W- @, h: m/ g. A1 ]! q第7章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
, M. }$ v8 R9 Z4 } 7.1 系统建设的目标0 J1 O' A/ W% q% s% V' Y7 a+ ~
7.2 系统的实现" _' C" S Z4 p/ F; E: H
7.2.1 系统的基本结构 W9 k, U7 C$ ~
7.2.2 检测数据系统# V" b, Y& }$ K( [) w% n' S
7.2.3 数据清洗系统9 @/ r, J. U+ \! Z. ?. i; M
7.2.4 数据筛选系统3 E9 a/ H. |1 a# V, a% d8 f
7.2.5 食品安全数据仓库9 B, U& a' x T" U5 s* \3 ~+ C
7.2.6 食品安全数据库" m3 g. g! Y2 o" I7 U* e6 h
7.2.7 预警与快速反应5 w+ L+ U; S. L7 W& W
7.2.8 规则控制系统: T1 u; \* n/ R$ ? E
7.2.9 数据分析系统* F$ B/ L3 m* E" s5 ~
7.2.10 趋势分析系统' L3 r5 G/ W& v6 ]7 Z! a# M5 ?
7.2.11 状态评估系统7 k6 t6 g- ?+ T0 L, |/ J
7.3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特点% A! x, U5 y3 J
7.4 小结& e+ H e" p* @( T! q$ ]
参考文献
' L' B* Q ~) v) s L/ i5 |7 N后记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