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资源] 严加安测度论答案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深V礼        

246

主题

24

听众

8718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8 19:08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管理员

    超级版主

    版主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优秀斑竹奖 金点子奖 原创写作奖 最具活力勋章 助人为乐奖 风雨历程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3 14:3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8 y4 q6 X; ?! E* u1 W. L2 `
    严加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作者于2004519日在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届研究生文化节上所做的报告。 3 C, P2 [6 q' C! t/ \

    2 S4 N" h! |/ ~; P6 Y# i* D5 w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8 u  k) J% P. D, `8 \+ p, F( z
    + V. e2 m1 p6 z* ?9 ^严加安 , }( ^1 j' c+ z  k4 `, I

    ; s; N5 f  i/ T/ @! c6 g8 h$ V
    9 ?8 M6 r) M8 R! G学习任何一门数学分支,首先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所谓基本功,就是对基本概念和主要定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以及对主要定理证明技巧的掌握。练功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上一世纪60年代初华罗庚教授在中科院数学所创办了数学的练拳园地,定期公布一些数学问题让大家做, 收到很好效果。我就读的中国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就非常重视前三年的基础课,由一位专家从头至尾主讲,俗称一条龙585960届分别是华龙”(华罗庚)关龙”(关肇直)吴龙”(吴文俊)。这三届的学生受益匪浅。我的泛函分析基础打得扎实,我在概率论研究中多次用到了泛函分析知识。 , z. U% p# @. L+ E/ u( o; a

    5 Z% o7 E2 }; L8 k' q1985年至2000年,我共培养了12名博士和6名硕士。我对硕士生的培养非常强调打好测度论和概率论基础,要求学生不要急着做论文,直到第三年或更晚一些时候才指导他们做学位论文。我常用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这一格言劝导学生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我对博士生的培养着重训练他们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如果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强,我就只给他们选定大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大都是当时国际上主流或较热门的方向,而我本人不一定很熟悉。我鼓励他们自己找文献和问题,而我和他们在讨论班上共同切磋。例如,当我观察到从80年代末国际上许多随机分析专家转向金融数学研究,我感到有必要在中国开拓这一新领域,于是从1994年起我就把金融数学方向作为我的博士生的研究方向。
    * _$ H" {2 m" S  U/ |6 T
    / \" V5 a; B8 O; z/ k# W* z为了给研究生打好测度论和概率论基础,我专门为研究生编写了《测度论讲义》。我在编写这部讲义时也遵从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原则,我从国内外有关测度论的专著中汲取了精华部分,同时把自己在科研中感到最有用的测度论结果写进书中。给学生讲课我也遵从厚积薄发的原则。我认为要讲好一门课,就需要掌握比讲解内容多得多的知识。当前在学术界有一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风气,有些人对自己还未完全学懂的东西就东拼西凑写论文,甚至还要写书,这可以算得上是薄积厚发了。 5 A! `2 R% u' w# B2 l0 u
    . {4 X& n% }$ @' n( @9 U! B
    做我从1973年到1984年主要从事鞅论和随机过程一般理论的研究;从1985年到1995年主要从事白噪声分析研究,同时也研究鞅论和随机分析;从1995年到现在主要从事金融数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白噪声分析理论初创时期,我于1985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访问时,Meyer教授建议我关注这一新领域。由于我有较好的泛函分析基础,我抓住了这一机遇,很快进入了白噪声分析领域,并做出了一些基础性贡献。我和Meyer教授合作提出的白噪声分析数学框架被文献称为“Meyer-Yan空间,并被国际上权威的《数学百科全书》引述。 - W7 i/ K% E, E5 s
    6 L) m" O$ Z( K" w
    是评价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准则。对数学研究而言,的准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是容易达到的,因为任何一个在逻辑推理上正确无误的数学命题都是的。对一项数学成果的评价,一是看它的学术价值, 二是看它的美。数学家哈代关于数学的美有如下精辟的论述:数学家的模式正像画家或诗人的模式一样,必须是充满美感的;数学的概念就像画家的颜色或诗人的文字一样,也必须和谐一致。美感是首要的试金石,丑陋的数学在世上是站不住脚的。他又说:数学定理的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严肃性,…….一个严肃的定理是一个包含有意义的概念的定理。我认为培养自己的数学审美观和鉴赏力对数学研究是很重要的。一个对数学缺乏美感的人是很难做出美的数学来的。如何培养自己的数学的审美观和鉴赏力?阅读数学大师们的论著是一个有效途径。
    . _7 Q' l) E. u+ _! \3 D- {/ Z7 Y! w7 I6 A2 Z9 A$ j
    最后,我想用俄国文学家赫尔岑的如下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讲话:在科学上, 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它获致方法的; 热情也罢, 幻想也罢, 以整个身心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

    1 e, k) T& o% C% _% }% d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0 y1 F( F  ~, a' T
    . K$ \$ L# o! H- K

    2 P; y0 T% o2 b( z; T, c1 w  ^. d6 s2 y" @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斟酒人却是倒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30 11:27 , Processed in 0.363290 second(s), 54 queries .

    回顶部